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谢瑛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诊治工作的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特征,总结治疗的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的诊断以及实验室验查,所选患者中出现异位妊娠者36人,占总体的36.0%,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者30例,占总体的30.0%,出现急性盆腔炎者16人,占总体的16.0%,出现出血性输卵管炎者14例,占总体的14.0%,出现子宫破裂者4例,占总体的4.0%,痊愈者76,痊愈率为76.0%,有效者22人,有效率为22.0%,无效者2人,无效率为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针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临床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需要重视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中配合品管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中应用品管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的患者33例,其护理人员12名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人员品管圈相关知识的学习,观察和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素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率为91.67%,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66.67%(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热情、管理能力及执行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中应用品管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热情、管理能力及执行力,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路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来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对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健康运动、产后营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沐浴护理、新生儿保暖技巧和新生儿抚触技巧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贺;陈亚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我院于2010年~2015年1月共行宫腔镜电切术2015例次,术中给予腹腔镜或(和)B超监护,术前1晚在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米索前列醇或者放置宫颈扩张棒,根据具体的手术目的和指征来进行手术操作;结果:手术共有11例患者发生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发生率为0.55%,放置器械引起的6例(其中扩宫时穿孔4例,置镜时穿孔2例),电切电极导致的穿孔5例。11例子宫穿孔患者均为术中发现,其中腹腔镜监护发现子宫穿孔3例,B超监护发现子宫穿孔4例,宫腔镜先于B超监护发现子宫穿孔3例,患者先发生临床症状,之后经过B超检查发现子宫穿孔1例。完全子宫穿孔患者8例,子宫不全穿孔3例。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和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并没有发生子宫穿孔;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3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1例,宫腔镜子宫粘连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4例,宫腔镜宫腔异物取出术发生子宫穿孔3例。结论:在宫腔镜电切术的操作中,应该对扩宫进行有效控制,并在直视下进行置镜;手术类型和临床术者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子宫穿孔的发生。术中给予腹腔镜、B超监护能有效预防子宫穿孔,然而却不能对子宫穿孔进行完全防止。

    作者:杨淑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风池及手法松解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形态或机能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供血不足状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传统中医疗法对该病效果显著,笔者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针刺风池穴及手法松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晓鹏;鲁贵生;陈杰;张健;高朝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急救处理

    目的:针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使急性酒精中毒的清酒效果得到提高。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具体急救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02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过相应的急救措施治疗后,均已恢复意识,其恢复时间在5~10h内不等,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后100例患者均已健康出院,其余2例患者因为合并其他疾病入住相应科室进行积极治疗。结论:针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急救处理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的中毒症状得到有效并且迅速的缓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毛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诊治工作的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特征,总结治疗的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的诊断以及实验室验查,所选患者中出现异位妊娠者36人,占总体的36.0%,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者30例,占总体的30.0%,出现急性盆腔炎者16人,占总体的16.0%,出现出血性输卵管炎者14例,占总体的14.0%,出现子宫破裂者4例,占总体的4.0%,痊愈者76,痊愈率为76.0%,有效者22人,有效率为22.0%,无效者2人,无效率为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针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临床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需要重视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谢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2例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32例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绝经分为绝经前组(n=14)和绝经后组(n=18)。根据术中情况和病理诊断判断患者的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 ER、PR、p16、p53的表达情况。结果:绝经前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均低于绝经后患者,发生脉管转移明显少于绝经后患者,绝经前患者的ER、PR、p53、p16的阳性率均高于绝经后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肿瘤分级和分期较低、肌层浸润和脉管浸润深度较浅且抑癌基因表达较高。

    作者:玄科;宗爱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预防ICU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预防ICU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区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ICU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口腔护理中应用口泰液,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碳酸氢钠和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来进行口腔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0%(1/50),对照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2.0%(6/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ICU 患者中应用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来进行口腔护理,能让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鹏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早期识别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早期识别及治疗。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3月-2014年3月接收产后出血产妇30例自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出血原因、治疗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等。分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准确判断,一旦存在出血征兆,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如: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纱布、预防性药物的使用等。结论:识别并重视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因素,重视其出血症状,并认真分析,及时行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对于降低产妇死亡、改善预后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目的::深入探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的20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沐浴护理,观察组行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然后就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儿沐浴前后手部带菌率和新生儿脓疱疮和脐部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沐浴护理中加强护理管理,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作者:何小明;乔已清;廖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给予对照组头孢他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6.00%>76.00%);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皮疹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4.00%<8.00%;2.00%<6.00%;6.00%<14.00%)。两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明显,可加快患者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运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72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使用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宫颈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69.4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63.89%)和对照组(66.67%)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秦志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预防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比较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预防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优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明显预防作用。

    作者:于文慧;徐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通过我院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数据调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对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统计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的各项控制指标,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后的效果。结果: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结论: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能切实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程全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某社区88例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的显著转好率、用药依从性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显著转好率、用药依从性社会参与率均得到有效提高,稳定期患者的数量有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促进疾病防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邓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八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中医治疗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万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的悲观情绪,降低了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舒适护理可从生理、心理、社会与精神的方面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本文就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舒适护理的提出、舒适护理在透析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陈少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与检测技术研究

    军团菌是引起人类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军团病)的病原体,一但感染得病未能及时治疗,病死亡率很高[1],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经调查,军团菌属水生病原体,军团病的爆发与水和水处理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为样本,介绍国内的军团菌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并针对该种菌特点,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凯钟;邵世华;谢睿;张富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穿刺术后腹水外渗的几种护理方式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合适的腹腔穿刺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纱布覆盖组、3M 透明敷料组、青霉素瓶盖组、安普贴弹力绷带组,每组各20例。观察各组患者腹腔穿刺术后穿刺点渗漏液情况。结果:与常规纱布覆盖组相比,3M透明敷料组、青霉素瓶盖组、安普贴弹力绷带组患者渗漏液情况均明显减少,其中青霉素瓶盖组患者渗漏液情况减少为明显。结论:青霉素瓶盖法对腹腔穿刺术后腹水外渗情况的预防为有效。

    作者:李贝贝;常晋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比综合社区护理管理与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与综合社区护理管理在小儿腹泻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腹泻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综合社区护理管理,比较分析2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病,能有效提高的临床效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