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软镜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肾下盏结石

吴刚峰;李恭会;阎家骏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体外震波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和取石网篮取石术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45例,结石大小1.0~2.0 cm,平均1.6 cm.经留置输尿管扩张鞘或沿导丝直接置入F 7.9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找到结石后以200μm光纤、16W功率钬激光碎石或用取石网篮取石.结果 治疗3~4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后复查B超或是平扫CT,结石全部排尽41例,3例复查有3~4mm大小结石,无需再次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1例由于肾下盏角度问题未能完全暴露结石,仅能部分碎石,该组病例无输尿管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结石体积较小和肾盏无明显积水的结石.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胶囊内镜检查对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8月~2012年8月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结果 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7例,检出率88.2%.其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7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5例,蛔虫症7例,息肉3例,憩室3例,淋巴瘤1例.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未发生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 患者对胶囊内镜耐受性好,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的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特殊优势.

    作者:周环;张惠晶;矫太伟;汪旭;王轶淳;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旁置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86例行URL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43例(A组),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先将4F输尿管导管插至结石上方留置,持续注水灌洗的同时进行钬激光碎石,未应用43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B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 (40/43)和83.7%(36/43),手术时间分别为(30±5)和(42±5)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4±0.4)d和(3.3±0.5)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 (5/43)和13.9%(6/43),住院费用为(8 526±180)和(8 639±150)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视野更清晰,结石不易上移,疗效安全确切,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国建;韩跃辅;谢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中度宫腔粘连治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中度宫腔粘连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采用治疗方案A: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立即宫腔内留置Foley导管并注入2mL透明质酸钠凝胶(HA),术后第3天再次于宫腔内注入2mL HA,术后第4天取出Foley导管并上宫型环,同时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对照组60例,采用治疗方案B:除术后第3天宫腔内未注入HA外,其余治疗方法均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次月经干净3~7d内复查宫腔镜,观察两组的宫腔粘连复发情况及月经改善情况,以初步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粘连复发率15%,月经改善率90%;对照组粘连复发率31.67%,月经改善率7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中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治疗方案A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方案B,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朱霞;程春霞;徐大宝;万亚军;Jolinda Johary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组),各58例.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结石清除的比率显著提高(98.27%),而结石残留的比率则显著降低(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并发切口感染、器官损伤、出血、败血症、尿外渗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磊;徐学军;尹海军;张传光;高景宇;王照;罗子靖;魏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盏入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选择及经验探讨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穿刺人路是经后组中盏,经上盏人路因穿刺及扩张过程中可能损伤胸膜及肺脏而应用受限,如何进行病例选择和术中的注意事项是运用技术的关键.笔者于2009年10月~2012年2月采用经上盏入路穿刺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20例(22侧)疗效满意.现回顾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萧芝松;杨银桂;郑宝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检测Barrett食管上皮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 醋酸联合FICE对BE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度均优于普通放大内镜(P =0.00<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例中,不规则的黏膜形态在普通模式组和醋酸染色联合FICE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7%、100%,不规则血管形态的阳性率分别是16.7%、83.3%;醋酸染色联合FICE对Barrett食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3%、敏感性91.6%、特异性93.8%,与普通放大内镜相比在符合率、敏感性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醋酸染色联合FICE可清楚观察BE黏膜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对于提高诊断Barrett相关性肿瘤病变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宏超;梁倩萍;杨德生;方立峰;郑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 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时鑫;刘衍民;文辉清;龙萍;林云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腱骨界面愈合影响的早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均采用保留韧带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 ~ 32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46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2例Lachman试验度阳性,轴移试验检查所有患者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4.6分改善至92.8分.术后平均10周活动度恢复至100°.复查X线片显示骨隧道愈合满意.结论 采用保留残端纤维的ACL单束重建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保留残端纤维有利于腱骨愈合,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李钦宗;周红星;张保健;兰宇斌;王永朝;成小辉;潘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难取性结石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碎石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21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例接受术后再次胆道镜检查取尽结石.手术平均时间为(126.0±21.5)min,钬激光碎石平均时间为(15.1±5.5)min.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是微创、安全实用的方法.

    作者:汪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治疗肝癌所致的顽固性疼痛

    目的 探讨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对肝癌所致的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2011年9月共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所致顽固性腹痛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左侧内脏神经切断术,术后记录手术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镇痛剂使用情况.结果 手术持续时间25~60 min,平均35 min.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引流管持续时间为2~4d,平均2.3d.住院时间5~7d,平均5.6d.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患者VAS评分为(8.92±1.06):(1.74±0.89):(1.95±1.03).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无需阿片类镇痛药物,其中6例患者不需要任何止痛药.结论 胸腔镜下左侧内脏神经切断术是治疗肝癌性腹痛的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艾江;王雁冰;张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间歇性加压灌注法在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间歇性加压灌注在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对45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中利用注射器进行间歇性加压灌注来保持视野清楚,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45例患者中,40例经过行输尿管镜一次粉碎或取出结石,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碎屑冲入肾盂,发生输尿管穿孔11例,输尿管黏膜撕裂3例,发热6例.结论 间歇性加压灌注是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有效辅助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

