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罗小俊

关键词:妊高征, 心力衰竭,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8例患者心力衰竭均得到控制,24~28h内终止妊娠,剖宫产16例,其中5例边控制心力衰竭边行紧急剖宫产术,阴道分娩2例,活产新生儿18例(双胎1例),死亡1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制订完备的护理计划,严密病情观察,密切配合医生急救及精心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产妇病死率,使产妇安全渡过围生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伴随着国际经济、科技水平的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个名词已经被1994年国际头痛学会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因原发性损坏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或者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过度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叙述了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特点及药理机制,并对药物治疗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作者:郑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牟2月我院接收的58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9例患者实施正规治疗,为试验组,另外29例患者实施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为对照纽,对两组患者结局、新生儿结局和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正常新生儿占比96.55%,对照组正常新生儿占比79.31%,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生儿阳性率为34.48%,对照组围生儿阳性率为62.0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前、孕早期做好梅毒筛查并给予梅毒正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流产和新生儿先天性病毒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贾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关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10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作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A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磷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2.0%,明显低于B组的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较,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各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更高,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在新生儿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在新生儿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中的应用,结合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2009年至2016年入院治疗的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患儿.结果:9例患儿肿块均在颈部左侧.肿块均为囊性,呈类圆形,囊液透声差,较浑浊,囊壁厚,其中5倒向右越过中线,压迫气管,4例接近气管.9例对甲状腺左叶均无炎性浸润,肿物周围软组织均增厚,回声增强呈炎性改变.9例患儿在急性期中均未手术治疗,待患儿症状控制缓解后行食管吞钡造影检查确诊本病,再行手术治疗均诊断为梨状窝瘘.结论:在新生儿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中,超声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待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得以控制,病情得到缓解,炎症消退后再行CT、食管造影等检查,与超声作为有益的互补,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为后期进一步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郭峻梅;樊伟;韩文彬;潘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术后护理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惠者6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惠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护理中予以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1].

    作者:李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转归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转归及治疗方式,为日后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16例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分析其临床表现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每组8例,以不同的方式治疗,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结果: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演变过程有相对特异性;亚急性期再发白质脱髓鞘比例高的特点,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具有病情进展快,演变过程有相对特异性;亚急性期再发白质脱髓鞘比例高的特点,以快速阻断炎性免疫及应用甲泼尼龙冲击对于治疗以双侧丘脑损伤为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帮助患儿改善预后.

    作者:周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单一组采用血塞通粉针治疗;联合组采用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副作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明显优于单一组.结论: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孙金华;张志兰;侯宝国;杨海彬;杨丽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8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提升了护理的工作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患者时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吴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在有重度先兆子痫史孕妇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1例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史(前次妊娠孕周<34周出现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本次妊娠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阿司匹林,定期监测孕妇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变化,孕产期并发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结果: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10例孕妇定期监测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良好,定期检查眼底、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宫内情况监护基本正常,治疗后无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孕妇产后出血量正常,母儿结局良好,其中1例孕妇妊娠晚期时因胎膜早破自然流产.1例孕妇产后因高血小板血症血液科会诊后诊断为Ⅴ-617F突变,转入血液科治疗.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复发,并能较好改善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孕妇血压、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应用中暂无并发症发生,不增加孕妇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刘琴;杨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自拟中药排石汤1号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自拟中药排石汤1号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试验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排石汤1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碎石次数、平均排石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试验组(95.00%)(P<0.05);试验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平均碎石次数、平均排石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自拟中药排石汤1号治疗,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碎石次数,缩短排石时间.

    作者:曾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鉴别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6牟11.月本院收治的69例脑占位病例,包括37例脑胶质瘤,32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DWI检查.结果:DWI显示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均呈现低信号;脑胶质瘤瘤体、瘤旁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ADC)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脑转移瘤瘤体、瘤旁水肿区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脑胶质瘤组、脑转移瘤组标准化ADC (rADC)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诊断鉴别中,DWI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赖荔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与试验组(19例),以常规手段治疗对照组患者,试验组则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4.8%,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喜炎平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则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了解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的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泽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作用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6例,分两组,A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方案;B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术期.就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显著,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川加皮药材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川加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DAD检测器,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进样量10μl.结果:5组川加皮的刺五加苷E含量为0.122%、0.038%、0.097%、0.068%、0.10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川加皮中刺五加苷E含量,为更好地控制河北川加皮的质量并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可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降低baPWV,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及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2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感染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及术后感染率的降低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康剑波;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双联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三联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差异.结果:三联纽患者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高于双联组(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联组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血脂水平的降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低血糖方法措施的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75%,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15.00%,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鑫;薛碧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