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祝华
目的:分析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片瓣腋臭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Ⅰ期愈合的患者有78例,而且切口不明显,瘢痕很小,气味已经去除;发生血肿患者1例,经针对性治疗后愈合;切口坏死裂开1 cm左右的患者1例,给予抗感染和换药后达到Ⅱ期愈合.结论:施行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99%,切口隐蔽、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述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精细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精细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实行精细化护理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的认识,研究CT诊断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确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结果,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8例均为单发,右肾5例,左肾3例;椭圆形或圆形5例,水滴形2倒,腰果形1例;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4例肿块中可见多点或单点细小斑点状钙化.病灶直径为1.5~8cm,平均为4.3cm.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均未见明显囊变坏死现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具有铸形生长、钙化、强化轻度延迟及不明显的坏死囊等特征性,其影像表现有利于术前诊断和鉴别.CT增强扫描在肾上腺节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志刚;雷明军;丁梓华;阳煜;刘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66例,随机将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和存活率、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引流舒适度,减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加速其康复出院,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霞;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葡萄糖酸钙联合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防治剖宫产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10例有子宫手术史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5例静脉注射缩宫素,试验组55例采用葡萄糖酸钙+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结果:试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剖宫产术产妇采用葡萄糖酸钙联合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12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52例,良性肿瘤68例,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0.8%,准确性为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78.2%,准确性为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91%,准确性为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作者:童玲;胡蓉菲;朱继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探讨其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各项检查,观察其心电图改变特点.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中有60例好转,4例死亡,16倒病情不稳定、频繁发作,心电图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结论:慢性肺心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一般是在额面上QRS波电轴的显著右偏和V1导联的R/S<1;V5导联的R/S<1;采用心电向量图能够对早期的慢性肺心痛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表现在QRS向量环在横面与侧面上显著转变为向后和向上.
作者:许秋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培美曲塞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选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孙秋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共收治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94例,随机分组,每组4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19.15%(9/47),治愈好转率为63.83% (30/47),复发率为25.53%(12/4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4.68% (21/47)、25.53% (12/47)和53.19%(25/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9.36%(42/4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60% (36/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而言,采用品管图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效果.方法:60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采用松筋手法及正骨手法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50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极为显著.
作者:谢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每组45例.抗病毒组单纯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抗病毒+紫外线组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皮损好转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抗病毒+紫外线组跟抗病毒组比较,带状疱疹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更高(P<0.05),差异显著;抗病毒+紫外线组相较于抗病毒组的皮损好转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更短,P<0.05;干预前两组的VAS评分相似(P>0.05),差异不显著;干预后抗病毒+紫外线组相较于抗病毒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差异显著.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症状消退,缓解疼痛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采取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吸入湿化气体,外管固定,内管通畅)、气管切口护理、气管套管的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并给予必要的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未发生相关并发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患者为87.56分(s=13.52),对照组为72.15分(s=12.5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1.11%,对照组为42.5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可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作者:杨德琼;董天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本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9倒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个月(s=1.6),未见固定物断裂、切口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前患者的Harris评分为65.2分(s=7.5),术后1年为87.5分(s=15.7),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术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卓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评估非侵入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含有15个随机和半随机的临床试验评估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肺癌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参与者(n=1587)包括不分性别和年龄的任何阶段的肺癌的患者.
作者:马若云;褚秀美;宇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2 ~ 75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膝内翻总角度为10.2°(s=3.1),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41分(s=3.8),分析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处理及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6 ~ 24个月,平均16个月 术后膝内翻总角度为0.8°(s=1.4),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8分(s=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俊;刘又生;路晓;郑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腹腔镜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感染2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创口感染0例,术区出现小血肿1例,门诊抽液2次未再出现包块,其余康复出院.结论:老年腹股沟疝需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及术前评估,并在合适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芳;周世勇;高波;艾飞;罗绍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颞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按病程分为晚期纽和早期组,均给予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早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较晚期组显著要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视力均明显改善,而早期组视力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BRVO可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可促选出血、渗出吸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标准下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损害医务人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优化了护理流程,且操作简便,有可行性,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军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对比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用于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结果:经过加巴喷丁治疗后的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优于经过卡马西平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优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加巴喷丁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