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K4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徐占彬;方洁

关键词:维生素K4, 银屑病
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K4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分析及观察,方法:选取我 医院病例:34例中男性18例,女行16例;年龄大55岁,小 10岁.病程长20年,短1月余.全部病例均为寻常型,皮损 呈泛发的点 滴状和斑块状损害.结果:患者痊愈5例,占14.7%;基本痊愈14例,占41.2%;显著进步8例,占23.5%,进步4例,占11.8%,无效3例,占8.8%.有效率达91.2%.结论:从医院 治疗患者中看出,维生素K4治疗银屑 病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副作用小,可作为当前治疗银屑病的疗法之一.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当中采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儿童保健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家长一共有653例,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653例没有采取健康教育的保健以及预防接种的家长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当中采取健康教育,可以使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哮喘通过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哮喘通过普米克令舒舒雾化吸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性的治疗,对照组附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添加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0%;同时在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长、哮鸣音消退时间、气促改善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与对照组.结论:在对于急性哮喘患儿治疗,在普米克令舒的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有效率,快速改善肺功能情况,提升治疗满意度.

    作者:李菊林;余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0mg,服用时间3个月.实验组在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中成药物桂枝茯苓胶囊,每日服用3次,每次4粒,服用时间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激素水平与子宫肌瘤大小,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均上升,血清性激素水平下降明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13.35±1.68)显著小于对照组(15.20±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蓉;赵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口服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腹痛反复发作且便血患者36例,使其匀速服用1500ml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而后进行10mg山莨菪碱肌肉注射,再口服1000ml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而后进行西门子16排CT3期扫描及MIP与MPR.对36例患者小肠、结肠充盈情况与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经CT诊断结肠及小肠病变患者共21例.其中,小长肿瘤患者8例,肠梗阻5例,Crohn4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胰腺癌2例,其余15例患者经fI缶床随访确诊均为产生器质性病变.经MSCT小肠及结肠双对比造影可对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Crohn等病变范围、部位、强化特点及是否存在小肠梗阻等进行清晰显示.结论:MSCT小肠及结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及结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丙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观察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夹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9月期间收治的35例脑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从而对其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配合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栓塞成功的例数为34例,成功率为97.14%;2例患者栓塞出现失败现象,随后采用外科夹闭治疗方法.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再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靓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退热支持疗法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双金口服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腮腺疼痛消失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1.98±0.56、腮腺疼痛消失时间2.23±0.58、腮腺消肿时间2.35±1.5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16±1.02、4.87 ±1.214.28±1.31(P<0.05),且无任何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病程,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淑范;刘洋;李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采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问卷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所调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79.49%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透析不充分等因素有关,应加强监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

    作者:刘敬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创伤性脑梗死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们收集的 13 例创伤性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采取住院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本组无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创伤性脑梗死以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确诊并尽早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王姮;李建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 3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亚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颅内压监护下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继发性脑损伤在应用颅内压监护后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2011年~2012年收治的进行颅内压监护并存在继发性脑损伤96例患者资料.结果:监护时间3天~21天,感染2例,脑脊液漏10例,所有病例无植入探头导致的出血.颅内压波动在正常范围者34例,颅内压异常升高后发现血肿者22例,发现水肿、梗死、脑积水等所致者40例.预后良好59例,中残22例,重残12例,死亡3例.结论:对继发性脑损伤进行颅内压监测,能实时准确了解颅内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可第一时间处理,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建敏;陈根柱;施慧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跨理论模型作为研究基础,构建了自我健康管理和健康信息行为关系的研究框架,为不同阶段的人群创建和提供相关的信息改变健康行为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跨理论模型及相关的中外文献的参考,重点分析健康信息行为对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和关系,结果:构建高血压患者信息行为与自我健康管理关系的研究框架.结论:通过阶段性改变模式在自我健康管理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加清楚自己处于哪个行为阶段,更加有计划地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也为社区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李桂玲;吴秀芹;明玥;杨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方法与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开支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开支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在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不采取相应的并发症预防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主要原因与气腹和脏器损伤、血管损伤等有很大关联,应采取全方位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并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金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气胸临床运用技巧

    方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插管方法行胸腔引流术,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剪2~3个侧孔,常规消毒铺巾18G穿刺针选择气胸侧第2或3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穿刺进针,回抽证实穿刺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血管扩张器扩张穿刺途径(主要是皮肤),沿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其侧孔应完全在胸腔内,拔出钢丝后,检查导管的深度,和通畅情况,然后连接水封瓶(用输液管连接,延长,插入水封瓶内)可见水泡溢出,透明薄胶管膜固定引流管于胸壁上,并接负压器于水封瓶,结果:在操作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昌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退热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退热合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方法:用常水煎煮对中药材进行提取浓缩,通过薄层对银花进行鉴别,对药品质量加以控制,同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主症发热之风热感冒治疗有效率为87%,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退热合剂处方合理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质量稳定容易控制,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凌高忠;钱学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分析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实施多次实验,针对终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针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细致研究,认真分析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实验分析发现,在实施HLA~B27抗原检测、白血病免疫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过程中,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结论: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凸显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霞;刘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加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7%)与对照组患者(76.77%)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景秀娟;郭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4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行胆管切开联合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二次手术率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4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与生后28天NBNA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荣;郑建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