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赵晓强
目的: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7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康复护理,经过护理后6个月,统计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4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74例患者的膝功能均改善;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应用康复护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湿性愈合理念在皮肤擦伤患者的运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各类创伤合并皮肤擦伤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湿性愈合,对照组采用于性愈合.结果:试验组疼痛情况,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性愈合理念在皮肤擦伤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邓小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探讨近年来中医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结果,分析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高凝状态的研究状况,总结中医药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医对高凝状态的认识多从“血瘀”论治,拓宽了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徐缘钊;祁爱蓉;周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的12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52例,良性肿瘤68例,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0.8%,准确性为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78.2%,准确性为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91%,准确性为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作者:童玲;胡蓉菲;朱继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28例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3周至5个月的临床治疗后,共22例肾功能显著改善,血肌酐(Scr) 196.6μmol/L(s=15.3),尿素氮(BUN) 12.2μmol/L(s=1.2).另外,因重度感染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患者2倒,放弃治疗患者2例,长期透析治疗患者2例.结论: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其肾功能的改善以及治疗效果的巩固,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阻滞效果,寻找较好的神经阻滞方式.方法:选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上肢前壁手术、手部手术以及血管造瘘手术的患者108倒,按照高频超声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4例、B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阻滞效果.结果:A组、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中短于B组患者,但在腋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上臂神经阻滞时间中明显长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阻滞效果研究中,锁骨上下臂丛麻醉均属于局部麻醉的范畴,从阻滞起效时间的角度阐述,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优势,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且产后出血的患者52例进行分组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止血,研究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不同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止血方式下,试验组患者止血有效25例(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80.76%),且试验组患者的子宫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有助于保护患者生殖健康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对试验组患者加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鹏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强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玉强;耿士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健康处方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健康护理处方,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病情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处方,可帮助他们掌握关于冠心病的一些知识,进而提高自觉性,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辛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65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常规用药组(33例)与噻托溴铵组(3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平喘止咳抗感染治疗,噻托溴铵组加用噻托溴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两项炎症指标均有大幅改善,其中噻托溴铵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优,与常规用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较常规用药组的75.8%更高(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满意,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欧阳文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使用单药卡培他滨对晚期转移性小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我院57例晚期转移性小肠癌患者,按先后照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28例,观察组有2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方案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单药卡陪他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疾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4.83%与17.8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小肠癌患者,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
作者:曾毅栋;刘志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两组进行针对性治疗并比较治疗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伤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和输血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输血总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各项基本数据比较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创伤恢复程度好,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忠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颞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按病程分为晚期纽和早期组,均给予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早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较晚期组显著要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视力均明显改善,而早期组视力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多波长激光治疗BRVO可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可促选出血、渗出吸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4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永花;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七氟醚麻醉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麻醉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给予患儿手术过程中静脉推注0.5μg/kg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患儿手术过程中静脉推注2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各项指征.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推入恢复室时间段T1和T2的HR、平均动脉血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有效缓解躁动发生,帮助术后患儿各项生命指征趋于平稳,因此,值得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王颢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显微组和传统组.传统组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显微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和总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病残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显微组的总效率高于传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病残率、死亡率低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显微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高,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死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收取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倒,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子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均存在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金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提取的14 50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病例标本制作时采用HE染色的效果并进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标本查询原因.结果:14500例标本在评定后有14 216例标本取得满意结果,满意率达到98.04%;284例标本中染色不均匀出现123例(占43.31%),染色不清晰68例(占23.94%),染色中组织切片脱落48例(占16.90%),合计为84.15%,与其他原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对病例检查的准确性有直接关系,在采用HE染色时要求技术员严格规范操作,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详尽、准确的依据.
作者: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重比重与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依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和重比重组与轻比重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Bromage分级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比重与轻比重罗哌卡因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中均具有安全性,而轻比重罗哌卡因可保证患者术后下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石亚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