肖能;彭华保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是否可以有效强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人,对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抢救程序,对观察组患者行优化后的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指标,即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结语: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强化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0 例给予双八面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常规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 50 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注射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及疗效情况.结果:从症状积分对比来看,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疗效对比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0%和 72.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对功能性腹泻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缺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的干预和实境考核,评价对降低心肺复苏操作缺陷的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缺陷的效果满意.
作者:郭明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优质护理在医疗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各120例无痛肠胃镜检查的临床患者资料,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20例患者的胃肠镜检查都能达到检查和治疗的目的,没有发生医疗安全.结论:优质的护理提高了无痛胃肠镜的医疗安全性.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喘息的关系.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者40例、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者40例、健康儿童40例,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率90.0%,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的12.5%,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喘息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相关性.
作者:齐玥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9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敏;王伟;肖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补肾法与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 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氯米芬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在应用氯米芬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服用补肾方药,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的月经、排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及排卵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妊娠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补肾法和氯米芬的联合应用,能够促使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月经、排卵等相关生理性活动趋于正常,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王卫星;曾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应对烧伤整形中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到我院进行烧伤整形的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A、B两组,A组进行保守治疗,B组则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A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的不良发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在烧伤整形之中,治疗效果较佳,并发症出现概率较低.
作者:谷世行;黄志群;陆钢;唐强;滕景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程度并提出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以问卷方式对15名急诊科护士(观察组)及15名内科病房护士(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观察组SCL-90中的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心理状况较差,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心理.应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提倡自然分娩,是近年来我国卫生系统乃至整个妇产界尤为关注的话题,众多剖宫产原因之一,就有产妇惧怕疼痛,没有信心和毅力,那么,我们就要从根本上帮助她们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让她们了解人类分娩生理过程.帮助她们勇敢面对疼痛,实现自然分娩.
作者:孟兰英;张梅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94例,以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另外5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药的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月经紊乱和慢性盆腔痛症状缓解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了解统计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椎及颈髓损伤的院前院内联合救治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通过对 15 例颈椎骨折及颈髓损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治疗,从院前急救评估、急救措施、徒手颈托固定搬运、急救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24小时内手术治疗,3例选择保守治疗,9例患者康复治疗后可生活自理,2例仍在恢复中.4例患者24小时后手术,1例患者完全恢复自理,2例患者神经体征逐渐恢复,1例高位截瘫.结论:全面而缜密的院前急救评估,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徒手颈托固定搬运,结合院内早期规范的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颈髓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安彦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化脓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一例急性化脓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患者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腹痛缓解,无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急性化脓性结肠炎非常少见,报道较少,我工作多年只遇到一例.故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和常见的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因症状相似,但有明显不同的体征,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如果诊断不明确,治疗方案也就不能明确,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作者:余如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退热合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方法:用常水煎煮对中药材进行提取浓缩,通过薄层对银花进行鉴别,对药品质量加以控制,同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主症发热之风热感冒治疗有效率为87%,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退热合剂处方合理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质量稳定容易控制,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凌高忠;钱学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汇总分析每月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回收情况,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使麻醉药品可追溯.方法:通过五专管理,空安瓿、废贴回收记录,专册登记,每月进行麻醉药品批号追踪.结果:麻醉药品每月发放与回收相符率均为 100%.结论:尽管门诊药房麻醉药品品种多且杂,门诊患者区域性广,麻醉药品的流向随意性较大,但通过批号追踪,能够达到麻醉药品的真正可追溯.
作者:苗青原;李晓辉;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DAI组23例和非典型DAI组25例,给予液体衰减反转序列(FLAIR)检查,选择2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对比结果差异.结果:非典型DAI组患者在间脑以下水平的病灶较DAI组要少;对比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患者的NAA/Cr以及Cho/Cr与压部、基底节部位等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磁共振技术对于非典型DAI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需求情况,指导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8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脂血症相关知识了解、相关知识需求内容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了解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体检者>35%,相关知识需求的前三位是高脂血症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相关并发症,希望健康教育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其次是阅读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相当欠缺,有待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作者:袁景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溶液37:63);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20μg/ml至150μg/ml范围内,阿司匹林与封面面积峰值之间,具有一定线性关系.结论: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却重复性优秀等特点,为检测与控制阿司匹林药品质量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分为肺外源性组和肺内源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肺外源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与肺内源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7d内死亡率与肺内源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住ICU总死亡率与肺内源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根据患者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死亡率.
作者:韦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骨外科也大量使用微创技术治疗患者.现阶段,微创骨折间接复位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辅助微创技术、内镜辅助微创技术、射频技术、经皮微创技术、计算机辅助微创技术等在骨外科临床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作者:蔡加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