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检查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的安全性研究

单年春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 宫腔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25例病例资料,按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行宫腔镜检查者15例,未行宫腔镜检查者1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化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均差异无显著性.宫腔镜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mL,无术中穿孔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接受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单联或双联化疗3~8疗程,平均(5.7±1.4)疗程,两组间治愈率均为80%,分别为12和8例,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09.5±15.7)和(117.2±16.4)d,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宫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16例

    目的 探讨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在治疗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该院眼科2011年11月~2012年2月诊治16例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患者,使用泪道内镜检查泪道,鼻内镜检查鼻腔,使用980nm半导体激光烧灼形成通道.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泪囊鼻腔吻合口均可观察到黏膜增生覆盖.术中再通率100%,术后每周冲洗通畅率100%.随访6个月冲洗通畅率100%.结论 泪道内镜联合鼻内镜可有效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所致泪道阻塞.

    作者:郝尚臣;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检查对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8月~2012年8月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结果 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7例,检出率88.2%.其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7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5例,蛔虫症7例,息肉3例,憩室3例,淋巴瘤1例.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未发生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 患者对胶囊内镜耐受性好,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的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特殊优势.

    作者:周环;张惠晶;矫太伟;汪旭;王轶淳;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4月对36例胆囊畸形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且≤1/2.其中胆囊萎缩16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3者、1/4者各8例.折叠畸形20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占胆囊1/2者9例,1/3者7例,1/4为4例.保留的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mm,炎症不重,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33例,占91.7%,18例是黑色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4.5%.15例是胆固醇及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5.5%.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8±18)min;排气时间分别是(25.9±1.8)h;胆漏2例,每日5~10mL,术后4、6d拔除引流管,术后7d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3%±10%),较术前(39%±7%)明显提高(t=-11.81;P<0.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和方法.

    作者:梁法生;沈慧琳;丁洁;兰云霞;韩爱萍;赵昌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 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时鑫;刘衍民;文辉清;龙萍;林云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腔镜检查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侵蚀性葡萄胎诊断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25例病例资料,按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行宫腔镜检查者15例,未行宫腔镜检查者1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化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均差异无显著性.宫腔镜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mL,无术中穿孔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接受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单联或双联化疗3~8疗程,平均(5.7±1.4)疗程,两组间治愈率均为80%,分别为12和8例,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09.5±15.7)和(117.2±16.4)d,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侵蚀性葡萄胎诊治中,宫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作者:单年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腔镜与开放喉返神经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腔镜与开放喉返神经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前瞻性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各组均为16例.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CD3、CD4+、CD4+/CD8+、IgA、IgG、IgM、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 32例均获手术成功.腔镜组和开放组CD3细胞和CD4+细胞的百分比在术后24 h较术前均有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免疫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腔镜与开放喉返神经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相似.但是腔镜喉返神经探查术有更佳的美容效果,也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蔡晓棠;徐旭东;刘宁;沈汉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模拟训练对不同经验医生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效果

    目的 比较腹腔镜模拟训练对具有不同腹腔镜手术经验医生在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20位无独立操作腹腔镜手术经验医生和12位具有独立操作腹腔镜手术30例以上的医生,分别为无经验组和有经验组,接受腹腔镜训练箱和腹腔镜模拟机的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综合评估量表(GRS)测评和腹腔镜模拟机的测试,比较两组之间及训练前后各组间手眼脚配合能力及空间深度掌握情况.结果 两组G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均比训练前明显提高.腹腔镜模拟机测试结果除错误电凝时间训练后有经验者明显低于无经验组外,其他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后两组操作时间均明显降低.有经验组错误电凝时间、双手移动距离比训练前明显降低,而无经验组左手移动距离比训练前明显降低.结论 腹腔镜模拟训练对无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生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的提高均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金石华;张弋;孙国锋;孟军;贺利军;那彦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难取性结石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碎石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21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例接受术后再次胆道镜检查取尽结石.手术平均时间为(126.0±21.5)min,钬激光碎石平均时间为(15.1±5.5)min.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钬激光处理胆总管难取性结石是微创、安全实用的方法.

