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林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随机纳入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巴塞尔(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尹智苗;张付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55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传统治疗加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试验组,并观察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总好转率.结果:试验组的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平均为2.25d(s=1.48)、3.02d(s=1.38)、1.70d(s=1.41),总好转率为94.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盛曲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我社区中选出150例符合条件的居民,均进行脑卒中基线检查和体格检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观察组75例,采用社区干预,根据居民的血压情况判断并发症情况,并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75例未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在2年内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以此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9.33%、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18.67% (P<0.05);且观察组发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居民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高血压和脑卒中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广大社区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嫣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则加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检测24h平均血压以及24h血压变异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平稳降压效果显著,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疗效确切,临床普及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杨芳;康剑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重症天疱疮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皮肤科住院部就诊的64例重症天疱疮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分别实施常规方法(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并就两者的治疗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临床比较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0.63%)和护理总满意度(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87%,78.12%),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重症天疱疮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介入学技术和科学的进展,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基因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并确定了较满意的成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新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笔者就目前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肝癌基因治疗的进展与展望进行综述.
作者:戴敏;刘俊;朱海燕;刘春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复发概率.结果: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为12.35d(s=3.1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情复发风险.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大出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孕妇采用子宫捆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术后24h出血量、血浆D-二聚体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两组产后输血率、产褥病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率,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产后输血率、产褥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采用子宫捆扎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熊华;许楷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6例,分两组,A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方案;B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术期.就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显著,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探讨科学有效的镇痛管理方式提升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即医护共同参与培训、决策实施、标准化沟通、差错隐患,与之前策略的效果对比,得出结论.结果: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后,医生护士合作状况得分及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落实率提高,具有差异统计的价值与意义.结论:医护合作策略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而ICU护士在医护合作策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金环;周秀秀;韩淑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旱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PaO2 、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通气效果,提高患儿的PaO2,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芸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采用针刺联合拔罐方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三甲)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针灸联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比较来看,观察组在结痂、皮肤修复、疼痛消失所需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拔罐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鲁勃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施护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在早期康复中语言及肢体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循证施护,通过运动功能量表(FMA)与巴塞尔(Barthel)指数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ABC法来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FMA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ABC法各子项评分的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施护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语言能力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苏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江门新会新希望眼科医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24例患者(24眼)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为前房积血2眼(8.3%)、前房形成迟缓8眼(33.3%)、引流管堵塞3眼(12.5%)等.术后晚期并发症为引流盘包裹继发高眼压5眼(20.8%).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复杂多发,但经过及时妥善的处理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作者:唐聪;钟景贤;陈贞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植皮加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一期修复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例烧伤患者,采用植皮加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一期修复烧伤创面.结果:本组4例患者术后皮片均未发生漂浮,也无伴行压力损伤及创面感染等并发症,肢体末端无血运障碍或异常出血现象.创面均愈合良好,皮片色泽、质地均较好结论:植皮加VSD一期修复烧伤创面,与单纯植皮治疗方法相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VSD技术在处理创面时,不仅遵循了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的原则,而且透气性好,全方位持续引流,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刺激肉芽生长,超过了自身皮肤和软组织覆盖所具有的代谢功能.
作者:丁江;孙鲁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总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病毒、营养心肌、基因治疗、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中医治疗重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本组心功能分级1级和2级14例,3级和4级为39例,5级17例.结论: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杨禄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8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提升了护理的工作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患者时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胃肠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个体化的处理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保障.
作者:许广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1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分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5倒 试验组采取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改善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拉贝罗尔进行改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临床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结局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应用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血浆黏稠度,同时也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广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