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

雍慧娟

关键词:胰岛素泵, 多次胰岛素强化, 初诊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初诊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素泵组(36例)与多次胰岛素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达到临床观察终点时,即血糖达预期控制目标2 d,CSII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MDI组(P<0.05).CSII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比MDI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CSII组胰岛素日用量比MDI组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SII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初诊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平肝止痫颗粒对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炎症因子 IL-1β、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索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对海人酸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平肝止痫颗粒组、卡马西平+平肝止痫颗粒,每组 12 只.采用海人酸海马CA3局部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术后第二天予苯妥英钠药物筛选14d后制作难治性癫痫模型.各组分别灌胃2周后股动脉采血,收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清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卡马西平比较,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大鼠血清 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其机制可能HMGB1/TLR4信号通路抑制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作者:王强;薛红;刘运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镜在新疆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农村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图壁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013年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2级及以上,宫颈糜烂,宫颈赘生物,白斑和接触性出血者525例,行阴道镜检查,并定位活检.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病变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 92.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能有效筛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适合作为农村宫颈癌筛查手段.

    作者:李秋香;赵晓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观察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夹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9月期间收治的35例脑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从而对其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配合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栓塞成功的例数为34例,成功率为97.14%;2例患者栓塞出现失败现象,随后采用外科夹闭治疗方法.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再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靓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处理意义

    目的:总结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处理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0月作者对52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并且全部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结果:52例手术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期,48例患者术后早期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经过全面有效的综合处理(除有绝对手术禁忌外)高龄髋部骨折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其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蒋波;任子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术后深静脉通路维护

    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的影响,使术后病人的病理生理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在术后早期阶段病情变化更大,更快,用药多且复杂,应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中心静脉压,需准确、微量、均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循环稳定,所以做好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1].深静脉置管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广泛应用,为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护理带来很大方便.做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能准确、安全、有效地救治病人,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陈星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维A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之间我院皮肤科就诊的银屑病患者47例,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后,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后,患者银屑病的总有效率为76.59%,治愈率为51.06%.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阿维A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欣;魏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9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进行研究,全部采用同样的刃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统计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前评分为(7.32±1.7)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53±1.3)分,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刃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润嘎;高爱华;高建彬;赵玉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柴胡汤内服与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大柴胡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抗炎(头孢曲松)、抑胰(善宁)、改善循环(丹参注射液)、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通腑、清下、止痛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采用大柴胡汤中西医结合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还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光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小切口切除胆囊.观察组:腹腔镜切除胆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1.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7.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较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2%,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8.8%,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8%,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术后结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结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将另外 63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84.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17.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χ2=5.981),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结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武可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探究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情况及耐药基因.方法:按照CLSI推荐常规用药K-B法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结果:符合泛耐药定义肺炎克雷伯菌共4株,K-B法药敏试验全部耐药.经PCR检测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均产生blaKPC基因.结论:泛耐药存肺炎克雷伯菌在多种不同耐药机制,但本研究中发现均存在blaKPC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存在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极大地难度,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菌的耐药机制.

    作者:王欣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4.29%,优于对照组的34.29%、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3 ±4.5)h、(6.0±1.5)d、0,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6±5.3)h、(9.5±3.0)ml、15.29%(5/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小,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张德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1~2015.1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皮肤边缘坏死3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发生术后移位3例,延迟愈合2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 10.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确切,与克氏针固定对比,疗效更佳,固定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弓志国;薛艳萍;刘中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切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①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0.0%(0/50),对照组复发率为8.0%(4/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术后恢复好,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生;魏巍;周尚清;张再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分析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实施多次实验,针对终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针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细致研究,认真分析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实验分析发现,在实施HLA~B27抗原检测、白血病免疫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过程中,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结论: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凸显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霞;刘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9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原则,然后将患者平均分配到三组,A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B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C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氨氯地平.结果:治疗后,C组即联合用药组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6-MWT改善程度优于A、B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COPD合并肺动脉压患者疗效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吉圣珺;张培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缺陷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缺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新生儿病房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的干预和实境考核,评价对降低心肺复苏操作缺陷的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缺陷的效果满意.

    作者:郭明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是否可以有效强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人,对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抢救程序,对观察组患者行优化后的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指标,即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结语: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强化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加重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的方式,包括吸氧、半卧位休息、强心、利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强心利水汤.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72.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牛会颖;刘静;肖俊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