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检验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高明照

关键词:健康体检, 脂肪肝,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的检验结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体检的550例人员的临床资料,分析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50例体检人员有118例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21.5%.350例男性检查出86例脂肪肝,检出率为24.6%;200例女性检出脂肪肝32例,检出率为16.0%,女性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中36 ~55岁组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到了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脂肪肝组的(TO、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明显较高(P<0.05).有饮酒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脂均为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地发现脂肪肝,及时治疗,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脂肪肝与有饮酒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也是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了解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重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6例重性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应用于重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药效,控制病情快,在预防抑郁症自杀方面可能获益.

    作者:戴建磊;王恩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葛酮通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葛酮通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编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者分为在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辛伐他汀+卡托普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两组的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为91.67%,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葛酮通络胶囊加以治疗,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改善心电图,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汪倍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研究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CT征象.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2例,包括鳞癌54例,腺癌48例,回顾分析鳞癌和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征象.结果:鳞癌和腺癌平扫CT值及强化增值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腺癌毛刺征、磨玻璃密度影、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气象CT征象占比高于鳞癌(P<0.05),鳞癌坏死、空洞、支气管截断、远端阻塞性炎症及不张CT征象占比高于腺癌.结论:鳞癌和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存在差异,可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顾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胆汁酸和肝酶水平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胆汁酸(TBA)和肝酶指标对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50例门诊产检ICP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和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TBA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依据3项指标的检测水平,将IC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各组间围生儿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轻度ICP 23例,中度16例,重度11例,上述患者3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方面比较,重度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和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胎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方面,轻度组与对照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ICP的胆汁酸和肝酶指标升高,极可能是引起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对孕妇进行积极的TBA、AST和ALT水平监控,有利于评估围生儿的预后,从而积极给予针对性处理.

    作者:蔡忠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卒中运动康复对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运动康复对于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影响,分析运动想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脑卒中康复运动想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对照相仿,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MES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改善,其ADL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而MESSS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相对更高,而MES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脑卒中运动康复治疗,采用运动想象疗法,促进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有助于患者的良好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娄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局部注射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局部注射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单一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40例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止血治疗4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局部注射止血治疗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止血快,操作方便的特点,安全可靠.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科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观察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共计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经过检查身体健康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在研究中采用ACL-9000血凝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水平,针对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指标差异及不同期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对分析.结果:在凝血功能方面,观察组Fib、D-dimer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在APPT、PT、和TT3项指标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1期和2期的患者的血浆Fib、D-dimer的浓度水平明显比3期和4期的患者要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较易发生各类血栓性疾病,通过开展凝血功能检测,对于减少相关血栓疾病的发作有着积极作用,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获得重视.

    作者:熊春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去神经化支配术治疗手2~5指近节指间关节炎性疼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解剖手指固有神经近节指间关节的神经分支,为去神经化支配术治疗手2~5指近节指间关节(PIP)炎性疼痛提供有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在电子镜下解剖10只成人上肢标本,40个手指PIP神经分支,观察并记录出现概率、数量及走形.结果:食、中、环、小指掌侧PIP神经分支出现概率为98.6%(78/80侧),背侧分支出现率92%(65/70侧),小指尺背侧无分支.2~5指掌背侧PIP两侧神经分支均发出2~5条分支.2~5指掌背侧PIP指神经分支数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掌侧PIP神经分支均在近节手指,远1/3及中节手指近2/3平面发出,向掌板行走.背侧分支均在近节手指,近1/3向指背远端走行.结论:通过对2~5手指PIP感觉神经仔细的解剖,2~5手指PIP感觉神经主要发于两侧的指神经分支支配,其分支出现概率、数量、平面及走形基本较为稳定.

    作者:张斌;王四美;徐红;谢松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6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以及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建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制度影响卫生院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并分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基层卫生院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本研究以浙江省某县的16家卫生院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每个卫生院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的高血压治疗的全部处方,主要对其高血压药物平均处方金额、平均处方费用、基本药物比例及多重用药情况几项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该县2014年高血压药物平均处方费用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的2008年降低了18.6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高血压药物平均处方药品数较2008年降低了0.65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高血压药物基本药物比例较2008年平均提高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14年高血压药物多重用药率较2008年平均降低了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该县卫生院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医疗负担得以明显改善,但仍需完善相关的药物制度配套政策,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完善财政补偿方式. 同时由于区域性差异,还需扩充样本多样性,以完善调查的全面性.

    作者:胡高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孕妇学校对孕妇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学校对于孕妇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分娩并全程参与孕妇学校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也取同时期的未全程参与孕妇学校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主要介绍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充分意识到妊娠分娩及母乳喂养的优点,帮助孕产妇从心理、生理进行良好的角色转换,做好思想准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孕妇学校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内科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患者内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药物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相同治疗的同时配合铝碳酸镁药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38/50),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选择兰索拉唑药物配合铝碳酸镁治疗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董宏常;滕振华;史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荟萃分析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HRT)在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激素替代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116例患者.结果证实,激素替代疗法使患者体内的卵巢刺激素FSH(Z=4.27,P<0.01)、黄体生成素LH(Z=4.92,P<0.01)水平降低,雌二醇E2及黄体酮水平升高(P<0.01),Kuppermann评分(Z=5.97,P<0.01)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Z=4.27,P<0.01)降低,子宫内膜厚度(Z=3.85,P<0.01)增加.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调节围绝经期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鹤;娄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于2015年3月至2016年收治的80例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前瞻性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能够减少其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凤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置手术室质控小组6个,划分科室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质控人员4个层次体系,实行有效、系统、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之后(2016年),对比实施之前(2014年),科室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下降了72%,护理质量分数从实施之前的85.64%,上升到实施之后的95.78%,实施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价值较高.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穿刺联合地基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效果,并且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养上值得椎广.

    作者:蔡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未予以镇痛麻醉,试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试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分娩的产妇予以硬膜外的麻醉镇痛方式,获取了显著的镇痛效果,将第一产程的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辅助治疗上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8月所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按照就诊日期单复数划分成为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止咳、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为5.11 d(s=1.21),对照组则为7.23 d(s=1.6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4.00% (47/50),对照组则为70.00%(35/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辅助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升总治愈率,确保患者健康.

    作者:胡瑞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经口进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感染并发症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采取经口进食方式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操作并发症,同时可能对胰腺存在保护作用,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多样本来证实.

    作者:苏瑞;汤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医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不同剂量的3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使用100mg剂量组的血小板集聚率效果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其血小板聚集率具有积极的影响,控制好阿司匹林用量,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