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萧芝松;杨银桂;郑宝寿
目的 探讨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在治疗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该院眼科2011年11月~2012年2月诊治16例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患者,使用泪道内镜检查泪道,鼻内镜检查鼻腔,使用980nm半导体激光烧灼形成通道.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均可观察到黏膜增生覆盖.术中再通率100%,术后每周冲洗通畅率100%.随访6个月冲洗通畅率100%.结论 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可有效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
作者:郝尚臣;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Lightwand光棒(LW)与Macintosh直接喉镜(MAC)经口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LW组和MAC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用LW或MAC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颈前光点或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桡动脉有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插管后血压(BP)及HR大值出现时间.结果 MAC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长于LW组(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和MAP均比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颈前光点或显露声门BP和HR较麻醉诱导后无明显变化(P>0.05);气管插管后血压比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持续约1 ~2min后逐渐下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观察期间两组血压升高均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HR比麻醉诱导前、后均显著升高(P<0.05),持续约3 min.两组间BP和HR在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LW与MAC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产生类似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卢焱;徐铭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组),各58例.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结石清除的比率显著提高(98.27%),而结石残留的比率则显著降低(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并发切口感染、器官损伤、出血、败血症、尿外渗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磊;徐学军;尹海军;张传光;高景宇;王照;罗子靖;魏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7月,对42例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临床分期:T1N0M0 24例,T2N0M0 18例.肾动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输血.镜下操作时间65~13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20~160 mL,平均75 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病理显示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腺癌2例,集合管癌1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术后1例因合并直肠癌失访,余41例随访2~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昌兵;顾恒;袁宇峰;叶大文;李博;郭丙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25例病例资料,按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行宫腔镜检查者15例,未行宫腔镜检查者1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化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均差异无显著性.宫腔镜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mL,无术中穿孔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接受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单联或双联化疗3~8疗程,平均(5.7±1.4)疗程,两组间治愈率均为80%,分别为12和8例,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09.5±15.7)和(117.2±16.4)d,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宫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作者:单年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该院住院,经纤维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取得病理依据,根据终确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OP的临床特征及纤维支气管镜应用经验.结果 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2.5±1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5个月,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劳力性气促及发热等,4例可闻及湿啰音,无杵状指.5例患者白细胞正常,1例增高,5例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2例有低氧血症,4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有弥散功能障碍.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下肺斑片状高密度影,伴有条索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等,未见蜂窝样影.肺组织病理病变形态呈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改变,所有患者仅需单次TBLB确诊,过程简单无并发症.6例患者均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而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OP常误诊肺部炎症,但抗感染无效,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样性的实质、间质改变,确诊需要病理依据,TBLB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阳性率高、可重复性及可作为首选有创检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佳,预后好.
作者:李宇;张建全;柳广南;钟小宁;何志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的适应证与使用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7例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每例取石1~5次,平均1.89次.术中出血量1~ 200 mL,平均15.95 mL.住院天数5~40d,平均18.44 d.术后胆道出血3例、术中心律不齐1例.结论 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管结石经济方便、安全有效、损伤小,对肝胆管手术后复发的胆总管、肝总管结石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其优点更加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昊;刘衍民;文辉清;王平;孙北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对肝癌所致的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2011年9月共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所致顽固性腹痛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左侧内脏神经切断术,术后记录手术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镇痛剂使用情况.结果 手术持续时间25~60 min,平均35 min.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引流管持续时间为2~4d,平均2.3d.住院时间5~7d,平均5.6d.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为(8.92±1.06):(1.74±0.89):(1.95±1.03).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无需阿片类镇痛药物,其中6例患者不需要任何止痛药.结论 胸腔镜下左侧内脏神经切断术是治疗肝癌性腹痛的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艾江;王雁冰;张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 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作者:裴傲;崔壮;王作伟;沙成;张亚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 醋酸联合FICE对BE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度均优于普通放大内镜(P =0.00<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例中,不规则的黏膜形态在普通模式组和醋酸染色联合FICE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7%、100%,不规则血管形态的阳性率分别是16.7%、83.3%;醋酸染色联合FICE对Barrett食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3%、敏感性91.6%、特异性93.8%,与普通放大内镜相比在符合率、敏感性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醋酸染色联合FICE可清楚观察BE黏膜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对于提高诊断Barrett相关性肿瘤病变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宏超;梁倩萍;杨德生;方立峰;郑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的技巧和方法,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肾结石行经皮肾镜技术PCNL病例104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8例,采用常规B超定位肾穿刺行PCNL治疗;B组56例,肾盂内预置球囊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PCNL.