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智苗;张付秀
目的:剖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老年病患100例,把100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B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的情况,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13d(s=0.74),较B组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4.0%、死亡率为4.0%较B组显著降低,差异显差(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行综合护理干预,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巩固疗效.
作者:买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美金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关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10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作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A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磷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2.0%,明显低于B组的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较,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各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更高,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6例,分两组,A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方案;B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术期.就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乳糜胸、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显著,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瘤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倒)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心率及血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率及血压异常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得到大幅度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密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比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00%、86.67%,两者之间存在差异(P <0.05).结论:在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时,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法.
作者:舒辉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痘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牵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率为93.55%,相比于参照组治疗后80%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应用于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痘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使得病症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总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病毒、营养心肌、基因治疗、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中医治疗重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本组心功能分级1级和2级14例,3级和4级为39例,5级17例.结论: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化机制、免疫反应和个体因素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杨禄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对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疗效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的治疗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CO2分压(PCO2)、氧分压(PO2)、血压饱和度(S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两组的PCO2、PO2、SO2、RR等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肌耗氧,改善呼吸肌疲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念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头孢他啶联用奥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120例妇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联用奥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用奥硝唑治疗妇科感染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兴安盟人民医院收治的500例发热并伴有全身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总共抽取500份阳性血液样本,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检测方法,观察组主要采用直接药敏试验检测方法,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测方法之间的革兰氏阳性(G+)球菌敏感度差异不显著,同时两种检测方法对于革兰氏阴性(G-)杆菌不同敏感度的符合率差异不显著.结论: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在进行血液检验中均取得了较高的符合率,其中直接药敏试验方法要比常规药敏试验检测方法具有突出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汤联合西药应用于肝郁血虚脾弱型月经失调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激素周期疗法;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加用加味逍遥汤后,显效18例、有效20例,其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15例及65.85%,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加用加味逍遥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P<0.01),差异显著.结论:联合使用加味逍遥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激素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漫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入院后行导管减压治疗,术后5~ 7d均行腹腔镜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梗阻缓解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期切除吻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能解除直肠癌导致的急性梗阻,大部分患者可以如期进行一期手术,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王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施护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在早期康复中语言及肢体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循证施护,通过运动功能量表(FMA)与巴塞尔(Barthel)指数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ABC法来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FMA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ABC法各子项评分的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施护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语言能力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苏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及相应效果.方法:将60例外科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观察可获得100%的初诊正确率;对急性腹痛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83.87%和96.77%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的58.62%和8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仔细有效观察可以提高诊治效率,采取急诊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萍;段丽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随机纳入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巴塞尔(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尹智苗;张付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丙戊酸钠所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回顾,探讨丙戊酸钠导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欧阳娟;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41.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护理进行干预,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减压充分,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