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曲文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营造影术(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情况、第一次取石、取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第一次取石率为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相比于对照组的100%和3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微创行、预后效果等均更佳,临床上ERCP技术可以当作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先治疗方案.
作者:高飞;张迪龙;马合木提江·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1例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有无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结果:本组31例病例中,恶性病变19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深分叶、边缘细短毛刺、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而良性病变大多形态规则、密度均匀、粗长毛刺、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丁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及随访,试验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疾病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急诊、住院次数以及小儿哮喘生存质量量表(PAQLQ)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效果,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基于临床路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生49例作为研究对象,25例为试验组,2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取案例教学,针对实习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实习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来看,试验组满意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从课堂检验成绩来看,试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及格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实验结果来看,学生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值得广泛积极推行.
作者:朱卫波;庄丽娟;段慧英;宋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 Autar评分对脑出血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警示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我院脑出血已进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4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Autar量表作为评估患者的标准,根据其风险评估的高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结果: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组病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DVT评分对脑出血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一定警示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芳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保肾康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我院住院部收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共68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肾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91.18% (31/3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肾康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效果值得肯定,疗效优于西医疗效,对减轻患者肾损害程度有积极价值,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变化在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血清TRAb水平变化,以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3个月、5个月的TRAb水平分别为127.23U/L(s=49.24)、59.72U/L(s=29.14)、12.55U/L(s =9.35),治疗后1周、3个月的TR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5个月TRA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TRAb水平对该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年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在有重度先兆子痫史孕妇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1例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史(前次妊娠孕周<34周出现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本次妊娠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阿司匹林,定期监测孕妇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变化,孕产期并发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结果: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10例孕妇定期监测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良好,定期检查眼底、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宫内情况监护基本正常,治疗后无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孕妇产后出血量正常,母儿结局良好,其中1例孕妇妊娠晚期时因胎膜早破自然流产.1例孕妇产后因高血小板血症血液科会诊后诊断为Ⅴ-617F突变,转入血液科治疗.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复发,并能较好改善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孕妇血压、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应用中暂无并发症发生,不增加孕妇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刘琴;杨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2例行颅脑术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一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在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只有3.8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颅脑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低血糖方法措施的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75%,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15.00%,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鑫;薛碧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能否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方法:抽选医院接收的患有妊娠高血压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行剖宫产方式生产,作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采取自然生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凡健康率、产后血压情况、输血治疗情况及大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产后血压情况、大出血发生率、输血治疗情况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健康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能够提升分娩成功率,产后的血压能够快速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大出血和输血治疗率,分娩婴儿健康良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邓小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使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进行治疗,B组使用消肿止痛散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治疗,将两组患者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贺茂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则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了解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的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泽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观察组共50例,接受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共50例,接受单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效果,观察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Ⅰ期取石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总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复杂肾结石可采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疗效确切,一次取石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41.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护理进行干预,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减压充分,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治疗上尽早行外科手术固定已成共识手术的关键是在骨折愈合前期提供一种坚强且稳定的桥连装置,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减少病死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INTERTAN顺行髓内钉治疗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对21例行闭合复位INTERTAN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3例需扶拐行走,2例因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不能下床.结论:说明闭合复位INTERTAN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内固定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