    作者:黄苏溪;袁超英;袁杰;周海慧;海拉提;闫东;肖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该院住院,经纤维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取得病理依据,根据终确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OP的临床特征及纤维支气管镜应用经验.结果 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2.5±1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5个月,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劳力性气促及发热等,4例可闻及湿啰音,无杵状指.5例患者白细胞正常,1例增高,5例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2例有低氧血症,4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有弥散功能障碍.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下肺斑片状高密度影,伴有条索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等,未见蜂窝样影.肺组织病理病变形态呈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改变,所有患者仅需单次TBLB确诊,过程简单无并发症.6例患者均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而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OP常误诊肺部炎症,但抗感染无效,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样性的实质、间质改变,确诊需要病理依据,TBLB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阳性率高、可重复性及可作为首选有创检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佳,预后好.

    作者:李宇;张建全;柳广南;钟小宁;何志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腔镜检查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25例病例资料,按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行宫腔镜检查者15例,未行宫腔镜检查者1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化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均差异无显著性.宫腔镜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mL,无术中穿孔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接受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单联或双联化疗3~8疗程,平均(5.7±1.4)疗程,两组间治愈率均为80%,分别为12和8例,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09.5±15.7)和(117.2±16.4)d,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宫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作者:单年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1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和紫纹、糖代谢紊乱、精神和心理改变、多有轻中度高血压,醛固酮瘤常合并低血钾.术前均行超声、CT/MRI等辅助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占位病变,左侧8例,右侧7例.瘤体直径0.5~6.0 cm,平均(2.8±1.8) cm.术前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性脂肪瘤2例,库欣氏综合征1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无大血管和腹膜损伤及腰部血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86.7±35.9)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2.0±11.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8d,平均(5.4±1.4)d.术后病理诊断为皮质腺瘤9例,髓性脂肪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囊肿1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预后良好.结论 后腹腔镜下于肾上极上方采用U形法分离肾上腺肿瘤解剖清晰,能迅速定位肿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学习掌握,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暴丁溯;梁国标;陈宗平;陈安健;庄永祥;赵法亮;简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调整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25例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22膝获完整随访.左膝12侧,右膝10侧.患者既往髌骨脱位2~6次.首次脱位至手术时间3~116个月,平均28.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和剧烈活动时不稳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4例磨髌试验阳性,5例伸膝抗阻痛阳性.术前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和髌骨轴位X光片检查,记录术前Q角(14.3±2.7)°,术前患侧大腿较健侧萎缩(2.2±0.83)cm.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44.3±3-3)分、Lysholm评分(55.7±3.7)分.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缝合紧缩术治疗,术后行正规功能康复.结果 21例22膝获随访,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患膝活动良好,随访期未见脱位及患膝发育异常.术后24个月观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3例;Q角(15.4±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42);患侧大腿较对侧萎缩(1.2±0.43) 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4);IKDC评分(72.5±4.1)分、Lysholm评分(77.3±3.5)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0.0072,P=0.0023).结论 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治疗无严重膝关节发育异常的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陈刚;叶永杰;银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Rathke囊肿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 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作者:裴傲;崔壮;王作伟;沙成;张亚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光棒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目的 比较Lightwand光棒(LW)与Macintosh直接喉镜(MAC)经口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LW组和MAC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用LW或MAC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颈前光点或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桡动脉有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插管后血压(BP)及HR大值出现时间.结果 MAC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长于LW组(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和MAP均比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颈前光点或显露声门BP和HR较麻醉诱导后无明显变化(P>0.05);气管插管后血压比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持续约1 ~2min后逐渐下降至麻醉诱导后水平;观察期间两组血压升高均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HR比麻醉诱导前、后均显著升高(P<0.05),持续约3 min.两组间BP和HR在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LW与MAC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产生类似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卢焱;徐铭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肾下盏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和取石网篮取石术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45例,结石大小1.0~2.0 cm,平均1.6 cm.经留置输尿管扩张鞘或沿导丝直接置入F 7.9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找到结石后以200μm光纤、16W功率钬激光碎石或用取石网篮取石.结果 治疗3~4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后复查B超或是平扫CT,结石全部排尽41例,3例复查有3~4mm大小结石,无需再次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1例由于肾下盏角度问题未能完全暴露结石,仅能部分碎石,该组病例无输尿管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无效的肾下盏结石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结石体积较小和肾盏无明显积水的结石.

    作者:吴刚峰;李恭会;阎家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近期并发症,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该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并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12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68例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及5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管滞留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3d内疼痛数字评分(VAS)和总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切缘距肿瘤位置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标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于建平;韩晓鹏;刘宏斌;许斐;苏琳;李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的适应证与使用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7例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每例取石1~5次,平均1.89次.术中出血量1~ 200 mL,平均15.95 mL.住院天数5~40d,平均18.44 d.术后胆道出血3例、术中心律不齐1例.结论 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管结石经济方便、安全有效、损伤小,对肝胆管手术后复发的胆总管、肝总管结石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其优点更加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昊;刘衍民;文辉清;王平;孙北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