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截瘫患者陪护人员压力调查分析

朱志英

关键词:截瘫/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截瘫患者陪护人员压力状况,探讨影响压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截瘫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其压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陪护人员压力中大的为社会压力,其次为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亲属和雇用陪护人员的压力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影响压力的因素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收入和陪护人员的性别、文化程度.[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陪护群体的关注,减轻其压力,并尽可能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使陪护人员能有效地承担起照顾责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的健康.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均行AF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手术,术后结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术后X线拍片复查,骨折椎体前缘高完全恢复,椎体后缘骨块复位,随诊6~26个月,X线拍片、CT扫描显示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应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何志勇;汤敬武;杨立军;曾驰;杨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26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新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笔者回顾性的总结了本院近2年52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均应用了大剂量硫酸镁治疗的患者,剂量为20~30 g/d,用药时间为3~15 d不等.[结果]52例患者应用硫酸镁解痉治疗3~15 d,无一例发生硫酸镁中毒反应现象.[结论]重视用药过程中病情观察及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疗效,减少或避免其毒性反应.

    作者:刘艳;姚穗;唐芳;莫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姜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一定浓度姜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浓缩,聚集,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电镜下可见到凋亡小体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随着姜黄素作用浓度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姜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下调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

    作者:杨永杰;姜武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诊48例次紧急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紧急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分析患者的原发病及其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直接原因.[结果]透析过程中无死亡病例,5例出现并发症当即处理完成透析治疗.患者原发病以各种药物中毒(29.17%)和终末期肾衰(20.83%)为主.[结论]符合紧急血液透析指征的患者,给予预防性透析,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作者:卢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242(CA242)在结直肠癌术前术后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和放射免疫γ计数仪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EA、CA199、CA242阳性率及CEA、CA199、CA242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单项检查CEA、CA199、CA242阳性率分别为57.8%、62.2%、69.1%,而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9.1%;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时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与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相关;术前肿瘤标志物阴性、术前阳性者及术后仍为阳性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12.5%、60.3% 和100%.[结论]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监测其变化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琳;陈建青;李洁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内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30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手术采用方式为鼻内镜下经鼻腔和筛窦入路蝶窦开放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到1年,蝶窦炎、蝶窦脓肿、蝶窦囊肿、真菌性蝶窦炎、蝶窦息肉等 27例病人均无复发.其余3例蝶窦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只行活检,未完整切除肿块.[结论]对孤立性蝶窦病变根据病变性质、鼻腔情况及术野要求采用不同的鼻内镜术式是可取的.

    作者:汪芹;伍伟景;李友忠;王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病(HDCP)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单胎妊娠的HDCP患者为研究对象,53例单胎妊娠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UA.[结果]①HDCP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UA水平升高,围生儿体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HDCP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数目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HDCP患者血清UA水平明显升高,随着血清UA水平升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数目增多,围生儿体重降低.②HDCP患者血清UA水平明显升高是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月华;蔡颂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患者HRT与主动脉PW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111例(平均年龄55岁)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PP-1000动脉弹性检测仪检测主动脉PWV,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①PWV在高血压病患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病患者组HRT指标震荡初始(TO)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震荡斜率(TS)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PWV升高组TO高于PWV正常组(P<0.05),TS显著低于PWV正常组(P<0.01).④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TO与 PWV显著正相关;TS与 PWV显著负相关.⑤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TS为PWV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主动脉PWV显著高于健康人,HRT现象减弱.窦性心率震荡指标TO与PWV呈显著正相关, TS与PWV呈显著负相关,其中TS为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彭乔清;刘启明;罗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不同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差异.[方法]采用Diasys工作站(A法),UF-100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B法)、Dirui H-5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C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096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成分并分析差异.[结果]红细胞差异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法检测的180例红细胞和70例白细胞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尿液结晶.C法造成红细胞假阳性主要的因素是非结晶以外的其他因素,该法红、白细胞假阴性率明显高于B法.[结论]A、B、C三种方法在尿液中红、白细胞病例检出率存在不同差异.干化学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具有快速筛选、高效、自动化的特点,但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干扰易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显微镜沉渣定量镜检对于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形态学辨认准确,仍是其他仪器的检测参照标准.

    作者:李宏燕;钟梦;王小卫;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Survivin和p16INK4a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16INK4a在宫颈癌(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Survivin和p16INK4a在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0例CC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U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50%和76%(χ2=21.651,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χ12=8.571,χ22=20.727,P<0.0125),CC组的Survivin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χ2=7.250,P<0.0125).p16INK4a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62.0%和84.0%(χ2=27.123,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χ12=12.828,χ22=28.000,P<0.0125),CC组的p16INK4a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但差异无显著性(χ2=6.139,P>0.0125).p16INK4a及Survivin在CINⅠ、CIN Ⅱ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但CC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p16INK4a和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与CC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16INK4a阳性表达与CC及其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宫颈病变中Survivin和p16INK4a的表达有助于CC的早期检出和预后预测.

