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波;庄丽娟;段慧英;宋秋玲
目的:为有效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患者,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用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进行冲击治疗,检测用药前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改善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5.4%,治疗组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白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指标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患者炎症消失快、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新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55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传统治疗加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试验组,并观察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总好转率.结果:试验组的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平均为2.25d(s=1.48)、3.02d(s=1.38)、1.70d(s=1.41),总好转率为94.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盛曲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8例患者心力衰竭均得到控制,24~28h内终止妊娠,剖宫产16例,其中5例边控制心力衰竭边行紧急剖宫产术,阴道分娩2例,活产新生儿18例(双胎1例),死亡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制订完备的护理计划,严密病情观察,密切配合医生急救及精心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产妇病死率,使产妇安全渡过围生期.
作者:罗小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及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将其与20例剖宫产后正常妊娠(无切口处假腔)的女性进行对照,比较其二维声像图与血流变化上的区别.结果: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可见剖宫产后正常妊娠的女性均有宫腔内异常回声的存在,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仅有2例有宫腔内异常回声,同时,其孕囊与剖宫产切口间的距离显著短于正常妊娠女性,而切口处肌层厚度则薄于正常妊娠女性,包块处血流阻力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女性,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并给予合理处理,且操作无创、简单易行,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刘慧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疾病实施检查并治疗,观察病理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疾病16例,占32.0%,剩余为继发性疾病,占68.0%;完全康复出院46例,占92.0%,剩余4例2周治疗后病情好转,占8.0%.结论:对惠儿进行合理诊断与病理检查,有利于掌握病变情况,及时有效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赵巍;黄伟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孕检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健康孕妇40例)和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检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3项检验的结果,并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异常率较高,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检验方法中,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符合率(90.00%)、灵敏度(87.65%)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0.00%、47.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的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7.50%、65.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95.00%)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特异性为92.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特异性为90.00%)均较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国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日后老年痴呆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26(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 (77.77%),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智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以两代抗精神病西药为主,这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闭经,其临床发生率较高.对此现代医学所采用的手段仍是以西药药物治疗为主,这虽可解决闭经问题,但都存在一定不足.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治疗抗精神病药引发闭经具有一定的成效,可弥补西药类药物的不足.
作者:刘桓;梅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病患者使用中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落实每天消毒1次,有效控制老年病吸痰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程,促进恢复.方法:60倒发生多重耐药感染老年病吸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接触隔离护理措施基础上,对照组对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2d消毒1次,观察组对吸痰器储液瓶及储液瓶塞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消毒1次.对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复查结果转阴(耐药菌检测结果阴性)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老年病吸痰患者其耐药菌复查结果转阴在15 ~ 20d病例为60%,对照组为26.67%,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病吸痰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病吸痰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程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桂庆芳;闻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其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建立完善的护理临床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俊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通过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广泛肿块切除术组)和对照组(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组)各50例,针对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术后1年患侧肢体功能评价情况、术后5年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前屈、后伸、内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展及外旋摸高高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较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5年的疾病复发率26.1%和对照组的24.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5年的生存率12.4%和对照组的11.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治疗,广泛肿块切除术与乳腺局部肿块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相对比,前者患者预后更好,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江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41.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护理进行干预,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减压充分,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在老年期痴呆神经精神症状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期痴呆神经精神症状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25例.采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9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47,P<0.05);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0%和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01,P<0.05);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9.3分(s=5.6)和92.3分(s=4.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057,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通过奥氮平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爱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介入学技术和科学的进展,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基因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并确定了较满意的成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新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笔者就目前经血管性介入途径的肝癌基因治疗的进展与展望进行综述.
作者:戴敏;刘俊;朱海燕;刘春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临床特征表现存在多样性,病情变化快,不仅治疗费用高昂,且死亡率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现已成为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诸多肺感染性危重症人群中,部分患者也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因此,如何在早期对感染性疾病、脓毒症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行准确鉴别,成为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Presepsin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sCD14-亚型,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和评价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Presepsin的生物学特征为研究基础,对Presepsin在脓毒血症检测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谢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小切口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在完成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眼压、视力、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这些患者半年时间. 结果:经过手术之后,这些患者的视力要比手术前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其中小于0.02.有6眼,占11.54%,大于0.02且小于0.60的有31眼,占59.62%,超过0.60的有15眼,占28.85%.正常眼压的有43眼,占82.69%,手术后有9眼眼压在27mmHg前后,其中39眼(75.00%)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7眼为局限性滤过泡,6眼无明显滤过泡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这类患者能够时其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视力,操作安全,费用不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彩色超声仪引导下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对穿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全部穿刺成功,获取278份组织标本,肝硬化60例,弥漫性肝炎12例,10例脂肪肝,肝癌8例,肝囊肿和肝大分别是2例,脾大3例,肝脏颗粒增粗3例,肝脏血管瘤和肝内小钙化点分别是2例,肝内胆汁淤积3例,胆管炎3例,8例为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诊断的正确率93.22% (110/118).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原因,为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作者:杨莹美;杨富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收集同期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对这两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比较其水平的差异及其具体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而准确地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利于加强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进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脑梗死是血栓或栓子引起的脑血管闭塞所致的.脑梗死后炎症和免疫反应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同时会通过刺激产生预处理状态和修复实质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本文介绍了脑动脉闭塞后发生的免疫炎症过程.
作者:李清元;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