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成
目的:关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10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作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A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磷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2.0%,明显低于B组的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较,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各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更高,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83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66%(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治疗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年龄较小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年龄较大患儿,夏秋季节患儿发病时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性别]不同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发病的概率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婴幼儿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维生素D缺乏,且该病与发病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年龄及所处的季节具有直接关系,而有效地补充维生素D能够增强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肺炎的发生.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被确诊为小儿肾积水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共2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离断性肾孟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BUN和Cr方面均得到改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疗效较好,患者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时间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临床特征表现存在多样性,病情变化快,不仅治疗费用高昂,且死亡率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现已成为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诸多肺感染性危重症人群中,部分患者也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因此,如何在早期对感染性疾病、脓毒症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行准确鉴别,成为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Presepsin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sCD14-亚型,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和评价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Presepsin的生物学特征为研究基础,对Presepsin在脓毒血症检测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谢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以两代抗精神病西药为主,这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闭经,其临床发生率较高.对此现代医学所采用的手段仍是以西药药物治疗为主,这虽可解决闭经问题,但都存在一定不足.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治疗抗精神病药引发闭经具有一定的成效,可弥补西药类药物的不足.
作者:刘桓;梅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运动、休息、饮食、心理、血压测量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应用.
作者:韦玉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 Autar评分对脑出血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警示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我院脑出血已进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4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Autar量表作为评估患者的标准,根据其风险评估的高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结果: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组病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DVT评分对脑出血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一定警示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芳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全面术后护理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惠者6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惠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护理中予以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1].
作者:李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丙戊酸钠所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回顾,探讨丙戊酸钠导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欧阳娟;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随机纳入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巴塞尔(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作者:尹智苗;张付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盐酸美金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量表与MoCA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以便调整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4405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405例患者的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常见的前5位病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位居心血管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61例(74.39%),试验组治疗后有效77例(93.9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退热、退疹时间、精神状态缓解时间和头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将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达标率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健康知识的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对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疗效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癫痫患儿的治疗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倒对照组患者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冷沉定技术及时间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我中心收取的128份全血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其中A组使用平板速冻,B组进行低温水箱速冻.对比两种冷沉淀制备方式下不同时间段冷沉淀中Ⅶ因子活性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新鲜血浆中Ⅶ因子活性随着时间的递增不断降低,两组冷沉淀在相同时间段内的Ⅶ因子活性无较大差异.对所有时间段的两组冷沉淀类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间段冷沉淀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变化不大,时间对于纤维蛋白原的影响不大.结论:不论采用何种冷沉淀技术,均能满足制备要求,但是越早进行血液冷沉淀对维持Ⅶ因子的活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廖凯;左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