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荣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总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病毒、营养心肌、基因治疗、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中医治疗重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本组心功能分级1级和2级14例,3级和4级为39例,5级17例.结论: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杨禄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倒,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许发现,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同关系,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盆腔手术的30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病患者使用中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落实每天消毒1次,有效控制老年病吸痰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程,促进恢复.方法:60倒发生多重耐药感染老年病吸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接触隔离护理措施基础上,对照组对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2d消毒1次,观察组对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消毒1次.对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复查结果转阴(耐药菌检测结果阴性)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老年病吸痰患者其耐药菌复查结果转阴在15 ~ 20d病例为60%,对照组为26.67%,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病吸痰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病吸痰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程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桂庆芳;闻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 100× 109/L,其中30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全身麻醉,将其作为对照组;38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椎管内麻醉,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33% (4/30),试验组为2.63%(1/3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及相应效果.方法:将60例外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观察可获得100%的初诊正确率;对急性腹痛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83.87%和96.77%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的58.62%和8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仔细有效观察可以提高诊治效率,采取急诊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萍;段丽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小切口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在完成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眼压、视力、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这些患者半年时间. 结果:经过手术之后,这些患者的视力要比手术前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其中小于0.02.有6眼,占11.54%,大于0.02且小于0.60的有31眼,占59.62%,超过0.60的有15眼,占28.85%.正常眼压的有43眼,占82.69%,手术后有9眼眼压在27mmHg前后,其中39眼(75.00%)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7眼为局限性滤过泡,6眼无明显滤过泡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这类患者能够时其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视力,操作安全,费用不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川加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DAD检测器,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进样量10μl.结果:5组川加皮的刺五加苷E含量为0.122%、0.038%、0.097%、0.068%、0.10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川加皮中刺五加苷E含量,为更好地控制河北川加皮的质量并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2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感染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及术后感染率的降低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康剑波;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结论:使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梁佳林;梁佳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则加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检测24h平均血压以及24h血压变异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平稳降压效果显著,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疗效确切,临床普及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杨芳;康剑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值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活动范围评分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6.00%,治疗后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和活动范围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效果显著,该术式能稳定股骨头的内部环境,修复骨坏死部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5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西医疗法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治疗好转率为94.0%,和对照组好转率的8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疾病治疗后的脑利钠肽数值为520.10(s=78.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147(s=78.6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借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官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疾病实施检查并治疗,观察病理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疾病16例,占32.0%,剩余为继发性疾病,占68.0%;完全康复出院46例,占92.0%,剩余4例2周治疗后病情好转,占8.0%.结论:对惠儿进行合理诊断与病理检查,有利于掌握病变情况,及时有效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赵巍;黄伟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缺血性结肠炎(IC)这两种肠道疾病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来我院治疗UC的患者40例和IC患者40例,主要分析UC组和IC组病患发生结肠炎时机体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包括发病时的一些表现,以及是否会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肠道的镜检性状等等.结果:UC与IC患者在性别上差异不是很明显,在腹胀、腹泻以及血便上两种病患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结果能够分析出UC和IC这两种肠道性疾病在发病时是否会有腹痛、腹泻等情况,以及这两者的镜检图样的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今后医生更好地来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减少出现误诊的状况发生.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3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28.2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较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功华;夏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我社区中选出150例符合条件的居民,均进行脑卒中基线检查和体格检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观察组75例,采用社区干预,根据居民的血压情况判断并发症情况,并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75例未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在2年内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以此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9.33%、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18.67% (P<0.05);且观察组发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居民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高血压和脑卒中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广大社区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嫣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可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降低baPWV,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胃肠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个体化的处理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保障.
作者:许广练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