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芹;张艳芳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杆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检验,对照组则予以传统的痰涂片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患者采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出率高,应用前景广.
作者:郭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在治疗直径>2cm肾结石方面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肾结石(直径>2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观察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进镜有效率达100.00%,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23min(s=20.65),1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热,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术后4d经腹部X线片检查,显示52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83.91%;随访1个月,复查显示60例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6.77%.62例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对直径>2cm的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林;肖涛;叶跃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高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全部治,愈顺利出院,感染发生率为7.84%,患者的治疗护理满意率为94.11%,且手术指标值较为理想.结论:对高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加上治疗中采取的优质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指标值和治疗效果,在选择手术时可以优先考虑.
作者:杨文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6年收治的118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1]1/118);随访1个月后的VA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且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3例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经过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桂林;葛达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实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患儿施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痊愈,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郭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导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部MRI分为观察组104例(同时存在非责任病灶者)和对照组56例(无非责任病灶者),对患者的病史、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以及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首发急性脑梗死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为65%,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6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比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存在动脉狭窄以及不稳定斑块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抑郁、焦虑等非特异性症状,没有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较高,且女性以及60岁以上人群比较容易发病;存在动脉狭窄或者不稳定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概率较高:无症状性脑梗死无确切的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
作者:冯强;于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眼外伤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资料为我院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眼科收治的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115例,经对患者初步检查为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出血初期先行止血治疗,防止眼压继续升高,对于眼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进行前房穿刺冲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前房积血在15d内均全部吸收,所有患者的外伤性前房积血均得到治疗,视力恢复100眼,视力明显增进25眼,视力未增进15眼,其患者视力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眼外伤性前房积血在经过保守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出现其他并发症和继发性出血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病情也可得到缓解,保证了患者视力恢复,减小对患者视力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卢建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生化指标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谷丙转氨酶(ALT)为46.53(s=13.48) U/L、平均碱性磷酸酶(ALP)为115.37U/L(s=34.5)、平均谷氨酰转移酶(GGT)为88.76U/L(s=13.29)、平均总胆红素(TBIL)为22.37μmol/L(s=10.41)、平均总胆汁酸(TBA)为6.24 μmol/L(s=2.85),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4%、结石残留率为3.49%.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显著,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邓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进行对照,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得出相关结论,以便大家借鉴参考.
作者:杨扬;姚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监测血清降钙素原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子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单双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管理应用于对照组中,将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应用于观察组中,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监测后,其抗生素用药平均天数分别为5.72d(s=1.14)和9.85 d(s=1.88),同时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白介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能够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次数,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及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安全有效.
作者:何素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和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患者采用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进行患者定位时间、插管时间、肺萎缩程度的对比.结果:单肺通气后30min、单肺通气后60min、双肺通气时3个时间点,A组患者的气道压力显著高于B组,B组患者肺萎缩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平均定位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肺通气中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操作时间更短,并且应用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亚宏;刘国;王忠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儿童期比较常见,目前药物治疗是一种首选方案,而儿童癫痫病和成人的治疗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做特殊的考虑.一般婴幼儿期:脏器官发育不完善,所以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需考虑其安全性;学龄期以及学龄前期,是其学习以及认知社会心理发展关键时期,所以选择药物时需充分考虑不会影响其认知功能;青春期以及青春前期:需要考虑长期用药对患儿生长发育各个环节的影响.所以,本文根据儿童癫痫病不同时期用药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柴贤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作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组织作用于老年下肢手术中,整体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1例患者.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参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2年、4年的健康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术后2年健康生存率为82.93%,术后4年健康生存率为73.17%,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参照组的术后2年健康生存率为68.28%,术后4年健康生存率为51.22%,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研究组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式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对照组患者(50例)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6.0%(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1年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14.0%、1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佳,复发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试验组予以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产程时间为7.22h(s=2.32),剖宫产率为8.9%;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0,产程时间为9.61h(s=4.22),剖宫产率为18.3%,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为产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佳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急诊创伤患者的急救现状,并探究其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争分夺秒的院前抢救和有针对性的院内抢救措施,统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76例急诊创伤患者中,有73例成功得到了救治,救治成功率为96.05%,患者的院前抢救至院内抢救时间提高了约20min.结论;正确、全面以及有针对性的抢救手段对于急诊创伤患者能否成功挽救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急诊抢救的现状,并加强对于急诊抢救措施的改进和完善.
作者:董国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牙科畏惧症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60例牙科畏惧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策,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对策基础上予以心理、药物、环境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焦虑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畏惧症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加心理、药物、环境等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患者畏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袁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共7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纤溶酶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显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x2=9.041,P=0.002);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x2 =7.778,P=0.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纤溶酶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效果,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