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丽娜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特征,为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类型、咬合接触、咀嚼功能、食物嵌塞及美观情况.结果:老年组中活动义齿修复比例、牙齿缺失数、要求提高咀嚼功能及改善食物嵌塞比例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直接修复及改善美观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具有明显特征,其进行口腔修复主要为了提高咀嚼功能,修复方式多选择活动义齿,由于老年患者口腔基础条件差,修复前多需要重新确定咬合接触关系或进行牙髓治疗、牙槽嵴修整,因此临床应根据上述明显特征为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
作者:夏玲;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应用彩色超声技术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实施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和院外引产确定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产妇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前首先采用普通B超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采用彩色超声技术对其进行产前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产前诊断结果与引产和分娩后的证实结果符合率,以及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产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研究组的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产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产前诊断结果与引产和分娩后的证实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彩色超声技术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实施产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2组.参照组46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1%、4.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9.6%和23.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癜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汪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学(FC)联合免疫组化技术(IHC)在淋巴结粗针活检(CNB)诊断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Beaumont医院2000-2007年CNB病例212例,所有病例仅做形态学及免疫组化.2008年至2015年6月CNB病例340例,所有病例均做形态学并联合应用FC及IHC进行诊断.比较单一应用IH酶与联合应用FC及IHC的终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 .收集后者做了淋巴结切除病例56例,并比较粗针活检与淋巴结切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粗针活检单纯应用IHC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为82%、76%,联合应用FC及IHC诊断率及完全诊断率为94%、89%.CNB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为97%和10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100%、91%.结论:联合应用FC及1HC能显著提高CNB的诊断率,粗针活检在诊断淋巴瘤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占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小儿腹泻中运用直肠给药方式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88例患儿各分成44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的患儿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死在好转天数、体温恢复天数、住院天数上均有明显优势,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直肠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腹泻药物利用度高,见效快,疗效好,应予以推广.
作者:何蒙君;孙倩;王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8例初步诊断疑似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乳腺良性病变的有18例(病灶22个),纤维腺瘤6例,乳腺囊肿2例,乳头状瘤7例,乳腺腺病3例;确诊乳腺恶性病变180例,导管内原位癌13例,浸润性癌167例;磁共振检查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钼靶X线检查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高(P<0.05).结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高,建议不同检查方法的结合使用,使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作者:白中亮;马丽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住院时间在5~ 12d,平均住院时间为8.6d(s=1.3),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抗凝保持治疗、卧床休息以及患肢制动治疗后,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予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药制剂是结合传统中医药学制作而成的药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医处方进行加工提取,从而形成具有治疗和预防功能的中药制剂,是国内医疗保健事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具有质量过关、现代化工艺合理,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医疗保健中.本文就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实践展开探讨,并着重对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使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的功能,积极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肝胆外科牧治的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大于60岁,行ERCP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6例老年患者第一次结石取净率为80.6%(29/36),第二次结石取净率为11.1%(4/36),因结石体积大、乳头胆管先天解剖结构异常而放置胆道塑料支架治疗8.3% (3/36);术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数值显著下降(P<0.05);术后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急性胆管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对于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实用价值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曹毅;李咏梅;刘磊;郭文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区域新生儿转运网络内不同助产机构转运新生儿特点,探讨提高安全转运救活方法,完善转运网络制度.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 12月,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NICU为中心,辐射周边20km内12家医院所转运的新生儿,按照医院助产级别的不同分为3组,分析3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转运新生儿数、疾病构成、转运效果及预后;同期开展对网络内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并考核,参与网络内医院高危孕产妇的全程分娩,指导实施危重患儿救治.结果:①年来共转运新生儿1548例,三级助产机构990例,(占总转运数的63.95%),二级机构505例(32.62%),民营机构53例(3.42%),三级机构转运数多(P=0.000).②转运早产儿664例(42.9%),低体重儿536例(34.6%),孕周多集中在32 ~36周.③转运常见疾病中排名前6位的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贫血、窒息、感染和颅内出血;民营机构以新生 儿肺炎、贫血和低血糖发生比高(P均<0.05),二级机构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比高(P<0.05),三级机构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发生比高(P均<0.05).④3组好转治愈率、死亡率及转至外科的比例均无差异(P均>0.05),但来自民营机构患儿的住院天数长于其他两个机构(P<0.05).⑤对网络内医院产儿科医护集中培训两次,理论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均<0.05);参与网络内医院137例高危孕产妇的现场分娩,指导并实施了危重患儿的救治,气管插管、胎粪吸引、PS应用、氧气应用等维持患儿通气措施仍是高危儿需要的,也是各助产机构应熟练掌握和采取的急救手段.结论:区域网络内各级别助产机构对新生儿救治单元均有一定需求;对网络内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并参与高危产儿现场救治指导是完善院间合作、规范危重儿救治的有效可行方法;通气、供氧、维持血糖稳定是安全转运的前提.
作者:徐小静;王俊怡;李莉娜;刘淑芳;于风丹;武文艳;岳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纱布瘤是手术过程中残留在人体内的医用纱布所形成的假性肿瘤样病变,临床少见,如对其认识不足或缺少临床病史往往造成误诊.我院曾报道1例纱布瘤,术前CT诊断发现,术后得以确诊,然本例由于缺少临床病史,影像表现特殊,加之影像医生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而造成误诊,后经内镜和手术证实为纱布瘤.现报道如下,以引以为戒.
作者:李志丹;刘永花;王海宁;徐宝平;赵效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镜活检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371例行气管镜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活检围术期护理模式差异性分为两组.对照组185例,采取常规活检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186例,针对患者机体及心理状态,在气管镜活检围术期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气管镜活检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气管镜活检期间仅12例发生出血现象,其中7例少量出血,5例中等量出血,出血率为6 45%;对照组患者在行气管镜活检期间39例发生出血现象,其中23例少量出血,16例中等量出血,出血率为21.0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统计评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气管镜活检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增魁;周胜云;赵春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5例胃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60例)和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组(L组,65例),比较其在胃肠镜检查时的耐受情况,即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的感受.结果:P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均显著小于L组(P<0.05),患者清醒后自我感受显著优于L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比常规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更有利于操作,在肠镜检查中尤为突出,患者可无痛完成肠镜检查.
作者:吕淑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40例患者,临床转归率为95%(38/40).结论:借助心脏临时起搏器能够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锋;貊宝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核苷类药物诱导HBV(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检测,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过去3年(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采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50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提取每例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血清并制成标本.而后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每例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每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后HBV基因变异的情况,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对服用核苷类药物的500例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共计81例出现耐药变异林,HBV基因变异率达16.2%.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具体病情资料得出,采用核苷类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与患者的基因型及肝功能指标无关(P>0.05);而与患者自身HBV-DNA载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性(P<0.05).结论:对于采用核苷类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HBV基因的变异情况.而且通过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HBV基因变异情况与患者自身HBV-DNA的病毒载量密切相关 .
作者:常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病例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患者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出院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椎管内残留骨块塑形吸收可,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患者满意.结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推管占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瑛;贺新宁;张荣;曾昭芬;谭星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宫外孕患者56例,分别使用经腹超声诊断以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在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方面,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的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 (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4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症状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红;张海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知识了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低血糖知识的知晓率(低血糖发生原因、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急救)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明显改善,与于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认识不清,临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的了解,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黄星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氨甲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氨甲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妊娠包块大小及术后7d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CSP安全有效,与单纯宫腔镜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特点.
作者:崔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