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美金刚对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张军

关键词:盐酸关金刚, 帕金森痴呆患者,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美金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5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西医疗法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治疗好转率为94.0%,和对照组好转率的8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疾病治疗后的脑利钠肽数值为520.10(s=78.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147(s=78.6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借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官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4例咳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与对照组82.2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敏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射血分数(EF)等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的预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ysC、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3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会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血清TRAb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变化在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血清TRAb水平变化,以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3个月、5个月的TRAb水平分别为127.23U/L(s=49.24)、59.72U/L(s=29.14)、12.55U/L(s =9.35),治疗后1周、3个月的TR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5个月TRA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TRAb水平对该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年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患者实施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腔填塞纱条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用于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2016年剖宫产术中行宫腔填塞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宫角妊娠、巨大儿、瘢痕子宫、臀位、先兆子痫、产程异常、瘢痕子宫及双胎妊娠.结果:其中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在1000~ 1300ml)15例,出血量在500~ 1000ml的有52例,出血量小于500ml的有68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达88.89%.结论:宫腔填塞纱条在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见效快,费用低,可以在临床中尤其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樊慧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羟胺对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宜的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在我科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组为多巴胺(DA)治疗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组和间羟胺治疗组,记录治疗不同时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小时尿量(UV),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DA组的治疗效果是三组中差的,升压作用小、尿量增加少、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差,而心律失常副作用大;间羟胺的治疗效果好,升压作用明显、尿量增加多、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好,且心律失常副作用相对较小,是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的理想治疗药物.结论:间羟胺更适合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规升压药物.

    作者:邓志明;朱华臣;张宏伟;彭小龙;肖俊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应用氟马西尼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手术与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住院天数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明显比保守组短;保守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肝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介入学技术和科学的进展,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基因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并确定了较满意的成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新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笔者就目前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肝癌基因治疗的进展与展望进行综述.

    作者:戴敏;刘俊;朱海燕;刘春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明英;吴琼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8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提升了护理的工作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患者时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士对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时间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外科护士在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时间方面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工作的66名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问卷对所有护理人员全麻术后禁食禁饮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观察不同护龄、文化程度以及职称护理人员的认知评分.结果:外科护士对全麻术后禁食水的认知率为53.03%.在不同文化程度护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认知评分高,为90.29(s=2.88),中专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职称方面,主管护师的认知评分为94.95(s=2.11),较其他两组均更高,初级外科护士数据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士对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时间及相关知识方面认知率低,护理人员文化程度、职称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一定认知差异,还与工作强度、再教育等有关,应统一加强学习及培训,提高认知水平,加强人文护理.

    作者:何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脑梗死治疗中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醒脑注射液能够收获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血液黏稠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梗阻性结直肠癌经肛门导管减压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究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入院后行导管减压治疗,术后5~ 7d均行腹腔镜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梗阻缓解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期切除吻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能解除直肠癌导致的急性梗阻,大部分患者可以如期进行一期手术,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王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建立徽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复杂性肾结石280例,均行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术.结果:2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均I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其中32例Ⅰ期建立2个经皮肾通道,55例行Ⅱ期碎石.280例290侧患肾1次取净结石235侧,Ⅰ期结石清除率81.0%,总结石清除率88.5%.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结论:B超引导下mPCNL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文锋;赵洪青;张如钢;游小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究

    目的;探索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倒,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许发现,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同关系,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护理对生殖器官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对生殖器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自愿选择产后护理的58例产妇作为护理组,由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帮助产妇生殖器官的恢复;以同期分娩而未进行产后护理的5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42d对比两组产妇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子宫恢复不良、阴道脱垂、软产道裂伤恢复不良、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后护理,可以使产妇的生殖器官恢复良好.

    作者:曹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61例(74.39%),试验组治疗后有效77例(93.9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退热、退疹时间、精神状态缓解时间和头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倒对照组患者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