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会群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Ⅰ型心肾综合征, 预后, 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射血分数(EF)等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的预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ysC、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3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将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达标率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健康知识的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以便调整心血管内科疾病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4405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405例患者的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常见的前5位病种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位居心血管门诊病种的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作者:胡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81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参考组.研究组患者选择无病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传统常规结肠镜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5min、插至回盲部阶段、诊治开始阶段、诊治完成阶段时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诊治完成阶段的HR、SBP、DBP指标值显著低于检查后5min时(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而言,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更能够改善患者的HR、SBP、DBP指标值,治疗效果较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银杏达莫,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并就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2%、87.50%;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53.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6分(s=4.33)、6.18分(s=3.45),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6分(s=5.27)、10.88分(s=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有益.

    作者:肖功伟;杨光尧;彭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和全省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至今收治的79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倒,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纽.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ES量表)和认知功能障碍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帮助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杨蟾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管内麻醉用于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 100× 109/L,其中30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全身麻醉,将其作为对照组;38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椎管内麻醉,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33% (4/30),试验组为2.63%(1/3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腔填塞纱条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用于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2016年剖宫产术中行宫腔填塞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宫角妊娠、巨大儿、瘢痕子宫、臀位、先兆子痫、产程异常、瘢痕子宫及双胎妊娠.结果:其中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在1000~ 1300ml)15例,出血量在500~ 1000ml的有52例,出血量小于500ml的有68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达88.89%.结论:宫腔填塞纱条在预防及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见效快,费用低,可以在临床中尤其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樊慧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严重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50).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行PPH手术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也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严重痔疮患者行PPH手术,能够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撼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血清TRAb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变化在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血清TRAb水平变化,以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3个月、5个月的TRAb水平分别为127.23U/L(s=49.24)、59.72U/L(s=29.14)、12.55U/L(s =9.35),治疗后1周、3个月的TR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5个月TRA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Graves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后早期TRAb水平对该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年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61例(74.39%),试验组治疗后有效77例(93.9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退热、退疹时间、精神状态缓解时间和头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4例咳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与对照组82.2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咳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敏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探讨科学有效的镇痛管理方式提升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即医护共同参与培训、决策实施、标准化沟通、差错隐患,与之前策略的效果对比,得出结论.结果:采用医护合作策略后,医生护士合作状况得分及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落实率提高,具有差异统计的价值与意义.结论:医护合作策略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而ICU护士在医护合作策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金环;周秀秀;韩淑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化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盆腔手术的30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肾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患者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究

    目的;探索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倒,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许发现,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同关系,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低血糖方法措施的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75%,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15.00%,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鑫;薛碧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方法:我院在2015年8月实行手术室的预防护理,在此前使用常规护理.选取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实行预防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预防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室中的安全问题,消除很多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培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ICU收治的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8例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胺碘酮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以及死亡率.结果:胺碘酮组患者的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胺碘酮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胺碘酮组的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胺碘酮在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丁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艾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腹痛、腹胀时给予艾灸神阙穴后中药贴敷治疗,对比两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 (x2=3.624,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x2=10.251,P<0.05).结论:艾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助于控制临床症状,调节脏腑,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