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玲;芮月菊
目的:探讨创伤指数(TI)在院前急救患者伤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26例严重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和转运途中的病历资料,对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循环状态、呼吸状态和意识改变5个项目进行TI评分.结果:院前急救患者TI以0~7分为主,占71.68%,8~18分的患者占19.91%,>18分的患者仅占8.4%.不同分数段的患者院前紧急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TI> 18分与8~18分的患者入院后收住病房和ICU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也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创伤指数(TI)在院前急救中能及早发现潜在危重患者,TI≥8分时,对患者行严密监护,对减少死亡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怡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以及3个月内腹泻再发率的影响.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同时电话回访两组患儿3个月内腹泻再次发生及发生时病情轻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几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减轻腹泻及其伴随症状,缩短病程,并有效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
作者:周泉良;张文勇;唐中贤;徐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剖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对比结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在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间到我院就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后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并对于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2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有58例也通过了相应的病理诊断,诊断符合率为70.73%,21例患者出现伴肠上皮化生,占患者总人数37.80%,15例患者出现异性增生,占总人数的18.29%.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炎内镜下的症状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胃黏膜粗糙、胃黏膜变薄和以白相为主的患者来说,诊断符合率尤其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检查中黏膜粗糙、黏膜变薄、白相为主的症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吻合率极高,两者并用可以使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更加准确,准确率获得提升.
作者:张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TRPM4是否会引起特发性心房颤动.方法:收集5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候选基因TRPM4的编码区和剪接位点,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测序以发现基因突变.结果:在5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中发现2例杂合TRPM4错义突变:c.2531 G>A;p.G844D和c.2680 C>A;p.V894I,突变率为3.92%.结论:本研究发现特发性房颤相关基因突变有助于揭示房颤新的分子机制.
作者:刘辉;毕讯;赵久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使用不同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麻醉效果并比较其安全性.方法:随机择取在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的高龄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随机分为3组:BIS组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CSI组行CSI脑状态指数监测,对照组未提供麻醉深度监测.对比三组患者的入室、插管、切皮、缝皮四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统计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根据数据结果探讨不同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对高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BIS组、CSI组患者的4个时点HR、MA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IS组与CSI组无明显差异.②BIS组、CSI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IS组与CSI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BIS监测和CSI脑状态指数监测,均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同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利于患者苏醒,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麻醉效果可靠,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胡利平;徐晓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钾盐(门冬酸钾、葡萄糖酸钾、氯化钾)对小鼠胃黏膜的刺激性.方法: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成10组:空白对照组、KC1组(高、中、低三个剂量)、门冬酸钾组(高、中、低三个剂量)、葡萄糖酸钾组(高、中、低三个剂量),连续给予受试药物7d,给药结束后1h处死实验动物,取胃组织进行肉眼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7d后,门冬酸钾三个剂量组肉眼观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黏膜均未见明显异常,而KCl和葡萄糖酸钾的三个剂量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萎缩及水肿、炎性浸润.而葡萄糖酸钾作用3d后,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连续7d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钾对小鼠胃黏膜有较强刺激性,形成损伤,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KCl也有较强的胃刺激性;而门冬酸钾的胃刺激性较弱.
作者:李彦;陶闰红;蔡瑞平;谷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4 ~8d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停止出血并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且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从护理前的(73.5±5.4)分提高到(92.3±4.7)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溃疡出血患者一定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晓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卒中后遗症患者中辩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的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当归混合液穴位注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静;闫炳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进行常规治疗,剂量1~4mg/d,实验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SAN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岳红卫;方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前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20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治疗脑出血的结果显著优于采用单一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江;宋立格;靳晓丽;张军良;李政荣;李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4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做髋关节功能和复位情况评估.结果:其中复位满意率为97.5%,解剖复位率为77.5%,满意复位为20%,不满意复位为2.5%;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优为72.5%,良为15%,可为10%,差为2.5%;并发症为5%,其中股骨头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各1例.结论: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得到更优质的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作者:赵剑波;赵薪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体会.方法:对从2008年9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急诊的41例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地回顾性分析,跟踪其治疗过程及结果,积累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经验.结果:41例患者中确诊绞窄性肠梗阻患者38例,并经及时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愈后,3例为低位粘连性肠梗阻.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对其良好的愈后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包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侗族地区农村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学校建立合理膳食结构,促进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2014年分别抽取三江县3所小学4~6年级住校生进行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检测,并采用称重法连续5d对学校食堂膳食供餐进行调查,同时调查学生一日三餐就餐情况.结果:2013年1013名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85%;超重肥胖率为9.08%;贫血率为2.17%;2014年1051名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5.41%,超重肥胖率为9.61%;贫血率为2.83%.生均每日膳食摄入量中粮谷类、蛋类、蔬菜类、菌藻类、烹调油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肉类、调味品高于DRIs;脂肪、蛋白质、铁摄入量过多而维生素A、维生素C、钙、锌摄入量过低.结论:调查的农村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营养摄入不够均衡.应加大对学校膳食搭配的指导,提高对合理膳食的认识,促使学校在制定学生膳食食谱时更趋于合理.
作者:梁艳;杨旭;杨林清;杨晓丹;张丽萍;覃光代;荣任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通过老年人健康管理活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197人,占13.9%,8种偏颇体质1223人,占86.1%,依次为湿热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现场调查,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提示了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具有明显特点,应当据此进行干预和治疗.
作者:陆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使用缬沙坦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为85.41%.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湘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制定实施较为完善的目标管理于医院的常规护理管理之中,分析对比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医院的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高达97.4%.护理事故发生率为1.2%.而在实施目标管理之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为82.3%,护理事故发生率则为6.8%.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能明显地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能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护理事故发生率.因此,目标管理在医院的日常护理管理值得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宋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辅助克拉霉素及内舒拿喷剂对鼻-鼻窦炎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因子IL-1β及细胞因子IL-5的影响.方法:对208例鼻-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联合克拉霉素及内舒拿喷剂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辅助克拉霉素及内舒拿喷剂治疗的研究组,每组104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ECP、IL-1β及IL-5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ECP、IL-1β及IL-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ECP、IL-1β及IL-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鼻窦炎接受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辅助克拉霉素及内舒拿喷剂治疗后可有效地降低血清ECP、IL-1β及IL-5水平.
作者:金志刚;周洁;刘佩萱;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Gluma脱敏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所致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的564颗因楔状缺损所致牙本质过敏症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Gluma脱敏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治疗97例(287颗);对照组: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87例(277颗).治疗后观察即刻、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及6个月Gluma脱敏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组较单纯使用复合树脂充填组有效率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效果稳定.结论:Gluma脱敏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所致牙本质过敏症较其单一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有更好的疗效,且远期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邓;黎朗;曾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以往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90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均明确治疗方式,并签字确认),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同样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将针灸推拿联合葛根汤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有很大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具体管理策略.方法:对医院相关数字化影像设备实行观察以及总结,探究设备正常工作的相关奈件.结果:对数字化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以及管理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会对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影响.结论:数字化影像医疗设备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备的正常使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维护以及管理.
作者:王永宝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