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瑶
目的:本文就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试验组予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参照组予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策略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8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依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予以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为9.09%,试验组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数患者均可治愈,但易复发,而手术疗法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二者各有优势;因此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意愿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伟;邢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治疗中采取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汤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血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情况,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高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我社区中选出150例符合条件的居民,均进行脑卒中基线检查和体格检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两组.观察组75例,采用社区干预,根据居民的血压情况判断并发症情况,并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75例未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在2年内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以此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9.33%、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18.67% (P<0.05);且观察组发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居民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高血压和脑卒中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广大社区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嫣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旱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PaO2 、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通气效果,提高患儿的PaO2,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芸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2例胃肠癌并存其他疾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胃肠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个体化的处理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保障.
作者:许广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试验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试验组患者腰酸、腹痛、阴道出血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黄体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保胎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三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收集同期的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对这两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比较其水平的差异及其具体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而准确地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利于加强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进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和全省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至今收治的79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倒,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纽.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ES量表)和认知功能障碍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帮助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肾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患者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试验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有效率为76.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表明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使用红霉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将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且有利于改善惠儿的临床症状,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全面术后护理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惠者6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惠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护理中予以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1].
作者:李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为51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为51例,采用延续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比较,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且可以帮助患者培养出良好的健康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在有重度先兆子痫史孕妇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1例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史(前次妊娠孕周<34周出现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本次妊娠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阿司匹林,定期监测孕妇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变化,孕产期并发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结果: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10例孕妇定期监测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良好,定期检查眼底、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宫内情况监护基本正常,治疗后无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孕妇产后出血量正常,母儿结局良好,其中1例孕妇妊娠晚期时因胎膜早破自然流产.1例孕妇产后因高血小板血症血液科会诊后诊断为Ⅴ-617F突变,转入血液科治疗.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复发,并能较好改善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孕妇血压、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应用中暂无并发症发生,不增加孕妇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刘琴;杨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枚种植体.对所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种植修复二期手术治疗,并佩戴种植体,观察36例患者种植修复基台就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并分析疼痛影响多因素.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6例患者中,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中,中度疼痛患者多,占总人数比例52.78%,且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均为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义齿种植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基台就位疼痛VAS评测,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明确影响疼痛的牙龈袖口深度和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缺血性结肠炎(IC)这两种肠道疾病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来我院治疗UC的患者40例和IC患者40例,主要分析UC组和IC组病患发生结肠炎时机体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包括发病时的一些表现,以及是否会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肠道的镜检性状等等.结果:UC与IC患者在性别上差异不是很明显,在腹胀、腹泻以及血便上两种病患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结果能够分析出UC和IC这两种肠道性疾病在发病时是否会有腹痛、腹泻等情况,以及这两者的镜检图样的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今后医生更好地来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减少出现误诊的状况发生.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表中心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的患儿设为试验组,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相同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退热时间、状态恢复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组间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荆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与倍美力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就诊的140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在取出宫内节育器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第4天行取宫内节育器术.对照组则服用倍美力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宫颈软化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一次性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疼痛程度及一次取宫内节育器成功率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服用米非司酮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前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明显提高节育环取出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郭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不同时段接受治疗的麻醉恢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时象,一组为对照组40例(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处于麻醉恢复期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减少躁动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能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高.
作者:邓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大出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孕妇采用子宫捆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术后24h出血量、血浆D-二聚体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两组产后输血率、产褥病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率,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产后输血率、产褥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采用子宫捆扎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熊华;许楷苓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