对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盂内预置球囊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PCNL操作通道,操作直观、简便,短时间内确定结石、目标肾盏立体关系,准确掌握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有效避开大血管、肾周围器官,避免大出血、肾贯通伤及肾周围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初学者学习曲线,特别是对推动PCNL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应用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近期并发症,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该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并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12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68例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及5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管滞留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3d内疼痛数字评分(VAS)和总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切缘距肿瘤位置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标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于建平;韩晓鹏;刘宏斌;许斐;苏琳;李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中度宫腔粘连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治疗方案A: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立即宫腔内留置Foley导管并注入2mL透明质酸钠凝胶(HA),术后第3天再次于宫腔内注入2mL HA,术后第4天取出Foley导管并上宫型环,同时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对照组60例,采用治疗方案B:除术后第3天宫腔内未注入HA外,其余治疗方法均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次月经干净3~7d内复查宫腔镜,观察两组的宫腔粘连复发情况及月经改善情况,以初步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粘连复发率15%,月经改善率90%;对照组粘连复发率31.67%,月经改善率7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中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治疗方案A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方案B,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朱霞;程春霞;徐大宝;万亚军;Jolinda Johary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与开放喉返神经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前瞻性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各组均为16例.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CD3、CD4+、CD4+/CD8+、IgA、IgG、IgM、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 32例均获手术成功.腔镜组和开放组CD3细胞和CD4+细胞的百分比在术后24 h较术前均有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免疫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腔镜与开放喉返神经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相似.但是腔镜喉返神经探查术有更佳的美容效果,也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蔡晓棠;徐旭东;刘宁;沈汉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步扩张建立皮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的有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一步扩张建立皮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65例.结果 65例均1次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达78.5%,肾盂梗阻解除率100%.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约30~120 mL,平均70 mL.术中、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一步扩张建立皮肾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成倍;庞桂建;徐伟;王祥林;丘伟峰;钱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难取性结石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碎石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21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例接受术后再次胆道镜检查取尽结石.手术平均时间为(126.0±21.5)min,钬激光碎石平均时间为(15.1±5.5)min.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是微创、安全实用的方法.
作者:汪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调整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25例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22膝获完整随访.左膝12侧,右膝10侧.患者既往髌骨脱位2~6次.首次脱位至手术时间3~116个月,平均28.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和剧烈活动时不稳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4例磨髌试验阳性,5例伸膝抗阻痛阳性.术前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和髌骨轴位X光片检查,记录术前Q角(14.3±2.7)°,术前患侧大腿较健侧萎缩(2.2±0.83)cm.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44.3±3-3)分、Lysholm评分(55.7±3.7)分.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缝合紧缩术治疗,术后行正规功能康复.结果 21例22膝获随访,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患膝活动良好,随访期未见脱位及患膝发育异常.术后24个月观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3例;Q角(15.4±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42);患侧大腿较对侧萎缩(1.2±0.43) 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4);IKDC评分(72.5±4.1)分、Lysholm评分(77.3±3.5)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0.0072,P=0.0023).结论 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治疗无严重膝关节发育异常的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陈刚;叶永杰;银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1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和紫纹、糖代谢紊乱、精神和心理改变、多有轻中度高血压,醛固酮瘤常合并低血钾.术前均行超声、CT/MRI等辅助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占位病变,左侧8例,右侧7例.瘤体直径0.5~6.0 cm,平均(2.8±1.8) cm.术前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性脂肪瘤2例,库欣氏综合征1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无大血管和腹膜损伤及腰部血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86.7±35.9)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2.0±11.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8d,平均(5.4±1.4)d.术后病理诊断为皮质腺瘤9例,髓性脂肪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囊肿1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预后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下于肾上极上方采用U形法分离肾上腺肿瘤解剖清晰,能迅速定位肿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学习掌握,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暴丁溯;梁国标;陈宗平;陈安健;庄永祥;赵法亮;简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评价腹腔镜与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手术(PKEP)行大体积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及PKEP手术行大体积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及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剂的用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轻体力劳动的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种手术方式术前与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PKEP组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及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剂的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轻体力劳动的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IPSS、QOL及Qmax等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1);PKEP组在手术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大体积BPH均有满意疗效,具有有效、安全及微创等优点,但PKEP在手术时间方面更有优势,是可供选择的治疗大体积BPH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轶庠;张朝霞;黄建生;方烈奎;刘红艳;张学齐;黄东龙;杨江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8月~2012年8月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结果 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7例,检出率88.2%.其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7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5例,蛔虫症7例,息肉3例,憩室3例,淋巴瘤1例.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未发生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 患者对胶囊内镜耐受性好,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的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特殊优势.
作者:周环;张惠晶;矫太伟;汪旭;王轶淳;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