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青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ICU收治的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8例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胺碘酮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以及死亡率.结果:胺碘酮组患者的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胺碘酮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胺碘酮组的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胺碘酮在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丁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筛查郴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与苯丙酮尿症(PUK)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郴州市出生的新生儿共58 160例,于出生72h且哺乳不低于8次后,取新生儿足跟血进行标本分析,方法为茚三酮荧光法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新生儿苯丙氨酸浓度(Phe)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测定,发现可疑阳性予以复查确诊.结果:在本次筛查的郴州市58 160例新生儿中,CH患儿确诊42例,PKU患儿确诊3例,蚕豆病确诊700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确诊1例.结论:患儿经早期筛查确诊和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CH与PKU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体格、智力严重障碍的概率,具有推广于临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唐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适宜的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在我科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组为多巴胺(DA)治疗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组和间羟胺治疗组,记录治疗不同时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小时尿量(UV),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DA组的治疗效果是三组中差的,升压作用小、尿量增加少、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差,而心律失常副作用大;间羟胺的治疗效果好,升压作用明显、尿量增加多、肌酐清除率改善效果好,且心律失常副作用相对较小,是泌尿外科脓毒性休克的理想治疗药物.结论:间羟胺更适合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规升压药物.
作者:邓志明;朱华臣;张宏伟;彭小龙;肖俊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我社区中选出150例符合条件的居民,均进行脑卒中基线检查和体格检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观察组75例,采用社区干预,根据居民的血压情况判断并发症情况,并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75例未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在2年内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以此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9.33%、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18.67% (P<0.05);且观察组发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居民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高血压和脑卒中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广大社区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嫣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及相应效果.方法:将60例外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观察可获得100%的初诊正确率;对急性腹痛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83.87%和96.77%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的58.62%和8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仔细有效观察可以提高诊治效率,采取急诊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萍;段丽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3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28.2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较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功华;夏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大面积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死亡与存活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两组年龄、病情、既往史、生活习惯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大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所占比例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及肾功能不全占比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包含年龄较大、梗死病灶面积较大、心房颤动、肺部感染、神经功能缺损较大、肾功能不全等方面,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对于有效治疗、提高预后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德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施护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在早期康复中语言及肢体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循证施护,通过运动功能量表(FMA)与巴塞尔(Barthel)指数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ABC法来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FMA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ABC法各子项评分的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施护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语言能力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苏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鉴别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6牟11.月本院收治的69例脑占位病例,包括37例脑胶质瘤,32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DWI检查.结果:DWI显示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均呈现低信号;脑胶质瘤瘤体、瘤旁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ADC)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脑转移瘤瘤体、瘤旁水肿区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脑胶质瘤组、脑转移瘤组标准化ADC (rADC)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诊断鉴别中,DWI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赖荔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剖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老年病患100例,把100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B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的情况,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13d(s=0.74),较B组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4.0%、死亡率为4.0%较B组显著降低,差异显差(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行综合护理干预,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巩固疗效.
作者:买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6例,分两组,A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方案;B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术期.就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显著,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观察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单一组采用血塞通粉针治疗;联合组采用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副作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明显优于单一组.结论: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孙金华;张志兰;侯宝国;杨海彬;杨丽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以便调整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4405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405例患者的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常见的前5位病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位居心血管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经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思力华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祖拉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脑梗死治疗中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醒脑注射液能够收获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血液黏稠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整形整容中针对面部凹陷情况使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的临床作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共计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面部凹陷整形美容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硅胶整形技术,观察组则是利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有效率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形美容治疗面部凹陷的手术中,运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将能够显著地降低排斥反应、移位、感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选取近5年来临床工作中误诊的4例年龄>65岁的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分析老年人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率,促进患者旱日康复.
作者:方云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及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将其与20例剖宫产后正常妊娠(无切口处假腔)的女性进行对照,比较其二维声像图与血流变化上的区别.结果: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可见剖宫产后正常妊娠的女性均有宫腔内异常回声的存在,而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仅有2例有宫腔内异常回声,同时,其孕囊与剖宫产切口间的距离显著短于正常妊娠女性,而切口处肌层厚度则薄于正常妊娠女性,包块处血流阻力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女性,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并给予合理处理,且操作无创、简单易行,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刘慧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方法:我院在2015年8月实行手术室的预防护理,在此前使用常规护理.选取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实行预防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预防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室中的安全问题,消除很多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培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对生殖器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自愿选择产后护理的58例产妇作为护理组,由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帮助产妇生殖器官的恢复;以同期分娩而未进行产后护理的5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42d对比两组产妇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子宫恢复不良、阴道脱垂、软产道裂伤恢复不良、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后护理,可以使产妇的生殖器官恢复良好.
作者:曹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