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64例临床分析

彭争荣;肖平田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治疗, 高压氧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64例CO中毒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时机、所用压力与吸氧时间r 研究.【结果】高压氧治疗CO中毒患者总有效率为95.7%;中毒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有效率98.62%,4 h以内治疗有效率为96.72%,4 h以后行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仅为93.22%;高压氧治疗采用0.25 MPa 80 min吸氧方案的有效率为96.35%,0.23 MPa吸氧时间为60 min的有效率为95.54%,0.2 MPa吸氧时间为40 min,有效率为94.68%.【结论】高压氧治疗CO中毒患者应尽早进行,且应尽可能应用较高压力与较长吸氧时间.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发现隐匿型嗜铬细胞瘤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隐匿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及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以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隐匿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讨论其诊断、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结果】11例患者成功切除肿瘤,2例死亡,患者均出现高血压危象及低血压.【结论】对异位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应高度重视,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完善准备,术中采取正确措施可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虹;邹望远;郭曲练;肖君;陈俭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附54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甲状舌管囊肿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54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中,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下儿童者34例(62.96%),11~20岁者7例(12.96%),21~30岁者6例(11.11%),31岁以上者7例(12.96%).超声影像显示囊内液暗区清晰者37例,欠清晰者10例,混浊者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囊肿及瘘管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舌骨、甲状腺等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潘瑞喆;肖萤;廖锦堂;黄铁汉;谢萍;谭化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诊疗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8例产科急性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DIC的常见疾病为: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肝病、宫内死胎、子宫破裂等.治愈率82.14%,死亡率17.86%.【结论】要重视对产科急性DIC主要诱发疾病的防治,早期明确诊断,正确处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曹冬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LC病人30例,年龄25~54岁,分为芬太尼(F)组,小剂量瑞芬太尼(L)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H)组,每组10例.记录术前,气管插管前、后等时点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病人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和回病房时间;评估拔管后即刻、30 min、1 h、2 h伤口疼痛程度.【结果】①H组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显著性,且显著低于F、L组.②L、H组呼吸恢复、拔管、睁眼及回病房时间均早于F组.③L组于拔管后30 min、H组于拔管后1 h起VRS评分高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LC,有术后苏醒快的优点.瑞芬太尼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输注在减少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维持术中到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方面优于0.5 μg/(kgmin)的剂量.

    作者:阮文燕;常业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是一种无结石的胆囊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没有明显的胆绞痛,常发生在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中.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且有增多的趋势.作者总结本院1990~2004年间经手术治疗证实的36例病例,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方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压氧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经高压氧治疗后对肺部感染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8例经高压氧治疗和20例未曾经高压氧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肺部感染的复发率.【结果】高压氧组无一例肺部感染复发,20例未作高压氧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在1个月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肺炎不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且有预防复发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章馨;陈宝月;赵国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营养教育与饮食护理

    对3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饮食指导,指出严格饮食控制在治疗与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并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科学评估与饮食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认为饮食护理是促进康复及防止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必要措施.

    作者:纪曼芬;蔡珊;方玉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女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男性前列腺炎(MP)是男科门诊的多发病,常以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阴囊、耻骨上区或下腰部胀痛等下泌尿系症状(LUTS)就诊,尿常规化验可无异常,指肛检查前列腺有明显压痛,前列腺按摩液(EPS)内红、白细胞增多或有脓球,这些临床表现若出现在中青年男性则提示为前列腺炎,若女性有类似情况则常诊断为尿道综合征或盆底疼痛症,因为许多医生不知道女性也有前列腺,对女性前列腺炎(FP)这一诊断很是陌生,事实上,女性的尿道旁腺(FPG)无论在胚胎发生还是在解剖和生理上都与男性的前列腺同功同源,并非退化残遗器官,称之为女性前列腺则更符合其本身性质,也有利对于其作深入了解.FP和MP一样都是常见病,只是FP易误诊为尿道综合征.

