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沈薇

关键词:综合疗法, 新生儿泪囊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176例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泪囊炎新生儿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176例患儿中,采用经泪囊区按压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56例(31.82%),采用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74例(42.05%),采用经泪道探通法治疗后治愈的患儿46例(26.14%).所有患儿均未表现出呛咳症状以及窒息症状,未呈现出泪小点泪小管撕裂的现象.结论: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临床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获得的综合疗效显著,终可以显著提高泪囊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0、IL-12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IL-10、IL-12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慢性丙肝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疗效;用药前和用药48周患者PBMC IL-10、IL-12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抗病毒疗效更高(P<0.05).用药前两组PBMC IL-10、IL-12水平相似(P>0.05);用药48周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PBMC IL-10、IL-12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肝患者PBMC IL-10、IL-12的影响大,可有效发挥抗病毒作用,促使PBMC IL-10、IL-12水平的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郝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纳洛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将纳洛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7.14%,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74.2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政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曼里;熊海英;孙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期收治的脑积水患者31例,均采取腹腔镜辅助实施脑积水分流术治疗,并结合患者特点采取整体护理方式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结果:本次研究31例脑积水患者均通过腹腔镜辅助实施脑积水分流术治疗,及整体围手术护理,手术成功,手术耗时13~17min,并在术后第2天通过CT检查,患者脑室积液均在减少,住院7~10d,通过随访观察半年,全部患者脑室均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脑白质水肿消失或改善.结论:在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术期中做好术前各项准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干预,以及全面的术中配合,术后患者体征监测行整体护理等措施,均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增强患者预后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唐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血管缝扎术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缝扎术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种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50例试验组(接受宫旁缝扎子宫动静脉处理子宫血管治疗)和50例对照组(接受游离子宫血管结扎后切断子宫血管治疗).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不全肠梗阻、阴道排液、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8%、10%,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子宫血管缝扎术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孟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成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开始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强化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疼痛应用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完在硬膜外麻醉手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效果对比观察.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手术结合硬膜外麻醉后出现腰背疼痛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腰背疼痛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三型,其中轻型和中型患者采用1号方进行治疗,重型患者则结合2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均采用曲马多进行止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4%,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镇痛方进行分型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差错事故例数上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数据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差错事故例数上的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羊水Ⅲ度胎粪污染新生儿的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Ⅲ度胎粪污染新生儿的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羊水胎粪污染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分3组.甲组为Ⅰ度污染,有39例;乙组为Ⅱ度污染,有45例;丙组为Ⅲ度污染,有36例.比较3组预后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丙组Apgar评分相对较低,窒息和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高,胎心监护正常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羊水Ⅲ度胎粪污染与新生儿预后之间有很大关系,临床应引得重视,加强早期处理与监护.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利用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同时进行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另外试验组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内镜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十分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娟;陈潇;王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硬化与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硬化与后腹腔镜去顶术对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穿刺硬化组与腹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硬化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腹腔镜组短,但治愈率明显比腹腔镜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经皮穿刺硬化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作者:郑定钦;周青英;林宣良;黄达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新疆地区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50例胆囊疾病患者中,147例顺利进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占98%,手术效果较好,患者住院天数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脂肪液化2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对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安全性较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塔衣尔·牙合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分别选择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骨折愈合用时、手术用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术后活动用时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其镍钛聚髌器能够减少其手术用时,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作者:于金华;吕应文;任周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保健指导与健康宣教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保健指导与健康宣教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小儿营养不良治疗的患儿143例,对惠儿行保健指导以及健康宣教,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患儿及其家属行保健指导以及健康宣教后,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更加丰富,健康行为更加规范.结论:对儿童营养不良患儿行保健指导以及健康宣教,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营养不良症状.

    作者:樊长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8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护理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知识掌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谢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内注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内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两组患者均早期静脉内用替罗非班,将此作为基础,对照组患者择期实施介入治疗,而研究组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IRA(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血流速度、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 PG)以及校正TIMI帧数情况(CTFC).结果: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IRATIMI3级复流出现率、TMPG3级获得率高,且血流速度增快,另外CTFC明显减小,P均<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施予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再予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有利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改善,疗效肯定.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吾尔族小学儿童视力及屈光度发育筛查结果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小学儿童视力及屈光度发育筛查结果.方法:选择维吾尔族小学儿童800名,选择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来检查视力,选择拓普康MRK-3100电脑验光仪进行屈光筛查.结果:受检儿童的视力异常率为1.88%(15/800),受检儿童的屈光总检出率为2.13%(17/800).结论:维吾尔族小学儿童的视力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加强视力保健工作,定期开展视力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干预,防止出现严重的视力问题.

    作者:玛丽亚木·克依木;沙拉买提·斯得克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试验组予以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产程时间为7.22h(s=2.32),剖宫产率为8.9%;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0,产程时间为9.61h(s=4.22),剖宫产率为18.3%,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为产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佳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专案提高鼻内镜围术期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提高鼻内镜围术期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入院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84例,进行出院前专科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将专案改善目标定为:鼻内镜围术期患者满意度>90%.制订改善方案并对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入院94例鼻内镜手术患者落实方案措施,如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制订专科宣教单,规范培训等,评价效果.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措施的落实提高了鼻内镜围术期患者满意度.

    作者:兰娜;程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激光光凝法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激光光凝法治疗眼底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4例眼底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症缓解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及临床症状都有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法治疗眼底病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在短时间内视力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