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搞好预防接种及儿童保健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赵磊

关键词:身心健康, 儿童保健, 预防接种
摘要:儿童是我国的未来以及希望,做好预防接种以及儿童保健工作是培养小儿全面发展全新一代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儿童保健一般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对其采取预防保健工作,进而使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率明显提高,将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使其死亡率明显减少,进而对小儿生长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更好地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使用颈动脉彩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将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者设为研究组,无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者设为对照组.使用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值(PB),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压标准差(SD)代表血压变异性(BPV),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值与BPV的相关性,以IMT为因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的24h、日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标准差(SSD)、舒张压标准差(DSD)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研究组的IMT值与24h、日间、夜间的SSD、DSD成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临床上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马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和切口感染情况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止痛剂使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 (3/3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18/45),但是胆囊结石复发率6.7% (2/30)高于对照组0(0/4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胆囊切除术相比,采用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王正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上常规开腹方法进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方法进行本次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正常排气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且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自配药物湿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50例不同分期化疗药液外渗患者,用自配药物:泼尼松(5mg) 15片,云南白药12粒,甲硝唑(0.2g)15片,吲哚美辛(25mg)10粒,用75%酒精混合成糊状湿敷于患处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用自配药物湿敷,患处均治愈.结论:用自行配置的药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临床效果.

    作者:韩志敏;彭华;黄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碘甘油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本文就碘甘油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疱疹性咽炎患儿7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奇霉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碘甘油治疗,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后,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疱疹性咽炎治疗中采用碘甘油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患儿的症状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治疗时间以及退热时间也明显缩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88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缩短康复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赛鹏;张霄;张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43例同时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根据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3例行腹部立位平片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结果为阳性,检查阳性率为70%;有52例患者经CT扫描检查结果为阳性,检查阳性率为94.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表现中,有30例患者经X线腹部平片发现腹壁下或者膈下部分可以看见半弧形或者是新月形的游离气体影,其中,有13例患者的表现为阴性;而经CT检查,52例阳性患者中46表现腹腔内见明显游离气体,9例表现有肠壁周围、小网膜囊、肝胃韧带及胆囊窝内孤立或多发的局限性小气泡状游离气体影,同时,CT检查的表现中,3例表现为肠梗阻,7例表现为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浸润,3例表现为胃肠壁增厚,4例表现为肿块,34例表现为腹盆腔积液.结论:胃肠道穿孔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更优于X线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出现的并发症及病因,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具体且有效的信息,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龚辉;缪玉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安眠药中毒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安眠药中毒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安眠药中毒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当成因变量,自变量则为可能影响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的各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昏迷评分(GCS)、初始救治时间以及改良早期预警系统(MEWS)评分等.结果:不同初始救治时间、年龄、GCS评分、MEWS评分之间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GCS评分为重度、初始救治时间超过1h以及MEWS评分为极重度为影响安眠药重度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初始救治时间、GCS评分和MEWS评分为安眠药中毒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危因素则主要包括GCS评分为重度、初始救治时间超过1h以及MEWS评分为极重度.

    作者:郭庆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胸部X线透视在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诊断体会

    目的:探究胸部X线透视在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X线透视资料,观察42例患者X透视的表现特征.结果:所有支气管异物患者均接受了胸部X线透视检查,临床表现为纵膈摆动、肺气肿、肺不张等.结论:给予支气管异物患者胸部X线透视检查,能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军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微创,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季元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rPA颅内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rPA(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颅内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0例设为观察组,经脑血管DSA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采用rPA治疗,将另外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采用rPA颅内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刘兴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于中医护理与治疗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与治疗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焦虑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疗效,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刘素芳;张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重比重液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重比重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脑脊液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B组,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重比重液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华;李文革;陈峰;韩莹;王继伟;王东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化疗对乳腺癌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化疗对乳腺癌转移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转移痛患者40例,均采用化疗治疗,比较达到不同化疗效果及不同转移部位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第2~3天疼痛得到显著减轻,整个治疗周期镇痛效果均满意.临床疗效:CR 55.0%,PR 42.5%,SD 2.5%.40例患者总疼痛率达100%.达CR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PR和SD患者(P<0.05);单发转移完成缓解率明显高于多发转移患者(P<0.05);肝、脑、淋巴结转移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骨转移(P<0.05).结论: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且能显著缓解乳腺癌转移痛,能较快的发挥镇痛作用且镇痛时间长,因此认为,化疗可作用乳腺癌转移痛的首选疗法.

    作者:张海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经过系统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急诊科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静贤;周春梅;孙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能够稳定控制血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蒋能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环磷酰胺致大鼠膀胱黏膜JNK1表达下调

    目的:探讨JNK1在环磷酰胺处理后膀胱黏膜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处理组(n=6)和对照组(n=6),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无菌取膀胱,HE染色观察膀胱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1蛋白的定位,Real-time PCR检测JNK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JNK1蛋白的表达量,并行数据统计,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处理组膀胱黏膜肿胀、弯曲减少,膀胱黏膜呈现毛刺样改变,膀胱黏膜上皮粗糙;免疫组化,JNK1蛋白只表达在膀胱黏膜;Real-time PCR,JNK1 mRNA的表达量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处理组JNK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JNK1在膀胱黏膜中表达下调.

    作者:张红军;周波;马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产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并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产科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80例来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患者给予硬膜外持续镇痛;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按需静脉自控镇痛.终对两组患者4h,8h,24h,48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罗哌卡因,酒石酸布托啡诺混合液进行镇痛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房家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定位诊断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定位在肛瘘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手术确诊的肛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分别对三维肛肠超声与瘘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进行三维肛肠超声扫描后的瘘管走行特点、瘘管内扣及形态能清晰显示,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的检查准确率为93.55%.结论:肛瘘可通过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进行诊断.

    作者:赵京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结直肠息肉活检病理和EMR摘除术后病理吻合率(一次性)的探究

    目的:科学研究并综合分析结直肠息肉活检病理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摘除术后病理吻合率(一次性),以期能够分析出结直肠息肉活检病理与EMR病理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结直肠息肉活检组和EMR摘除术后组各75例.结直肠息肉活检组患者采用结直肠息肉活检的相关诊断方法,EMR摘除术后组患者采用EMR摘除术的相关诊断方法.结果:结直肠息肉活检病理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摘除术后病理吻合率(一次性)的鉴定偏差<1.5%,结直肠息肉的鉴定结果吻合率> 98.58%.结论:结直肠息肉活检病理和EMR摘除术后病理的吻合率(一次性)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作者:朱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