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麻疹94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鲁学明;蒋芳清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五年收治的94例婴儿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婴儿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较儿童及成人麻疹复杂,并发症多,在发病年龄及季节等方面亦有所变迁.[结论]婴儿麻疹容易误诊,应引起重视,尤其注意防治各类非典型婴儿麻疹.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脑膜炎53例临床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有增加趋势,迅速准确做出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十分重要.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1]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治率.

    作者:吴若文;蒋德安;邹助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胃镜在进展期胃癌术前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索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提供依据的价值.[方法]检查、跟踪手术及病理结果,总结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超声胃镜与CT、胃镜术前诊断的对照.[结果]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度为76.5%、CT为57.4%,其中术前T期准确度为85.3%,CT为66.2%,胃镜为36.8%.[结论]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诊断较胃镜、CT检查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李忆岚;邹益友;刘功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自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期间对24例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分组采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旨在探讨高压氧对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序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会阴侧切伤口美容缝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的缝合方法.[方法]取符合条件的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2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传统缝合组)采用7号羊肠线间断或连续缝合会阴各层,1号丝线缝合会阴皮肤,5 d拆线;试验1组(DG线缝合组)采用DG线替代羊肠线,缝合方法与会阴伤口拆线同对照组;试验2组(美容缝合组)采用DG线连续缝合阴道黏膜,会阴肌肉层,皮下组织,会阴皮肤采用DG线皮内缝合,不需拆线.[结果]三组在伤口缝合耗时和伤口渗血量方面有差异,伤口局部反应、会阴伤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试验2组明显缩短.[结论]会阴伤口美容缝合法优于传统缝合法,能减轻产妇产后伤口疼痛,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龚汉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28只)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进行分组手术,A组(7只):行单纯玻璃体注气术;B组(7只):玻璃体切割+环扎硅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C组(14只+A组中的2只):玻璃体切割术.[结果]A组成功病例视力均>0.05,好0.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42.90%,B组视力好0.1,>0.05者占28.6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4.30%.C组:视力好0.25,>0.05者占50.0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2.5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案中,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低,视力恢复较好,为佳手术方案;玻璃体注气术复发率高,但简单、经济、视力恢复佳可作为少数病人首选.

    作者:谭湘莲;陈书扬;武正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维脑路通致梦游一例

    刘淑华,女,84岁,因反复头昏,头痛20多年,加重半个月伴咳嗽3 d,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于2005年3月23日入院,无发热,否认精神病史.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低级别脑胶质瘤的CT误诊分析

    目前CT扫描已成为诊断颅内肿瘤的成熟检查手段,但是很多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难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在实际临床应用工作中仍有部分病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并经CT误诊,手术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胶质瘤的20例患者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光勇;姜冰;刘运生;万新;陈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复治菌阳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

    [目的]探讨复治菌阳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复治菌阳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支纤镜给药+全身化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给药+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100%,病灶改善率95%,对照组分别为70%、60%,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治菌阳支气管内膜结核,用支气管纤维镜给药+全身化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忠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多维思考

    工作倦怠感,是一种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自我成就感下降的综合征.医护人员产生工作倦怠感,不仅会影响个人身体健康、人际关系,而且还会使个体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降低工作标准,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和差错,同时也会影响到家庭、朋友的关系,给自己、他人和组织都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将从上述多方面进行论述和思考.

    作者:洪求兵;纵兆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隐睾扭转二例

    隐睾扭转是隐睾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易造成睾丸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本院2003年4月至2005年8月收治两例隐睾扭转,报道如下.

    作者:王龙;杨金瑞;易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78例老年人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用缬沙坦治疗12周观察其血压、尿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及副作用情况.[结果]78例患者经过缬沙坦每天80~160 mg治疗12周后血压控制满意(P<0.001),尿蛋白改善明显(P<0.001),血肌酐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用缬沙坦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比较理想,能有效控制血压和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

    作者:张辉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提高其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GCS评分、头部CT及MRI、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按GOS评分,良好6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6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较差.严格的呼吸道管理、亚低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高压氧治疗及积极防治并发症为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江辉;赵京涛;曾群;徐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手术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联合组):术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20 ml/kg和乳酸林格氏液20 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术中微量泵输注硝普钠0.4~6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25%.单纯控制降压组(降压组)术中控制性降压同联合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术毕测定出血量和实际出血量,记录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结果]联合组与降压组出血量、输血量、实际失血量、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实际出血量明显少于降压组(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可以明显减少脑膜瘤手术时的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节约用血效果.

    作者:朱志兵;姚远;方运珍;曹阳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切除术后骨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胃切除术后骨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例胃切除术者的DR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胃切除术后骨病患者的DR表现为广泛性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局限性骨质破坏、死骨的形成、多发性的病理性骨折、对称性假骨折和骨干变形等.[结论]DR能清晰的显示胃切除术后骨病的病变,尤其是对小病灶及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平片.在胃切除术后骨病诊断中,采用DR检查,可发现该病的早期改变,对本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隐脑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发热、为主,颅内压升高明显,所有病例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加氟康唑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70.4%.[结论]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此病的金标准.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治疗疗效确切,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副作用轻、患者的耐受好,对肾功能不全或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作者:杨明秀;龙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牵引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本院自1996年9月至2005年11月,采用局麻下牵引,手法复位后,维持持续牵引状态下管型石膏固定治疗4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建华;陈德超;杨双石;曹海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产聚明胶肽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

    [目的]观察国产聚明胶肽(菲克雪浓)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前的扩容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组(C组)、菲克雪浓组(P组),每组20例,比较其抗休克效果.[结果]输液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上升,心率下降.菲克雪浓组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较乳酸林格液组高,心率较乳酸林格液组低.[结论]菲克雪浓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前的扩容效果明显优于乳酸林格液.

    作者:陶力中;唐正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8例胆瘘病人持续腹腔冲洗护理

    胆瘘是肝胆外科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105例胆囊切除病人25%存在少量胆汁瘘,O.1%~1%发生大量瘘[1].肝胆系统手术发生的胆瘘中以肝叶切除发生率高占50%,而在wipple手术中约有10%~18%几率发生胆瘘[2].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胆瘘应尽早手术.

    作者:黎艳芳;钟慧珍;冯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饮食的策略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近年来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2].术后再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并危及患者的生命.诸多术后再出血的诱因中,饮食不当是易被忽视也是严重的诱因,有报道[3]76例EVL术后患者中,再出血中有50例与饮食不当有关,占80.6%,且出血量大,死亡率高.

    作者:王为;闫国防;周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10例

    [目的]评估胸腔镜治疗手汗症的价值.[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应用胸腔镜切除胸2~4交感神经治疗原发性手汗症10例.[结果]术后患者双手均立即干燥,掌温升高,平均1.8℃(1.3℃~2.4℃).无严重并发症,无复发.[结论]胸腔镜切除胸交感神经治疗手汗症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疗效持久,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翔;田海清;曾跃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