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华;夏杰
目的:探究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入院后行导管减压治疗,术后5~ 7d均行腹腔镜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梗阻缓解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期切除吻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能解除直肠癌导致的急性梗阻,大部分患者可以如期进行一期手术,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王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痘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牵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率为93.55%,相比于参照组治疗后80%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应用于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痘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使得病症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小切口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在完成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眼压、视力、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这些患者半年时间. 结果:经过手术之后,这些患者的视力要比手术前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其中小于0.02.有6眼,占11.54%,大于0.02且小于0.60的有31眼,占59.62%,超过0.60的有15眼,占28.85%.正常眼压的有43眼,占82.69%,手术后有9眼眼压在27mmHg前后,其中39眼(75.00%)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7眼为局限性滤过泡,6眼无明显滤过泡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这类患者能够时其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视力,操作安全,费用不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双联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三联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差异.结果:三联纽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高于双联组(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联组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血脂水平的降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8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提升了护理的工作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患者时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2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后的镇痛效果、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第一产程平均为2.157分(s=1.07)、第二产程平均为2.25(s=1.65)]、产后出血量[平均出血量为215.01ml(s=101.2)]、新生儿窒息情况(轻度1例、中度0例、重度0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国产雷贝拉唑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然后按照随机数袁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钠针剂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算总体有效率、显效率,并且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40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7.5%,显效率为82.5%;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77.5%;以上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雷贝拉唑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廖振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枚种植体.对所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种植修复二期手术治疗,并佩戴种植体,观察36例患者种植修复基台就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并分析疼痛影响多因素.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中,中度疼痛患者多,占总人数比例52.78%,且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均为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义齿种植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VAS评测,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明确影响疼痛的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倒,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许发现,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同关系,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50例(150眼)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个人意愿给予患者不同的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随访1年,比较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佩戴前,佩戴1年后,三组患者眼轴距离均明显缩短且低中度近视患者眼轴变化幅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眼轴改善幅度明显,其次为B组、C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为确保实现优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作者:费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通过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广泛肿块切除术组)和对照组(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组)各50例,针对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术后1年患侧肢体功能评价情况、术后5年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前屈、后伸、内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展及外旋摸高高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较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5年的疾病复发率26.1%和对照组的24.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5年的生存率12.4%和对照组的11.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治疗,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相对比,前者患者预后更好,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江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喷洒止血治疗,研究组经胃镜注射止血药物后再行喷洒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胃镜检查明确病因者占93.75% (75/80),各病因类型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检查可较好地明确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在其辅助下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蒋良君;吴清;傅念;曹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日后老年痴呆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26(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 (77.77%),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智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倒对照组患者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20例,按照就诊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检查期间观察组的疼痛度、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减轻其疼痛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心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价、巴塞尔(Barthel)指人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