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沈薇

关键词:综合疗法, 新生儿泪囊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176例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泪囊炎新生儿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176例患儿中,采用经泪囊区按压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56例(31.82%),采用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74例(42.05%),采用经泪道探通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46例(26.14%).所有患儿均未表现出呛咳症状以及窒息症状,未呈现出泪小点泪小管撕裂的现象.结论: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获得的综合疗效显著,终可以显著提高泪囊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2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9例)和试验组(62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加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2.90%、90.32% vs 37.29%、72.88%);同时试验组患者的T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4(总甲状腺激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彭永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6年收治的118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1]1/118);随访1个月后的VA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且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3例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经过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桂林;葛达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目的:研究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以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为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肌酶谱、恶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前降支发病率以及预后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病血管多数为前降支、心律严重不齐,患者预后差.

    作者:刘淑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我院收治的712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其血液样本,培养病原菌,并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结果:712例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出108株病原菌,其中78株革兰阴性菌占72.2%,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5株革兰阳性菌占23.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5株真菌占4.6%,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是85.2%,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是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屎肠球菌对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80%.结论:血液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性高,及时准确地检测病原菌耐药性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对控制血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培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试验组予以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产程时间为7.22h(s=2.32),剖宫产率为8.9%;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0,产程时间为9.61h(s=4.22),剖宫产率为18.3%,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为产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佳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应用LEEP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均实施LEEP术治疗,且均随访半年,分析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结果:6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84 min(s=1.78),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5ml(s=2.41);大部分患者术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症状,仅有少数患者感到轻微下腹胀痛,术后即消失,随访半年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达96.67%.结论:LEEP术治疗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效果显著,HPV转阴率较高.

    作者:邓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176例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泪囊炎新生儿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176例患儿中,采用经泪囊区按压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56例(31.82%),采用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74例(42.05%),采用经泪道探通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46例(26.14%).所有患儿均未表现出呛咳症状以及窒息症状,未呈现出泪小点泪小管撕裂的现象.结论: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获得的综合疗效显著,终可以显著提高泪囊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培美曲赛联合卡铂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例年龄≥18岁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既往没有接受过化疗,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至少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16例中14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7例,中位缓解期11.1个月,疾病进展中位时间10.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杜芹;张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疼痛应用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完在硬膜外麻醉手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效果对比观察.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手术结合硬膜外麻醉后出现腰背疼痛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腰背疼痛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三型,其中轻型和中型患者采用1号方进行治疗,重型患者则结合2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均采用曲马多进行止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4%,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镇痛方进行分型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讨尿毒症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血液净化的净化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5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Ⅰ组接受常规模式护理,Ⅱ组接受护理程序干预,对该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Ⅱ组接受干预后的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与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值均显著降低Ⅰ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测,显示Ⅱ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健康与Ⅰ组相比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取系统、规范的护理程序干预,血液净化效果更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杨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进展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但常规药物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尼可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情况,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保护和预后改善有着指导意义.

    作者:胡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对照组患者(50例)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6.0%(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1年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14.0%、1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佳,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生优育检查中TORCH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在优生优育检查中TORCH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不孕不育妇女8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到本院实施优生优育检查的80例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两组妇女血清中的TORCH系列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TOX-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RUV-IgM抗体阳性率为5.0% (4/80),CMV-IgM抗体阳性率为10.0% (8/80),HSV-IgM抗体阳性率为6.3% (5/80).对照组TOX-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RUV-IgM抗体阳性率为3.8% (3/80),CMV-IgM抗体阳性率为1.3% (1/80),HSV-IgM抗体阳性率为5.0% (4/80).两组对比,CMV-IgM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TOX-IgM、RUV-IgM、HSV-IgM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优生优育检查中,实施TORCH抗体检测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升优生优育率.

    作者:夏勇;丁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首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0例疑似慢性宫颈炎或者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高危型HPV予以筛查和检查,同时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入选的500例疑似患者分另别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检查(LCT)和HPV-DNA检测,其阳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和95%,数据经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筛查的过程中,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其进行筛查,可以降低其诊断漏诊率.

    作者:银庆兰;黄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托吡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良率为88.52%;对照组优良率为57.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3.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9.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在治疗偏头痛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当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全凤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去铁酮联合去铁胺治疗小儿重症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去铁酮联合去铁胺治疗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去铁酮治疗.试验组64例患儿在对照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去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9%us25.0%).结论:对于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在常规输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铁酮联合去铁胺治疗可有效提高尿铁排泄.

    作者:覃丽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维生素C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结果:试验组牙齿松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菌斑指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症状,减少牙齿松动,值得推广.

    作者:丁湘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价值对比

    目的:对比采用磁共振及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应用CT检查方法对对照组进行诊断,应用磁头振检查方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总检出率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颅脑损伤部位诊出例数明显较多,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及CT检查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而磁共振诊断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玉权;吴勇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护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具体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护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排号间隔方式对在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门诊急诊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常规组按常规护理进行,对试验组按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进行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急诊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能极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惠纠纷,改善医护形象.

    作者:李陆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护理新进展

    飞秒激光治疗技术在眼科手术治疗活动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眼科手术治疗技术的历史发展路径,本文围绕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护理新进展展开了简要分析.

    作者:刘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