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陈建军

关键词:电针, 身痛逐瘀血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两组均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辨证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本次试验将针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7年1 ~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样本,入选的患者共7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列给予优质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后为88.56分(s=8.65),对照组为79.52分(s=8.3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治疗依从性结果上看,也以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好,为94.29%,能够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改善,通过换位思考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能够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治疗椎间隙感染伤口1例

    对1例腰椎间盘手术后伤口感染形成10cm深的弧形窦道伤口,采取冲洗伤口方式清创,新型功能性敷料填塞抗感染,应用真空辅助闭合技术引流伤口深部积液等方法进行治疗52d,伤口痊愈.

    作者:黄素碧;胡蓉;王柔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作用

    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功能状态(KP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KPS评分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P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余立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方法选行治疗,试验组在进行常规抗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适量的美托洛尔片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辅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利用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值(SBP)、舒张压值(DBP)四个指标在治疗后的数据显示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数据(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适量美托洛尔片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辅助常规抗重症心力衰竭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增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的变化,探讨其运动血压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7月在我院接受平板运动试验的159例患者,分为正常组(90例)及高血压组(69例),其中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控制组(42例)及高血压未控制组(27例),比较各组在运动前、次极量心率、极量心率及运动停止后2min、4min、5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运动前、次极量心率、极量心率及运动停止后2min、4rn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及运动停止后5min的收缩压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前、次极量心率、运动停止后2min、4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血压来控制组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量时收缩压≥200mmHg监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血压的变化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

    作者:李燕丽;谭顺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两组均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辨证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肺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医学价值高.

    作者:孔陈苏;肖若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急诊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联合损伤控制理论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治疗,试验组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及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晨僵时长较短,疼痛评分较低,试验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沙利度胺在治疗难活性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缓解,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平利峰;姜淑华;王晓磊;孙凤艳;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在中西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析其对教学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我校90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专业见习生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名见习生.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先进的Seminar教学模式,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见习生的教学效果较佳,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见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改善较明显,与一般传统教学方式比效果更加明显,实施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中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秦兰;刘晓;李巍;马西虎;吴雪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我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纳入了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救治,抽签分组法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对B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实施流程管理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院前抢救护理后的院前急救整体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圈时间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的抢救成功率(96.08%)、血管再通率(88.24%)明显优于A组(84.00%、72.00%),两组相比:P=0.04、P=0.04.结论: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促进预后.

    作者:路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A族链球菌咽炎的诊疗进展

    急性咽炎是儿科常见病,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占15%~30%.权威教科书和国际指南推荐McIsaac评分结合A族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管理急性咽炎,抗菌药物仅限于GAS阳性和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的患者,同时把GAS培养和抗原检测两种微生物检验的患者比例降到低.以小的成本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赵桂增;张则玮;高建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途径教学方法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途径教学方法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参加本院医学检验班的102名学生分成两组,每组51例,试验组采用多途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加血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从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来看,观察组的多途径教学所取得的成绩较对照组更优,如细胞形态、理论成绩、综合技能、教师评价等P<0.05);从两组学生的满意率来看,观察组的显然更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及对教学效果因素来看,多途径教学方法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作良;谭潇;黄泽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科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50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内科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程清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

    目的:探究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采用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方式.对患者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6个月的视力情况以及视网膜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半年时间后,两组患者的视网膜恢复良好,视力均有显著提升,在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差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差值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采用局部视网膜光凝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提升视网膜水肿以及出血的吸收,同时对患者的视力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机采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成分献血者初筛环节血球分析时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保留符合捐献条件的献血者.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52份血小板计数在(120~ 149) ×109/L的采血不畅的标本,由于检测血小板数值偏低,重新选择采血静脉,确保消毒剂擦拭干净、穿刺顺利,及时颠例混匀标本,对照标本均在采血后10min内检测完毕.分析导致成分献血者初筛环节血球分析时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并总结预防方法.结果:对52份血小板计数在(120~149) ×109/L[平均134.87(s=10.08)×109/L]的标本进行重新抽血复查分析,再次检测结果有31份标本血小板计数>150×109/L[平均161.53(s=12.66) ×109/L],对比存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球分析议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应注意试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避免血小板的激活和破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阴道清洁度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阴道清洁度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阴道清洁度检测与妊娠晚期链球菌感染培养结果,将我院收治的117例孕妇采用正常组(n=60)与异常组(n=57)的形式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产妇的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异常组的17.54% (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孕妇的阴道清洁度进行检查时发现,如果孕妇出现了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方面的问题,就会对产妇的围生期结局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检测.

    作者:汪德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

    近几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基数在不断攀升,肥胖症也成了卫生部门研究的关键,肥胖不仅仅会造成严重的高血压、高血脂,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概率增大.在肥胖症引发蛋白尿后,就会对肾脏产生严重的影响.文章中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诊断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目前的治疗进展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作者:韦振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早日恢复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研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采取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单侧钢板内固定术.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优良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8.9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施治,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疗效,并且,此术式也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宝胜;刘国华;王旭东;赵秋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