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细胞性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王鑫

关键词:小细胞性骨肉瘤, 临床病理, 分析
摘要:目的:对小细胞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小细胞性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特征,并采用En Vision法对所有患者展开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小细胞性骨肉瘤大多位于长管状骨及干骺端;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钙化,并存在软组织肿块;组织学表现为小至中等的短梭形或圆形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并伴发花边状肿瘤性成骨;免疫表型情况为:vimentin、CD99及BCL-2呈阳性,Syn及S-100则呈弱阳性.结论:小细胞性骨肉瘤的在临床比较少见,在对该病进行诊断时,需有机结合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在提高诊断率的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1胃牧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12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纽采取常规的危重病方式护理,干预组采取危重痛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5.6%;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2%,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7.0%,两组患儿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危重病患者而言,采取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魏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2D-STI技术检测对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检查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Simpsons法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和小容积进行测量.运用2D-STI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分析2D-STI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作用.结果:观察组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小容积、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收缩期和舒张早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检验结果显示,检查者间变异系数:6.19% ~7.90%;检查者内变异系数:5.33% ~ 7.45%.结论:2D-STI技术可以直观了解心肌功能及运动情况,评定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重复性好.

    作者:吴丹;贾梅;王琴;纳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联合经皮骨成形术治疗多发溶骨性转移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8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4个月前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不适,半月前左下肢疼痛加重,双下肢活动受限.查体见左肺下叶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胸腰椎、骶尾部棘突及椎旁肌压痛、叩击痛明显;双侧腹股沟区、大腿至膝关节处呈放射性疼痛;双下肢无自主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9;Holden步行能力分级为0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94.行CT及PET-CT检查提示左肺门占位;左肺门、纵隔内、双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右侧第7肋骨、T11椎体、L1右侧椎弓根、左侧骶骨翼及左髋臼不规则骨质破坏,考虑为肺癌合并淋巴、骨转移(图1).于左侧髋臼处钳取组织(图2),送检骨及纤维组织内查见腺癌,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肺来源腺癌(图3).临床诊断:①肺恶性肿瘤;②淋巴转移;③骨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性、溶骨性);④双下肢运动障碍.

    作者:范真真;刘训伟;谢志勇;邵迥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4例,胃炎患者3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式,效率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作者:谢静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马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种类、转归及替代治疗.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其中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建立血通路,总结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种类、转归以及替代治疗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透析初始,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为6.43 ml/min(s=2.87),有31例患者首次透析建立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有149例患者的首次透析建立的血管通路为中心静脉导管.180例患者原发病:慢性肾小球疾病有128例,糖尿病肾病有27例,高血压肾病有6例,多囊肾有3例,其他疾病有16例.180倒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3年中,行肾移植手术的有2例,转化为腹膜透析的有1例,142例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仍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有21例,死亡的有12例,失访的有2例.结论:在建立血管通路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使初次透析时采用动静脉内瘘维持透析的比例增加,对患者日后顺利透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章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且产后出血的患者52例进行分组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止血,研究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不同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止血方式下,试验组患者止血有效25例(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80.76%),且试验组患者的子宫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有助于保护患者生殖健康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8例A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治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阴道B超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术,试验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和治疗,两组均将宫腔内膜组织进行病理送检,统计两组诊断符合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 vs 83.1%,94.9% vs 74.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AUB准确率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何杰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2 ~ 75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膝内翻总角度为10.2°(s=3.1),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41分(s=3.8),分析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处理及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6 ~ 24个月,平均16个月 术后膝内翻总角度为0.8°(s=1.4),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8分(s=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俊;刘又生;路晓;郑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媒体的多种方式用于无偿献血宣传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媒体的多种方式在无偿献血宣传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探讨利用电视台、报纸、街头宣传等方式进行无偿献血的作用,分析实施多媒体宣传前后1周内的无偿献血情况.结果:宣传后的无偿献血人数对比宣传前明显增加,采血量增加;此外,实施宣传之后,参与献血的人群中,女性、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有所上升,对比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媒体宣传能够有效增强献血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层次的群众参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亚君;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分析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纳洛酮和醒脑静医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120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组,即A组(内科常规医治)、B组(纳洛酮治疗)、C组(醒脑静治疗)和D组(醒脑静+纳洛酮治疗)各30例,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D组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73.3%和21.16分(s=7.25),较其他三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给予醒脑静和纳洛酮医治,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育英;陈英道;张岐平;李海宁;梁炳松;李健;陈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电话随访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治疗的27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收集记录术后患者的死亡人数、并发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际随访270例术后患者,围术期和出院后死亡16例,死亡率为5.92%;术后患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且对没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提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雷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患者为87.56分(s=13.52),对照组为72.15分(s=12.5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1.11%,对照组为42.5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可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作者:杨德琼;董天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被诊断为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显效率为85.0%;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无效1例,无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显效率为60.0%;有效3例,有效率为15.0%;无效5例,无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与普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亓国成;王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其资料数据,运用SPS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N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主要有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C肽(2hCP).结论:为了患者的健康,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DPN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备中国特色的保障制度,可确保农民群众获取基本卫生服务,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持续深入发展,虽然获得了相应经验与成效,但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需从多个方面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高进文;亓德军;夏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在足部清创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足部清创术中超声引导下的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足部清创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下踝关节的周围神经阻滞后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的生命体征情况以及疼痛情况和麻醉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其手术后的血压、心率、疼痛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而麻醉药物用量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足部清创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能够有效保证麻醉效果,同时降低局麻药物的毒副反应,有利于清创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耀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院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各43例.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产后2h和24h出血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比对照组(74.4%)高,差异显著(P<0.05);针对产后出血情况,试验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宫体注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产后出血量,在有高危剖宫产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艺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6年4月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3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满意度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中不规则抗体存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80例溶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及检测,分析患儿检测血液中抗体情况.结果:溶血性输血反应与非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中均存在2种及以上的混合不规则抗体.结论:对溶血症患儿应及时进行换血治疗,加强对围生儿不规则抗体的监测,及时预防和治疗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