    作者:文德元;王仁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亮菌甲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有很多药物,但没有一种特效用药,亮菌甲素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达到消退黄疸和护肝的目的,作者用其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红;何艳;王文龙;蒋永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治疗成人型多囊肾21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多囊肾去顶的可行性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21例后腹腔镜多囊肾去顶减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约40 ml,手术时间平均3 h,术后住院3~10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作者:马健;谭孝其;陈兴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压氧对外伤清创性肝组织切除术后的治疗

    【目的】探讨肝外伤行清创性肝部分切除术后采取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肝外伤行清创性肝部分切除术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一天开始采取高压氧治疗,两组密切观察一般情况,动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结果】两组术后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体温、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住院经费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ALT、Bil、PT延下降较快,术后d3均明显低于术后d1,且术后d7已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d5 ALT、Bil、PT延长时间才明显低于术后d1,术后d9才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术后d3和术后d5 ALT、Bil、PT延长时间的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时限.【结论】肝外伤行清创性肝部分切除术后可常规采取高压氧治疗,既经济又恢复较快.

    作者:谢小丰;夏洪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摆型矫治器加J形钩远移磨牙矫治Ⅱ类牙列拥挤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摆型矫治器与J形钩联合应用矫治Ⅱ类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安氏Ⅱ类牙列拥挤患者,采用摆型矫治器配合J型钩和Ⅱ类颌间牵引实施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比较测量治疗前后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变化.【结果】上颌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为(6.15±1.20)mm,大为9.13 mm,小为4.10 mm,上颌中切牙无显著变化.【结论】应用摆型矫治器配合J形钩和Ⅱ类颌间牵引,实现了磨牙的快速远中移动,无不良作用.

    作者:谷永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控制空气加压舱舱内氧浓度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空气加压舱舱内氧浓度的控制.[方法]对吸氧30 min内通风换气组(A组)、吸氧60 min后通风换气组(B组)舱内氧浓度进行对比研究;及对根据吸氧人数打开3个排氧阀(C组)和相同程度打开3个排氧阀(D组)舱内氧浓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舱内氧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5);C组舱内氧浓度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吸氧30 min内通风换气及根据吸氧人数调节3个排氧阀的方法是控制空气加压舱舱内氧浓度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彭争荣;肖平田;吳致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压氧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突聋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突聋的疗效曾有争议,主要是因为高压氧疗效的显著性与临床操作密切相关,集中体现在治疗时机,高压氧的剂量,以及其他辅助治疗.突聋病人常规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治疗[1].本研究意在探讨低右与高压氧的联合应用对突聋的疗效.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480例(520耳)突聋患者随机选择240例为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同时静脉输入低右治疗)和240例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不输低佑,其他相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华;毕漫红;乐秀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

    恶性胶质瘤包括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难以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这些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均不理想.因为手术不能完全切除肿瘤,且由于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不一,肿瘤往往容易复发.而高压氧能大大提高肿瘤内乏氧区的氧分压,增加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改善疗效.

    作者:刘娟;肖平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14例高危胆囊结石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危胆囊结石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治疗体会.【方法】对本院1998~2004年114例高危胆囊结石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均手术治疗,其中LC87例,OC27例,发生各种并发症27例.【结论】高危胆囊结石病人有其特点,围手术期应完善术前检查,积极治疗并存病,选择佳的手术时期、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法,强调围手术期监护.

    作者:彭长勇;李庆辉;徐怡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妊高征患者的胎儿心电图分析

    本文通过对本院60例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进行胎儿心电图(FECG)检测分析,结合临床以期了解对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的监测意义.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病,多与慢性酒精中毒、大量应用激素、髋关节损伤、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欠满意.介入治疗是基于微创技术而开展的新方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过程给死骨一个可修复的治疗环境[1].它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本院应用放射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例10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其杰;陈燎原;杨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肾移植术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相关性脑病

    由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是目前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免疫抑制剂,其药物的毒副作用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其中较为严重的有肝毒性、肾毒性和脑神经毒性.脑毒性表现为:头痛、视觉障碍、昏迷及抽搐等.自2003年7月以来,本院完成肾移植202例,免疫抑制方案基本为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环孢霉素A、FK506)+ MMF + 类固醇激素,其中2例在术后近期出现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相关的严重脑病,经抗高血压及脱水等处理,尽管免疫抑制剂未减量,患者的症状均缓解和消除.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贺志军;齐海智;刘洪涛;谢续标;彭龙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神经干药物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阿霉素注射神经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经1~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忠飞;付莲;许和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