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顺

关键词:结肠镜, 肠息肉,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应用氟马西尼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积液中糖类抗原125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整形整容中针对面部凹陷情况使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的临床作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共计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面部凹陷整形美容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硅胶整形技术,观察组则是利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有效率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治疗面部凹陷的手术中,运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将能够显著地降低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至今到我院就诊的6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的诊断结果相符合率及诊断时间.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断时间比较,观察组检查时间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全面超声检查虽然用时较长,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乃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评测及其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枚种植体.对所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种植修复二期手术治疗,并佩戴种植体,观察36例患者种植修复基台就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并分析疼痛影响多因素.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中,中度疼痛患者多,占总人数比例52.78%,且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均为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义齿种植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VAS评测,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明确影响疼痛的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患者的效果,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率.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后,其术后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可避免患者心率波动范围过大,维持心率稳定,从而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红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营造影术(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情况、第一次取石、取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第一次取石率为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相比于对照组的100%和3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微创行、预后效果等均更佳,临床上ERCP技术可以当作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先治疗方案.

    作者:高飞;张迪龙;马合木提江·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进行治疗,B组使用消肿止痛散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治疗,将两组患者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贺茂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则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了解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的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泽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被确诊为小儿肾积水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共2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BUN和Cr方面均得到改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疗效较好,患者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评定

    目的:评定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何雯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重症监护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情监护与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基础护理与康复锻炼.结果:4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好转32例,好转率71%,死亡13例,死亡率29%.结论:进行重症监护及基础护理与康复锻炼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2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后的镇痛效果、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第一产程平均为2.157分(s=1.07)、第二产程平均为2.25(s=1.65)]、产后出血量[平均出血量为215.01ml(s=101.2)]、新生儿窒息情况(轻度1例、中度0例、重度0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味逍遥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血虚脾弱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汤联合西药应用于肝郁血虚脾弱型月经失调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激素周期疗法;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加用加味逍遥汤后,显效18例、有效20例,其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15例及65.85%,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加用加味逍遥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P<0.01),差异显著.结论:联合使用加味逍遥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激素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漫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冷沉淀制备技术和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冷沉定技术及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我中心收取的128份全血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其中A组使用平板速冻,B组进行低温水箱速冻.对比两种冷沉淀制备方式下不同时间段冷沉淀中Ⅶ因子活性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新鲜血浆中Ⅶ因子活性随着时间的递增不断降低,两组冷沉淀在相同时间段内的Ⅶ因子活性无较大差异.对所有时间段的两组冷沉淀类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间段冷沉淀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变化不大,时间对于纤维蛋白原的影响不大.结论:不论采用何种冷沉淀技术,均能满足制备要求,但是越早进行血液冷沉淀对维持Ⅶ因子的活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廖凯;左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心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价、巴塞尔(Barthel)指人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共72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凝胶,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意义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及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将其与20例剖宫产后正常妊娠(无切口处假腔)的女性进行对照,比较其二维声像图与血流变化上的区别.结果: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可见剖宫产后正常妊娠的女性均有宫腔内异常回声的存在,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仅有2例有宫腔内异常回声,同时,其孕囊与剖宫产切口间的距离显著短于正常妊娠女性,而切口处肌层厚度则薄于正常妊娠女性,包块处血流阻力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女性,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并给予合理处理,且操作无创、简单易行,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刘慧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值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活动范围评分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6.00%,治疗后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和活动范围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采用微创减压加打压植骨效果显著,该术式能稳定股骨头的内部环境,修复骨坏死部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