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目的:探讨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皮瓣的解剖情况,总结临床修复手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自愿向我院捐赠的新鲜标本共10例,对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的分布规律及皮支链的链接方式展开探讨和解剖分析.结果:患者前臂中、下1/3处,桡动脉皮支分布范围是5~7支,尺动脉皮支分布范围是5~8支,桡动脉、尺动脉支链供应范围分别是3cm×6m至5m×9cm、3cm×5cm至4cm×9cm,两大动脉都有各自独立的血管供应区.结论:在不损伤前臂大血管周围组织的前提下,应用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修复手部小范围软组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
作者:言晓宇;肖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瘤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倒)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心率及血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率及血压异常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得到大幅度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密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选取近5年来临床工作中误诊的4例年龄>65岁的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分析老年人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率,促进患者旱日康复.
作者:方云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杨蟾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5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西医疗法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治疗好转率为94.0%,和对照组好转率的8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疾病治疗后的脑利钠肽数值为520.10(s=78.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147(s=78.6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借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官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2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感染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及术后感染率的降低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康剑波;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情监护与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基础护理与康复锻炼.结果:4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好转32例,好转率71%,死亡13例,死亡率29%.结论:进行重症监护及基础护理与康复锻炼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baPWV及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可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降低baPWV,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丙戊酸钠所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回顾,探讨丙戊酸钠导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欧阳娟;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及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1周指标的反弹情况以及入院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后1周指标反弹情况低于对照组,入院治疗1个月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减少血浆置换后短期内指标反弹并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 100× 109/L,其中30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全身麻醉,将其作为对照组;38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椎管内麻醉,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33% (4/30),试验组为2.63%(1/3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表中心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的患儿设为试验组,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相同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退热时间、状态恢复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组间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荆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超声在新生儿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中的应用,结合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2009年至2016年入院治疗的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患儿.结果:9例患儿肿块均在颈部左侧.肿块均为囊性,呈类圆形,囊液透声差,较浑浊,囊壁厚,其中5倒向右越过中线,压迫气管,4例接近气管.9例对甲状腺左叶均无炎性浸润,肿物周围软组织均增厚,回声增强呈炎性改变.9例患儿在急性期中均未手术治疗,待患儿症状控制缓解后行食管吞钡造影检查确诊本病,再行手术治疗均诊断为梨状窝瘘.结论:在新生儿颈部源于梨状窝瘘的急性脓肿中,超声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待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得以控制,病情得到缓解,炎症消退后再行CT、食管造影等检查,与超声作为有益的互补,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为后期进一步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郭峻梅;樊伟;韩文彬;潘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探讨科学有效的镇痛管理方式提升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即医护共同参与培训、决策实施、标准化沟通、差错隐患,与之前策略的效果对比,得出结论.结果: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后,医生护士合作状况得分及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落实率提高,具有差异统计的价值与意义.结论:医护合作策略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而ICU护士在医护合作策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金环;周秀秀;韩淑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其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建立完善的护理临床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俊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可负重行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为61.5%,有32足恢复很好;良为34.6%,有18足为良;可3.8%,有2足为恢复情况尚可.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复位好、固定牢固、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大限度恢复患者足行走功能.
作者:申忠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痘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均可有效清除淋巴结,改善患者病情,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更快恢复排气,腹腔镜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段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心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价、巴塞尔(Barthel)指人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和全省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至今收治的79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倒,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纽.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ES量表)和认知功能障碍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帮助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