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沈薇

关键词:综合疗法, 新生儿泪囊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176例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泪囊炎新生儿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176例患儿中,采用经泪囊区按压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56例(31.82%),采用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74例(42.05%),采用经泪道探通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46例(26.14%).所有患儿均未表现出呛咳症状以及窒息症状,未呈现出泪小点泪小管撕裂的现象.结论: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获得的综合疗效显著,终可以显著提高泪囊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176例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泪囊炎新生儿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176例患儿中,采用经泪囊区按压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56例(31.82%),采用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74例(42.05%),采用经泪道探通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46例(26.14%).所有患儿均未表现出呛咳症状以及窒息症状,未呈现出泪小点泪小管撕裂的现象.结论: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获得的综合疗效显著,终可以显著提高泪囊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维生素C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结果:试验组牙齿松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症状,减少牙齿松动,值得推广.

    作者:丁湘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部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出生1、2、4周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出生3、6个月后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耀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4h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24h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确诊高血压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24h动态血压监测组)和对照组(常规血压监测组)各42例,观察24h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指导临床对血压的监测实践.结果:个体化治疗使得患者血压值趋于正常,临术症状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性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杞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对直径>2cm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在治疗直径>2cm肾结石方面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肾结石(直径>2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观察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进镜有效率达100.00%,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23min(s=20.65),1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热,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术后4d经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52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83.91%;随访1个月,复查显示60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6.77%.62例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对直径>2cm的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林;肖涛;叶跃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结合针灸疗法治愈过敏性紫癜2例

    目的:研究运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典型过敏性紫癜2例,应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针灸疗法对于过敏性紫癜治疗,皮疹两周左右消退,痊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中医辨证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析采用阿司匹林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侧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阿司匹林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奥扎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健;黄志煌;罗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30名护理人员为1组,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予对照组中,而将分层次管理应用于试验组中,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评分、理论评分及工作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护理人员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黎;陈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ICC置管后渗血原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了一项安全、简便并且留置时间比较长的静脉通路,为接受营养治疗以及化疗患者建立良好静脉通道,确保药物、营养液以及化疗治疗的有效输入,防止由于反复对血管进行穿刺引发血管损伤、化疗药物外渗以及高渗液等导致的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置管属于一项有创操作,会出现部分并发症以及危险,同时由于PICC管留置时间比较长,会引发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感染、机械静脉炎、血栓形成、导管堵塞以及导管脱出等,本文分析研究PICC置管之后产生渗血的原因、渗血程度判定标准以及临床预防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韦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8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护理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谢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患者中,选取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利普刀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方式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统计两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6%;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合并宫颈糜烂的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恢复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采用利普刀方式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疼痛应用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完在硬膜外麻醉手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效果对比观察.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手术结合硬膜外麻醉后出现腰背疼痛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腰背疼痛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三型,其中轻型和中型患者采用1号方进行治疗,重型患者则结合2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均采用曲马多进行止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4%,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镇痛方进行分型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收的60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27/3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良好,对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较为明显,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作者:郭聆君;李巧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中无中转开腹病例.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虽然会延长患者的手术时间,但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志清;吴爱丽;牛晓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内注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内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两组患者均早期静脉内用替罗非班,将此作为基础,对照组患者择期实施介入治疗,而研究组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IRA(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血流速度、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 PG)以及校正TIMI帧数情况(CTFC).结果: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IRATIMI3级复流出现率、TMPG3级获得率高,且血流速度增快,另外CTFC明显减小,P均<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施予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再予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有利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改善,疗效肯定.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分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5.0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均较好,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刘晓军;李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性脑科患者的护理探究

    目的:针对老年脑科患者的护理现状,探讨老年性脑科患者的护理所采取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男性15例患者和女性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工作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老年性脑料患者的护理的干预能够使得老年性脑科患者的健康恢复工作带来促进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对于老年脑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直接、良性化的影响,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邓友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的效果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喉癌细胞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A组:空白对照组(PBS);B组:GFP+微泡组;C组:GFP+超声组;D组:GFP+超声+微泡组,转染48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喉癌细胞中GF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通过超声照射微泡造影剂促进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D组中GFP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这说明D组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微泡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作用下能够安全、有效地将GFP质粒转染喉癌细胞.

    作者:郝亚宁;骆文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2015年我院收治的20例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采取保守治疗,10例采取立体定向椎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力性血肿在基底节区居多,一般初始出血量为10 ~ 28ml,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肿量逐渐增大,具有一定张力.在吸收中期呈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可出现密度或信号分层现象,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周围有血管源性水肿,部分增强有薄膜样强化.跟踪20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12~ 20d时,血肿体积逐渐增大,占位效应逐渐加重,其中]2例出现肢体肌力明显下降,遂行穿刺碎吸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8例虽占位效应加重,血肿体积>30ml,但患者的肢体肌力、感觉等较前无明显变化,继续给予观察随访,出血后2个月时复查头颅CT见占位效应明显减轻.结论:张力性脑出血不同于一般脑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占位效应呈现抛物线轨迹,只要患者的症状、体征无加重,无须手术治疗,血肿可自行吸收.

    作者:程文;袁晓东;郑安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生优育检查中TORCH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在优生优育检查中TORCH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不孕不育妇女8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到本院实施优生优育检查的80例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两组妇女血清中的TORCH系列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TOX-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RUV-IgM抗体阳性率为5.0% (4/80),CMV-IgM抗体阳性率为10.0% (8/80),HSV-IgM抗体阳性率为6.3% (5/80).对照组TOX-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RUV-IgM抗体阳性率为3.8% (3/80),CMV-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HSV-IgM抗体阳性率为5.0% (4/80).两组对比,CMV-IgM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TOX-IgM、RUV-IgM、HSV-IgM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优生优育检查中,实施TORCH抗体检测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升优生优育率.

    作者:夏勇;丁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