    作者:汪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间歇性加压灌注法在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间歇性加压灌注在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对45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中利用注射器进行间歇性加压灌注来保持视野清楚,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45例患者中,40例经过行输尿管镜一次粉碎或取出结石,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碎屑冲入肾盂,发生输尿管穿孔11例,输尿管黏膜撕裂3例,发热6例.结论 间歇性加压灌注是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有效辅助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

    作者:黄苏溪;袁超英;袁杰;周海慧;海拉提;闫东;肖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近期并发症,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该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并手术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12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68例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及5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管滞留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3d内疼痛数字评分(VAS)和总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切缘距肿瘤位置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并幽门梗阻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标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于建平;韩晓鹏;刘宏斌;许斐;苏琳;李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镜检出空肠憩室出血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黑便2天于2011年12月30日人院.入院前2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量不多,伴腹胀.无恶心、呕血及腹痛,未经特殊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查体:BP 120/80 mmHg(1 mmHg=0.133 kPa)无贫血貌,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心电图正常.人院当天行胃镜检查.患者选择无痛苦胃镜检查.左侧卧位,麻醉起效后进镜见:食管黏膜光滑,未见静脉曲张;贲门黏膜光滑;胃底黏膜光滑;胃体黏膜光滑,红白相间,红相为主;胃角弧形,黏膜光滑;胃窦黏膜光滑,红白相间,红相为主;幽门圆形,开闭自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降部未见异常.

    作者:班海玲;袁双珍;尹平;李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旁置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86例行URL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43例(A组),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先将4F输尿管导管插至结石上方留置,持续注水灌洗的同时进行钬激光碎石,未应用43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B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 (40/43)和83.7%(36/43),手术时间分别为(30±5)和(42±5)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4±0.4)d和(3.3±0.5)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 (5/43)和13.9%(6/43),住院费用为(8 526±180)和(8 639±150)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4F输尿管导管注水灌洗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视野更清晰,结石不易上移,疗效安全确切,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夏国建;韩跃辅;谢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该院住院,经纤维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取得病理依据,根据终确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OP的临床特征及纤维支气管镜应用经验.结果 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2.5±1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5个月,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劳力性气促及发热等,4例可闻及湿啰音,无杵状指.5例患者白细胞正常,1例增高,5例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2例有低氧血症,4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有弥散功能障碍.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下肺斑片状高密度影,伴有条索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等,未见蜂窝样影.肺组织病理病变形态呈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改变,所有患者仅需单次TBLB确诊,过程简单无并发症.6例患者均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而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OP常误诊肺部炎症,但抗感染无效,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样性的实质、间质改变,确诊需要病理依据,TBLB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阳性率高、可重复性及可作为首选有创检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佳,预后好.

    作者:李宇;张建全;柳广南;钟小宁;何志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的体会(附5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的技巧和方法,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肾结石行经皮肾镜技术PCNL病例104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8例,采用常规B超定位肾穿刺行PCNL治疗;B组56例,肾盂内预置球囊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PCNL.对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盂内预置球囊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PCNL操作通道,操作直观、简便,短时间内确定结石、目标肾盏立体关系,准确掌握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有效避开大血管、肾周围器官,避免大出血、肾贯通伤及肾周围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初学者学习曲线,特别是对推动PCNL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应用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联合精囊镜技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TURED)联合精囊镜技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2008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患者,采用精液常规、精浆果糖测定和经直肠超声(TRUS)等检查明确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22例TRUS提示单纯射精管扩张6例,射精管扩张合并射精管结石3例,单纯精囊扩张4例,精囊及射精管扩张5例,精囊扩张合并前列腺囊肿2例,单纯前列腺囊肿2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具备多例经尿道手术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实施手术,术后半年随访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该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78 min,术后半年复查射精管梗阻解除,自觉症状好转或消失,18例(81.8%)患者精液中检出活精子,16例(72.7%)精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例(31.8%)妻子妊娠.该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URED联合精囊镜技术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义华;陈善群;陈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Rathke囊肿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 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作者:裴傲;崔壮;王作伟;沙成;张亚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42例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7月,对42例局限性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临床分期:T1N0M0 24例,T2N0M0 18例.肾动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输血.镜下操作时间65~13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20~160 mL,平均75 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病理显示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腺癌2例,集合管癌1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术后1例因合并直肠癌失访,余41例随访2~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昌兵;顾恒;袁宇峰;叶大文;李博;郭丙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组)和对照组(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组),各58例.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结石清除的比率显著提高(98.27%),而结石残留的比率则显著降低(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并发切口感染、器官损伤、出血、败血症、尿外渗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磊;徐学军;尹海军;张传光;高景宇;王照;罗子靖;魏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头肌切开术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乳头肌切开术(EST)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该院7年来收治的18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患者成功17例,成功率94.44%,EST 17例,其中中切开9例,小切开+柱状气囊扩张8例,胆管支架置入3例,鼻胆管引流14例,无严重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ST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安全有效,能够进一步明确病因、有效地控制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超伍;陈莉丽;邓登豪;陈娟;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盏入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选择及经验探讨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穿刺人路是经后组中盏,经上盏人路因穿刺及扩张过程中可能损伤胸膜及肺脏而应用受限,如何进行病例选择和术中的注意事项是运用技术的关键.笔者于2009年10月~2012年2月采用经上盏入路穿刺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20例(22侧)疗效满意.现回顾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萧芝松;杨银桂;郑宝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