    作者:罗靖;左巧富;王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期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的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经会阴一期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在新生儿期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无肛舟状窝瘘患儿,均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术后予加强肛周护理、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2~3周开始扩肛.[结果]48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后无直肠回缩、黏膜外翻,无舟状窝瘘复发.随访患者无黏膜外翻,无粪污及大便失禁,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结论]新生儿期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和瘘修补术治疗无肛舟状窝具有可行性、且疗效满意.

    作者:周崇高;李碧香;王海阳;许光;邹婵娟;朱晟;王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 [方法]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52例,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闭合性骨折均行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桡神经探查术,4例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一期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和桡神经探查术,5例开放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行桡神经探查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神经损伤情况:神经麻痹20例,神经挫伤14例,断端卡压11例,神经断裂7例,行外膜松解25例,神经断端外膜缝合5例,腓肠神经移植修复2例,20例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 [结果] 肱骨干骨折均于10~16周内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3~16个月,除1例患者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唐善保;倪江东;丁木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分为2组:研究组33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计算2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并观察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①产妇手术时间:研究组(53.31±10.61)min,对照组(76.16±13.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产后出血量:研究组(601±162.36)mL,对照组(1063.33±320.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产褥病率:研究组为6.06%(2/33),对照组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作者:张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5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采用MPCNL (53例)或RLUL (52例)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石清除率、术后高热(>38℃)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RLUL组手术时间为(75.4±20.6)min,长于MPCNL组(58.2±17.3)min(t=4.6365,P=0.000).术中出血量MPCNL组平均(75±16)mL,高于RLUL组(30±11)mL(t=4.6365,P=0.000).术后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6.2%(51/53),RLUL组为100.0%(52/52),差异无显著性(t=0.49,P>0.05).术后发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0.00,P>0.05).住院时间MPCNL组为(7.2±1.6)d,长于RLUL组(4.3±1.3)d(t=10.1820,P=0.000).住院费用MPCNL组平均(11423.63±1532.75)元,高于RLUL组(8237.23±1123.58)元(t=12.1653,P<0.05).[结论]MPCNL与R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L 取石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广泛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王为好;郭琼;罗飏;南小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择期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缩宫素组(O组)和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组(O-M组),每组56例,O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催产素10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10U;O-M组给催产素的同时在手术切开子宫前将米索前列醇200 μg塞入直肠,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检测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含量,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O-M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少于O组(P<0.05);O组发生产后出血4例,发生率高于O-M组(P<0.05);O-M组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O组(P<0.05);两组MAP、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应用简单、效果较好、易于掌握、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钦永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剖宫产、停经及妊娠早期阴道淋漓流血史,尿妊娠试验阳性,血β-HCG明显升高;大多数有剖宫产术后人流史(17/21),7例伴有下腹隐痛.超声检查21例(明确诊断16例),误诊先兆流产(2例)、稽留流产(2例),葡萄胎(1例).16例应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术治愈,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下电切术,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CSP是剖宫产远期的危险的并发症;诊断首选阴道超声检查;病情稳定者予以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英;欧阳湘红;唐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微创治疗方法序贯联合治疗块状型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序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经皮瘤内注药、射频消融(RFA)治疗块状型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块状型HCC患者,共计39个瘤灶,先行TACE术,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序贯联合TACE、经皮瘤内注药和RFA继续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6例患者,共行TACE术59人次,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31人次,RFA术28人次.术后6个月甲胎蛋白(AF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3个月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7%.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1、2、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6.92%、61.54%、34.62%.[结论]序贯联合TACE与经皮瘤内注药、RFA是一种对块状型HCC有效和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戴全民;陈勇;何凌;毛军杰;李彦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丝裂霉素C诱导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诱导式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43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分为两组:MMC诱导式BCG组22例(观察组),术后即刻行MMC膀胱单次灌注,第2周后开始定期行膀胱灌注BCG;单纯BCG组21例(对照组),TURBt术后第2周开始灌注BCG,并定期进行灌注治疗.两组均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43例术后随访24个月 ,对照组3例分别于术后2,3,11个月复发,复发率14.3% (3/21) ,其余18例未见复发;观察组未见复发病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MMC即刻单次膀胱灌注联合BCG定期膀胱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对预防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廷昭;卓文利;吴卫真;杨顺良;谭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入院第2 d和术前1 d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两组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前1 d焦虑量表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前1 d较入院2 d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却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作者:郑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