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梅
目的: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多学科照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加强多学科照护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状态及恢复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多学科照护可从多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关怀,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芹;关琼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产妇分娩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镇痛,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将两组分娩时间、镇痛效果、胎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分娩时间及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于试验组,胎儿Apgar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对胎儿影响小,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2D-STI技术检测对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检查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Simpsons法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和小容积进行测量.运用2D-STI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分析2D-STI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作用.结果:观察组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小容积、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收缩期和舒张早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检验结果显示,检查者间变异系数:6.19% ~7.90%;检查者内变异系数:5.33% ~ 7.45%.结论:2D-STI技术可以直观了解心肌功能及运动情况,评定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重复性好.
作者:吴丹;贾梅;王琴;纳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其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护理患者,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良好自我管理率、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玲;杨永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8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4个月前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不适,半月前左下肢疼痛加重,双下肢活动受限.查体见左肺下叶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胸腰椎、骶尾部棘突及椎旁肌压痛、叩击痛明显;双侧腹股沟区、大腿至膝关节处呈放射性疼痛;双下肢无自主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9;Holden步行能力分级为0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94.行CT及PET-CT检查提示左肺门占位;左肺门、纵隔内、双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右侧第7肋骨、T11椎体、L1右侧椎弓根、左侧骶骨翼及左髋臼不规则骨质破坏,考虑为肺癌合并淋巴、骨转移(图1).于左侧髋臼处钳取组织(图2),送检骨及纤维组织内查见腺癌,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肺来源腺癌(图3).临床诊断:①肺恶性肿瘤;②淋巴转移;③骨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性、溶骨性);④双下肢运动障碍.
作者:范真真;刘训伟;谢志勇;邵迥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手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社区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倒患者接受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干预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管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绞痛治疗效果,并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维格列汀治疗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进行研究,其中58例实施常规治疗,作为常规组;其余58例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作为试验组,对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56例),常规组为82.76%(48例),P<0.05;治疗后,两组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活性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血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平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8例A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治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阴道B超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术,试验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和治疗,两组均将宫腔内膜组织进行病理送检,统计两组诊断符合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 vs 83.1%,94.9% vs 74.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AUB准确率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何杰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收取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倒,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子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均存在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金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麻醉药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药品,连续使用麻醉药品之后容易使人体对其产生依赖性,医疗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是不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容易造成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对麻醉药品产生较强的依赖性[1].现阶段,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麻醉药品的数量、种类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麻醉药品的管理难度.本文主要针对麻醉药品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解决麻醉药品使用、管理问题的对策,旨在保证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万方医学数据库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对近15年的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类、统计.结果:检索出155篇文献,其中47篇自拟方药治疗,68篇经方加减治疗,33篇不符合标准.其经方统计中所用方剂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神丸、升阳益胃汤、理中丸、补中益气汤、资生丸.用药频率≥30次以上的为白术、甘草、茯苓、党参、陈皮、白芍、山药、防风、薏苡仁、木香、黄芪、干姜、柴胡、补骨脂、半夏 结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健脾、益气、疏肝、补肾功效的方剂和中药为主,其中健脾药物所占比例大;脾虚、肝郁、肾阳虚弱是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作者:李青春;张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手术前相比,76例患者手术后的眼压均显著降低,视力和房角粘连改善明显,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的优势,其可作为理想方案在临床中使用推广.
作者:范泰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听小骨脱位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例听小骨脱位患者,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的扫描检查,多角度观察听小骨的脱位情况.结果:16例听小骨脱位的患者中,有2例单纯锤砧关节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间隙增宽;有5例单纯砧镫关节脱位,表现为砧骨长脚移位,并且砧镫关节间隙增宽;有9例锤砧关节以及砧镫关节均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和砧镫关节间隙增宽外,并且砧骨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移位,关节对位情况失常.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多角度清晰地显示听小骨的脱位情况,为临床刺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姜崔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内容.方法:本文选择了75例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颅内压予以动态监测,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有48例患者发生颅内压升高现象,其中有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患者评估,其中有41例得到良好恢复,26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处于植物状态.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发现颅内压的变化,及时予以治疗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32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的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并分析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理分化不良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口腔鳞癌病进展动态观察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薛梦姗;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4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永花;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病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试验组(丙泊酚复合地左辛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前、术中3 min、术后3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试验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中3min及术后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更少.
作者:姬仁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中不规则抗体存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80例溶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及检测,分析患儿检测血液中抗体情况.结果: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中均存在2种及以上的混合不规则抗体.结论:对溶血症患儿应及时进行换血治疗,加强对围生儿不规则抗体的监测,及时预防和治疗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同时检测CD4细胞的结果,为加强艾滋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田地区2011-2013年检出的300例HIV阳性者CD4细胞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阳性者,采用检测CD4细胞的运作方式,检测率保持在88.18% ~92.68%;CD4细胞<350/mm3的检出率为39%.结论:42%检出的HIV阳性者,CD4细胞检测计数达到我地区治疗标准,对把握患者治疗时机,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管理成本,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运作方式.
作者:景明;唐努尔·艾买提;景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颞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按病程分为晚期纽和早期组,均给予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早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较晚期组显著要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视力均明显改善,而早期组视力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BRVO可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可促选出血、渗出吸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