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葳
目的:为有效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患者,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用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进行冲击治疗,检测用药前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改善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5.4%,治疗组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白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指标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患者炎症消失快、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新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腹痛、腹胀时给予艾灸神阙穴后中药贴敷治疗,对比两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 (x2=3.624,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x2=10.251,P<0.05).结论:艾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助于控制临床症状,调节脏腑,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美金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保肾康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我院住院部收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共68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肾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91.18% (31/3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肾康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效果值得肯定,疗效优于西医疗效,对减轻患者肾损害程度有积极价值,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复发概率.结果: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为12.35d(s=3.1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情复发风险.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外科护士在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时间方面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工作的66名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问卷对所有护理人员全麻术后禁食禁饮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观察不同护龄、文化程度以及职称护理人员的认知评分.结果:外科护士对全麻术后禁食水的认知率为53.03%.在不同文化程度护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认知评分高,为90.29(s=2.88),中专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职称方面,主管护师的认知评分为94.95(s=2.11),较其他两组均更高,初级外科护士数据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士对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时间及相关知识方面认知率低,护理人员文化程度、职称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一定认知差异,还与工作强度、再教育等有关,应统一加强学习及培训,提高认知水平,加强人文护理.
作者:何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依从性、止血成功、消化道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4.12%,止血成功时间为1.62d(s =0.43),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19d(s=0.87),住院时间为5.46d(s=1.6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实施有效护理,可改善配合度,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尹建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整形整容中针对面部凹陷情况使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的临床作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共计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面部凹陷整形美容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硅胶整形技术,观察组则是利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有效率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治疗面部凹陷的手术中,运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将能够显著地降低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心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价、巴塞尔(Barthel)指人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值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活动范围评分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6.00%,治疗后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和活动范围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效果显著,该术式能稳定股骨头的内部环境,修复骨坏死部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治疗上尽早行外科手术固定已成共识手术的关键是在骨折愈合前期提供一种坚强且稳定的桥连装置,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减少病死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INTERTAN顺行髓内钉治疗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对21例行闭合复位INTERTAN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3例需扶拐行走,2例因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不能下床.结论:说明闭合复位INTERTAN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内固定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孕检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健康孕妇40例)和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检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3项检验的结果,并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异常率较高,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检验方法中,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符合率(90.00%)、灵敏度(87.65%)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0.00%、47.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的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7.50%、65.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95.00%)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特异性为92.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特异性为90.00%)均较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国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脑梗死治疗中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醒脑注射液能够收获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血液黏稠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手术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2)和干预组(n=32),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常规入路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实施改良Gibson入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少,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实施改良Gibson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易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7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试验组53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9.95%、试验组患者则为18.52%;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s=2.31)、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5.28周(s=3.05),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可简化手术,减少出血,减少临床并发症,同时在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可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钱云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为51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为51例,采用延续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比较,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且可以帮助患者培养出良好的健康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丙戊酸钠所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回顾,探讨丙戊酸钠导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欧阳娟;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进行治疗,B组使用消肿止痛散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治疗,将两组患者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贺茂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营造影术(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情况、第一次取石、取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第一次取石率为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相比于对照组的100%和3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微创行、预后效果等均更佳,临床上ERCP技术可以当作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先治疗方案.
作者:高飞;张迪龙;马合木提江·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低血糖方法措施的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75%,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15.00%,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鑫;薛碧郡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