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贺辉;韦冰丹;张波;甘坤宁

关键词:Henry入路, 掌侧解剖锁定钛板, 桡骨远端C型骨折, 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对比,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使用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铁板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而给予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治疗4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数值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enry入路掌侧解剖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效果优良,安全可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安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及失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可有效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缩短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和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暂停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试验组患儿实施nSIMV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息儿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经nSI,MV与枸橼黢咖啡因治疗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儿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显著改善,还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彭君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患者,对其实施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采用日本腰腿痛疗效标准法(JOA)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通过患者术后X线片观察椎弓根钉的位置、融合器有无松动以及植骨是否融合,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术后12个月的评分指标与术后6个月平均指标差异明显(P<0.05).随访X线片发现椎弓根钉的位置稳定,融合器未出现松动或移动,且植骨融合较好,未出现神经系统或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术后稳定,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 0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WS评分进行分级后,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预检分级情况、不同评分顸后情况以及预检分级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分级后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分级前,患者分级前后的平均分诊时间差异显著;预检分级情况分为4级,Ⅰ级35%,Ⅱ级36c%,Ⅲ级29%;分级前患者的死亡率是26%,分级后Ⅰ级患者的死亡率是5.7%,Ⅱ级患者的死亡率是5.5%和Ⅲ级患者的死亡率是3.4%,分级前后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采用MEWS评分进行预检分诊有较好的效果,可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做出有效地评估,同时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于楠楠;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2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和肺癌是占比较高的恶性肿瘤,而又以肺癌占比多,骨盆、肋骨及脊柱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从转移时间来看以乳腺癌长,胰腺癌短,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部位明显疼痛,且呈多部位疼痛感觉.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易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朱永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心理干预护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痛经患者,需要从基本药物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切入,还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方面的指导,需要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经期卫生习惯,还能提高患者心理疼痛阈值,并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显著的医学价值.

    作者:曾素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硫酸镁与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惠儿应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应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惠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治疗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4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以及骨科急诊手术的方法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骨科急诊手术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于德洋;王爱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分析

    目的:研究对比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老年妇科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例老年妇科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妇科肿瘤良恶性之比为0.75∶1,绝经时间越长,发生恶变的概率越高.无痛性阴道流血和腹部包块是常见、早出现的临床症状,老年妇科疾病患者的术前并发症较多,但经过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逐渐减少,通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老年妇科肿瘤的发生率与绝经的时间和年限呈正相关,当患者的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无痛性阴遭流血和腹部包块是妇科肿瘤早出现的临床症状.

    作者:蒋田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出血急性期采用血肿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血肿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应用血肿逐瘀汤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80.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肿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国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海拔地区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结果:分析发现产后大出血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损伤;在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方面,分娩1次和分娩2次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娩1次的产妇相比,分娩3次以上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概率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科学、合理的治疗,全部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无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高海拔地区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产后大出血的预防非常重要.

    作者:乔永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出血量为30~ 6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血量为61 ~ 8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荣荣;吕吉;黄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WAIS-RC评分、CM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3%显著低于对照组19.1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梁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分别与阿莫西里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行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戴国华;崔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 1月接受治疗的再发脑梗死患者230例参与研究,其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30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00例,分析两组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抗血小板组再发亚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中伴有冠心病、吸烟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LI患者;抗血小板组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患者中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抗血小板组合并冠心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同时存在血管病变会提高再发脑梗死率,必须加强对合并疾病的防治,做好危险因素的防控.

    作者:热西达木·麦麦提;姑次里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炎患者切涂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0例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5d的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胆漏、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VAS评分、术后5d的VAS评分分别为6.03分(s=0.24)、4.15分(s=0.31),与对照组患者的6.95分(s=1.25)、5.21 (s=0.68)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胆漏、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67%)与对照组患者(9.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方法:收取10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对策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策,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对策,将两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对策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2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总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门诊静脉输液护患关系的因素,再实施综合对策,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能显著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曾健葵;邓兴红;黄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及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颅内胶质瘤患者88例,其中42例常规手术,46例彩超辅助手术,对影像学诊断及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手术组全切率76.19%,彩超术中辅助手术组全切率95.65%;并发生症发生率常规手术组19.05%,彩超辅助手术组4.35%,彩超辅助组的全切率、并发症优于常规手术组.术后病理终诊断Ⅰ~Ⅱ级58例,Ⅲ~Ⅳ级30例;其中彩超辅助手术组Ⅰ~Ⅱ级27例,Ⅲ~ Ⅳ级19例,术中彩色多普勒诊断Ⅰ~ Ⅱ级24例,Ⅲ~Ⅳ级22例,与病理诊断对比,彩色多普勒诊断总准确率为93.4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诊断方面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在手术中进行实时监控,可有效避免重要神经结构,对于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梁有明;蓝胜勇;叶劲;钟书;徐鹏;曾令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介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介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体温变化、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阴道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予以介入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疗效突出,可有效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正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TIA老年患者6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进行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88%,高于对照组78.13%(P=0.0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TIA发作能够降低凝血指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建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