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顺洁;余露;李乐乐
目的: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维格列汀治疗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进行研究,其中58例实施常规治疗,作为常规组;其余58例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作为试验组,对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56例),常规组为82.76%(48例),P<0.05;治疗后,两组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活性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血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平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颞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按病程分为晚期纽和早期组,均给予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早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较晚期组显著要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视力均明显改善,而早期组视力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BRVO可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可促选出血、渗出吸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产妇分娩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镇痛,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将两组分娩时间、镇痛效果、胎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分娩时间及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于试验组,胎儿Apgar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潜伏期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对胎儿影响小,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8倒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灌注进行诊断,对其参数予以分析.结果:3组患者经CT灌注成像方法检查后,病灶周围实质部分参数肝血流量(H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分数(HAF)差异不显著,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不显著.与正常肝实质相比,HBF、HBV及PS差异不显著;MTT与HAF差异显著.结论: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彭诚初;杨玉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其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的护理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带教问题主要集中在新生儿、护生以及带教老师3个方面.结论:通过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刚性要求、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知识培训以及明确分工,增强责任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水平.
作者:王萍;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血治疗在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治的96例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红细胞连续用量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应用便携式(MCC)心脏按压器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肺复苏术进行干预,根据心肺复苏中心脏胸外按压的方法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徒手按压,观察组患者给予便携式心脏按压器按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48.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心脏按压器在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东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痛分娩中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为3组,a组与b组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处理,其中a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1%,b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15%,c组不给予罗哌卡因,对比3组镇痛情况.结果:a组与b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T1、I2时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c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b组、c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T3、T4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痛分娩中,使用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可以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太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及剂量方法:收集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9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为10mg,观察组的服用剂量为40mg,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慧;康春福;陈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骨折创伤患者450例,按照不同骨折部位将全部患者分成多发骨折、脊柱骨折、上肢骨骨折、足骨骨折、股骨骨折以及胫腓骨骨折.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进行测定,比较测定结果.结果:在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深静脉栓塞发生率方面,不同部位骨折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深静脉栓塞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骨折损伤程度、骨折部位和血浆D-二聚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另外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深静脉栓塞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对于容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骨折患者来讲,如果血浆D-二聚体上升,则应警惕发生深静脉栓塞,及时给予科学的预防对策,进而对深静脉栓塞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文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32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的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并分析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理分化不良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口腔鳞癌病进展动态观察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薛梦姗;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的多种方式在无偿献血宣传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探讨利用电视台、报纸、街头宣传等方式进行无偿献血的作用,分析实施多媒体宣传前后1周内的无偿献血情况.结果:宣传后的无偿献血人数对比宣传前明显增加,采血量增加;此外,实施宣传之后,参与献血的人群中,女性、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有所上升,对比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媒体宣传能够有效增强献血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层次的群众参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亚君;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石修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痛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纽(n=6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MV)明显低于对照组,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峰;王奕;周勇;肖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效果.方法:60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采用松筋手法及正骨手法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50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极为显著.
作者:谢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其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护理患者,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良好自我管理率、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玲;杨永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拟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88例,44例为对照组,4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干预.针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在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15.91%)显著小于对照组(27.27%);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心态的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满意程度的提升均得益于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钱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6年4月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3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满意度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马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进行治疗,期间无须住院,可在家中遵循医嘱服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