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黄绵;韦利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运动、休息、饮食、心理、血压测量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
作者:韦玉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中药提取药物,在临床使用具有较长时间,获得较为显著临床疗效.近年来,在中医、临床中不断发展和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广泛应用和发展,临床中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进展和相关不良反应对提高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作者:邵贵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根据脓毒血症指南治疗,β受体阻滞剂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脓毒血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心脏指数、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心率的差异.结果: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的脓毒血症治疗效果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脏指数、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β受体阻滞剂组的心脏指数、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心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脓毒血症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有良好的心脏保护效果.
作者:王建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以便调整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4405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405例患者的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常见的前5位病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位居心血管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在老年期痴呆神经精神症状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期痴呆神经精神症状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25例.采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9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47,P<0.05);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0%和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01,P<0.05);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9.3分(s=5.6)和92.3分(s=4.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057,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通过奥氮平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爱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55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传统治疗加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试验组,并观察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总好转率.结果:试验组的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平均为2.25d(s=1.48)、3.02d(s=1.38)、1.70d(s=1.41),总好转率为94.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盛曲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被确诊为小儿肾积水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共2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BUN和Cr方面均得到改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疗效较好,患者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工作环境中,激励艺术是不可缺少的,激励艺术是围绕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个中心,通过各种激励形式达到调动大家工作、学习、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1].在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全面发展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断地通过激励的方式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和强化自信心.本文就谈护士长的激励艺术进行研究,探索激励艺术在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杜小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61例(74.39%),试验组治疗后有效77例(93.9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退热、退疹时间、精神状态缓解时间和头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8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1148例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例数,并对感染部位分布、主要病原菌及耐药等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患儿的一般资料、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比较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48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为80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6.97%;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48.75%),其次为血液(23.75%)、口腔(10.00%);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围生期的护理保健,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严格执行侵入性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科学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地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有效地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
作者:郭小珍;刘增香;欧梦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经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思力华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祖拉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梅毒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牟2月我院接收的58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9例患者实施正规治疗,为试验组,另外29例患者实施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为对照纽,对两组患者结局、新生儿结局和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正常新生儿占比96.55%,对照组正常新生儿占比79.31%,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生儿阳性率为34.48%,对照组围生儿阳性率为62.0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前、孕早期做好梅毒筛查并给予梅毒正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流产和新生儿先天性病毒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贾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和在我院分娩的0~3岁的300例婴幼儿,将维生素D缺乏组婴幼儿设为观察组,将维生素D不足组设为对照1组,将正常纽婴幼儿设为对照2组,比较3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0 ~2月龄、3~6月龄组婴幼儿的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其他月龄组高;观察组婴幼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对照1组、对照2组婴幼儿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婴幼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对照2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其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维生素D缺乏是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封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体牙髓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超充治疗和适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上,适充根管填充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痛苦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陈桂英;袁道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运用PDCA模式管理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管理,观察组运用PDCA模式管理.针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7.5%)比对照组发生率(20%)低(P<0.05).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运用PDCA模式管理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整体护理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心外科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正常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心外科具体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较高.
作者:苏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并依照感染程度将其分为严重感染组和普通感染组,每组41例.同期选取4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血清降钙素原及APACHE-Ⅱ评分和呼吸系统感染程度间的关系,血清降钙素原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严重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情况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严重感染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上述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变化情况比较(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均伴随患者感染程度增加而提高,二者具有正相关,能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临床疗效予以判断,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病症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卢年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