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孔荣

关键词:雷火灸, 带状疱疹,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针刺配合雷火灸及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雷火灸组和药物组,针刺配合雷火灸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支沟、行间、阴陵泉、皮损局部等,配合雷火灸大椎、足三里、皮损局部的方法;药物组采用阿昔洛韦静滴,口服甲钴胺片.结果: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率96.7%,优于药物组的83.4%.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雷火灸组能够迅速缓解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证.

    作者:谭丽华;陈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导乐分娩联合会阴评估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联合会阴评估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待产分娩,研究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会阴评估,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状况、新生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条件为“良”或“一般”情况者,在助产士严密的会阴保护下,产后发生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共29例,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1例.研究组中,选择性实施会阴切开,无会阴裂伤发生.对照组33例(66%)行会阴侧切术,出现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窒息1例和头皮血肿2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分娩过程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适用性专科会阴评估量表,可以指导临床助产人员选择性实施会阴侧切术,更好地保护产妇会阴和保障母婴安全,同时缩短产程减少产伤,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建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与盲穿法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中,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与盲穿法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盲穿法行PICC,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与置管的成功率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与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外平;赵昱;陶燕;余为新;钱复有;李永军;陈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活血益气化痰法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临床中对慢性喉炎患者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慢性喉炎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行以常规咽喉护理.对试验组则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慢性喉炎患者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钟春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乙型肝炎伴发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保护治疗探究

    目的:探究在乙型肝炎伴发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中,选择不同乙型肝炎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感染科接受专业诊疗的乙型肝炎伴发肺结核患者,共95例 .分为3组:Ⅰ组30例,采用抗结核+抗炎保肝措施;Ⅱ组32例,采用抗结核+抗炎保肝+抗病毒措施;Ⅲ组33例,采用抗结核+抗炎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措施.用药半年后,评定其肝功能状况.结果:Ⅱ组、Ⅲ组入选对象肝功能指数优于Ⅰ组(P<0.05).结论:将抗结核+抗炎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措施用于乙型肝炎伴发肺结核患者中,可对其肝功能进行严密保护,在感染科有推广的必要性.

    作者:钟国庆;杨庆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无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自理缺陷应用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无认知障碍但存在自理缺陷的帕金森病患者经综合干预后自理能力改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年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无认知障碍但存在自理缺陷的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运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患者应对方式,分别对两组进行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自理能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康复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释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现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气道阻力(Raw)显著低于对照组,气道传导率(Gaw)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气道阻力,提高气道传导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谷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感染现状及检测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检测,统计对比不同年龄段、性别患儿的抗体检测阳性率,同时分析咳嗽时间、发病季节与抗体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3~6岁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男性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春季发病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发病患儿(P<0.05).患儿咳嗽时间与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抗体检测是支原体感染较为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不同年龄段、性别、发病季节及咳嗽时间与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胡利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椎弓根Schanz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剥离伤椎推旁肌肉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3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后凸Cobb角矫正率和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与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效果相当,但该手术方式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旭铭;熊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进行语言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后,临床疗效(90.0%)显著优于对照组(52.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早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根据其入院先后的顺序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资料整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梁丽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性感染40例(A组),细菌性感染60例(B组),另选同期在我院出生的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PCT、CRP及WBC水平.结果:A组和B组的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A组PCT、CRP、WBC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00%、70.00%,B组为96.67%、86.67%,均较单独检测显著提高(P<0.05).结论:PCT、CRP、WBC联合检测在鉴别和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志东;韩淑东;吴宝对;莫清萍;谭惠珍;魏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部超声对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黄疸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超声的诊断,诊断后再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临床手术诊断,对比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内科性黄疸和非内科性黄疸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对黄疸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快速判别出梗阻性或非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伟;白中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疼痛影响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保护性真空定量采血管对血凝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护性真空采血管对血凝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30名健康志愿体检者,选择3种商品化的凝血真空采血管:①添加惰性气体的保护管;②添加缓冲抗凝剂的满管充盈管;③常规血凝管.每人随机采集3管标本(25℃,不开塞存放),另外再选择常规血凝管随机采集3管标本(25℃,开塞存放). 在2h、4h、6h后上机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对所得各组结果两两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塞常规管标本6h检测结果与2h结果进行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结果两两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3种不开塞血凝管标本随存放时间的变化PT、APTT检测结果变化不明显,开塞常规血凝管标本随存放时间的变化明显大于不开塞的常规血凝管标本. 结论:保护性试管在不开塞情况下标本存放6h的测定结果基本不变(肝素治疗标本除外).

    作者:陈钦江;周锦缎;陈燕春;李溶萍;上官清珍;温培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正中神经肘上离断经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正中神经肘上完全离断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正中神经肘上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断端神经束膜吻合,经肌电仪理疗6个月.结果: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的大鱼际肌外形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结论:经神经束膜吻合和持续肌电仪刺激治疗是治疗正中神经高位离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龙;陈翔;花耀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黄芪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胱抑素C水平分别降低、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采用黄芪联合缬沙坦方案,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明显,肾功能改善显著,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石映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先行胫骨截骨,研究组患者给予先行股骨截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先行股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先行胫骨截骨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知识了解的影响

    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知识了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低血糖知识的知晓率(低血糖发生原因、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急救)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明显改善,与于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认识不清,临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知识的了解,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黄星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胸部放射治疗对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对心脏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仅对治疗组行胸部放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状况.结果:治疗组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的心脏体积照射情况下放射剂量≥36Gy的放疗患者的心电异常率显著高于放射剂量<36Gy的患者(P<0.05);心脏受照射剂量达40Gy时心脏受照体积≥28%的放疗患者心电异常率显著高于心脏受照体积<28%的患者(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会对其心脏产生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心脏受照体积及心脏放射剂量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放射治疗对心脏产生的损伤.

    作者:龚兆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