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护理体会

王淑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治疗,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将临床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与本院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西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养老机构老人心理状况与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心理状况,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6名老人随机分为心理关爱组(n=33)和常规照料组(n=33),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老人在入组时和结束时的心理状况,研究心理干预方法.结果:①心理关爱组在研究结束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入组前(P<0.05);常规照料组在研究结束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与入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理关爱组在研究结束时抑郁、焦虑标准分和抑郁、焦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照料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人心理状态.

    作者:李晋文;李菊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部炎症180例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X线诊断肺部炎症的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炎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36.7%为支气管肺炎,27.2%为大叶性肺炎,21.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碲炎,11.1%为急性肺脓肿,3.9%炎性假瘤.结论:对于肺部炎症患者行X线检查其胸片有混合型、间质型以及实质型三种表现,便于诊断鉴别肺部炎症疾病.而在确诊过程中还需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史、X线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便于临床开展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大鼠早期BRB功能破坏及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对BRB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功能破坏情况,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BRB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2、4、8治疗组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仅和DM2组同时测定BRB功能,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法建立动物模型,DM治疗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在预定时间段采用伊凡思蓝(Evans blue,EB)渗漏法测定BRB功能.结果:DM2、4、6对照组标准化E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DM4对照组标准化EB含量高于DM2对照组(P<0.05),DM6对照组标准化EB化疗高于DM4对照组(P <0.05);DM2、DM4、DM8三治疗组EB标准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内比较,DM2、DM4、DM8治疗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大鼠BRB功能出现破坏,随着时间延长,破坏加重,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对BRB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永红;张晓湄;韦笑一;唐柳苹;刘代华;凌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选取在本院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者6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水平,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49例患者有44例ESAT-6检测结果阳性,非结核性脑膜炎组112例患者有4例阳性,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检测特异度96.43%,灵敏度89.80%;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有助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作者:鲁广建;张群妹;张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内科脾肠病症患者采用中医疗法的效果.方法:以38例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之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脾肠病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医疗法),各组人数分别为18例和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95% (19/20)、77.78% (14/18),可见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内科脾肠病症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指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法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处于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多次复发的病灶,手术切除已经无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近年来开始针对直肠癌术后的复发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虽然对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射线在对肿瘤产生作用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放射性直肠炎,轻度放射性直肠炎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可以缓解,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放疗,并且放疗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

    作者:周爱华;严布谷;姜照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方法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理论学的核心思想,要开展落实优质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开发和提升护理服务空间和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姚祎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恢复期卧床患者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的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在我市进行研究的90例恢复期卧床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手段,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可以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马应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化道早期肿瘤新的筛查方法-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水平

    目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十分常见,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主要是因为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亦难以通过有效途径确诊.一般确诊后几乎都是中晚期.方法:利用血清GDF-15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结果:大量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有望成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对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作用,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为;杨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测定条件对生活饮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

    对于地表水、生活中的污水以及日常饮用水来说高锰酸盐是衡量水质是否达到要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方法GB/T5750.7.1.1-2006对饮用水、水源水中高锰酸盐测定,并对高锰酸钾浓度、加热时间、温度、氯离子浓度及实验室环境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并提出具体要求.

    作者:赵丽;刘艳合;洪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缓解医患关系,旨在减轻护士压力.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100例护理人员,采用自制式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依据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护理人员采取科学的干预对策后,护士的压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减轻,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士的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提高,相对于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都有了显著的改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护理人员中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医院的各项问题都得到了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都得到了减轻,患者的满意度都显著提高.

    作者:袁继红;李鸿;魏良云;李建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4%,其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其护理满意度为54.1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娟;李宗楷;李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SBP、DBP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城市居民超重或肥胖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目的:探讨城市居民超重或肥胖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城市≥18岁居民3 299人,进行超重或肥胖以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3 299名城市居民中共有1 892名患有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为57.3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吃盐口味、饮酒情况、低脂饮食、控制饮食摄入量、睡眠时间、体育锻炼习惯等不同,超重或肥胖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 结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吃盐口味、饮酒情况、低脂饮食、控制饮食摄入量、睡眠时间、体育锻炼习惯,均是导致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保健意识,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是预防控制超重或肥胖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A治疗组(50例)给予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1次/天,同时给予硫辛酸0.6g+0.9%氯化钠液250mL静滴,1次/天;B治疗组(50例)给予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1次/天;对照组(50例)用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1次/天,以上三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每组均辅以丹红注射液20mL+ 0.9%氯化钠液250mL静滴治疗.结果:A、B治疗组患者体征、症状及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治疗组与B治疗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更好,且无不艮反应.

    作者:翟燕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n =40)与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冠心病患者经统计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血小板黏附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症状和体征,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潘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患者皆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记录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指标.结果:通过急诊的介入治疗,50例患者皆抢救成功,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已经灰度健康,且护理后患者的心率指标情况明显比护理前好,护理前后对比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较好,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率指标情况,而且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抢救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晓玲;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安全有效,降低长期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辅以西医能防止钙流失及骨性破坏,起到了综合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煜;杨元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社区护理质量监控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更好地规范社区护理工作,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方法: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对标监控,发现问题.制定相应对策,采取定期与抽查的方式.结果:通过检查验证所制定的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运用社区有效护理质量的监控手段,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