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亓国成;王桂霞

关键词:改良阑尾切除术, 普通腹腔镜阑尾切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被诊断为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显效率为85.0%;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无效1例,无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显效率为60.0%;有效3例,有效率为15.0%;无效5例,无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与普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7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康复护理,经过护理后6个月,统计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4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74例患者的膝功能均改善;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应用康复护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来源于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根据是否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综合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纽干预效果.结果:半年后,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王雪;王秭萱;朱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治疗结局的主要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GDM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纽使用传统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饮食控制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等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饮食控制,不仅可以降低GDM患者的血糖,也可以保护母婴安全,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颜晓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拟益肺补气汤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自拟益肺补气汤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自拟益肺补气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用药安全性,并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1.9%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1.7% (P<0.05).结论:益肺补气汤辅助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有助于患者机体改善免疫功能,进而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复发,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病理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1组采用腹部超声,第2组采用阴道超声,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第1组诊断符合率为73.33%,存在异位妊娠包块22例;第2组诊断符合率为93.33%,存在异位妊娠包块的例数28例.第2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相比,经阴道超声诊断能够获取更加清晰的图像,具有检出率高的优点,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首选.

    作者:施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听小骨脱位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听小骨脱位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例听小骨脱位患者,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的扫描检查,多角度观察听小骨的脱位情况.结果:16例听小骨脱位的患者中,有2例单纯锤砧关节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间隙增宽;有5例单纯砧镫关节脱位,表现为砧骨长脚移位,并且砧镫关节间隙增宽;有9例锤砧关节以及砧镫关节均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和砧镫关节间隙增宽外,并且砧骨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移位,关节对位情况失常.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多角度清晰地显示听小骨的脱位情况,为临床刺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姜崔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2 ~ 75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膝内翻总角度为10.2°(s=3.1),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41分(s=3.8),分析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处理及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6 ~ 24个月,平均16个月 术后膝内翻总角度为0.8°(s=1.4),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8分(s=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俊;刘又生;路晓;郑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4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计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永花;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精细化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精细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精细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实行精细化护理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细菌感染患者共60例,分为脓毒血症组、细菌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均20例,分别测定3组的PCT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在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清PCT和WBC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下降,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也有一定下降,但两两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细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治时,使用测定PCT的方法可取得更加明显和准确的效果.

    作者:盛忠燕;胡会;罗贵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医学检查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超声医学检查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超声医学检查在血吸虫病的早期发现、慢性阶段和晚期阶段的诊断以及与其他检测方法相互结合的必要性,从而为血吸虫病的诊治找到更加有效的方式,为控制和终消灭血吸虫病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方法:对1980例日本血吸虫病疑似患者进行肝脏超声医学检测,超声检测内容包括:肝、脾大小,肝脏形态,内部回声,门静脉、肝静脉粗细走向;血清学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血吸虫抗体检测(IHA);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测:加藤氏涂片检测日本血吸虫卵.结果:全部调查对象超声检测阳性率30.2%,比血清学检测阳性率21.10%高出9.1%..终确定为血吸虫临床患者的为598人.40 ~ 70周岁日本血吸虫患者占81.1%,未发现20周岁前的患者,说明日本血吸虫患者均为继往感染者.结论: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达到传播控制水平后,超声检测在血吸虫病的检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在血清学检查中表现阴性的患者,如果能结合超声肝脏检查,是完全可能被及时诊断出的,从而避免了其他更为复杂、有创伤的检查介入,减轻了患者精神、人体、经济上的不必要负担,值得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重视.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任一种测手段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血吸虫病的早期诊断超声医学检查没有特异性,值得医务工作者去讨索和研究.

    作者:夏正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患者应用无痛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负压吸宫术在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顺义妇幼保健院计生科102例因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行无痛负压吸宫术,术中B超全程监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02例患者术中顺利,出血量少,宫腔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无痛负压吸宫术并全程超声监测对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术中安全、高效,有效降低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8例A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治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阴道B超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术,试验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和治疗,两组均将宫腔内膜组织进行病理送检,统计两组诊断符合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 vs 83.1%,94.9% vs 74.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AUB准确率高且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何杰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哮鸣音、胸闷气短、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症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文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标准下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损害医务人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优化了护理流程,且操作简便,有可行性,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军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休克患者进行分析,共有70例患者参与到本研究中,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试验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试验组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能得到护理.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通过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的方式,手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实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配合,可以有效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树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在足部清创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足部清创术中超声引导下的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足部清创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下踝关节的周围神经阻滞后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的生命体征情况以及疼痛情况和麻醉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其手术后的血压、心率、疼痛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而麻醉药物用量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足部清创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能够有效保证麻醉效果,同时降低局麻药物的毒副反应,有利于清创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耀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分析彩超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图像资料展开回顾性探析,分析诊断的正确率.结果:20例患者经彩超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有17倒,诊断正确率达85.0%,误诊3例(肝囊肿和肝癌).结论: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彩超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且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33例和开颅组32例.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开颅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开颅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湘潭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检出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湘潭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检出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24例HSP住院患儿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特异性IgE ≥0.35U/ml为阳性,对血清过敏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41.5%)HSP住院患儿中检测出1种及以上特异性IgE阳性.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户尘螨、屋尘、芒果、腰果、霉菌等.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有差异,春季高,差异显著(P<0.05),伴消化道症状阳性组检出率高于其他症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HSP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不同水平升高较为常见,不同季节、不同症状患儿过敏原检出率有差异.

    作者:成智;曹静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