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娟;程德云;郑西卫;李芳;张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7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开腹保守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对比观察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输卵管复通率、受孕率及 再次宫外孕几率.结果 腹腔镜保守治疗组与开腹手术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效果好,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高,再次宫外妊娠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不仅疗效肯定,而且提高了宫内妊娠率,降低了再次异位妊娠率,成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毛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引导下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 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打孔射频消融治疗腺样体肥大46例.结果 随访1~2年,其中痊愈33例(71.7%);显效11例(23.9%);无效2例(4.3%).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微创、出血少的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世军;魏晓丽;李江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3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DE)治疗胆道结石1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或)EST,3~5d后行LC 85例;先行LC,5~7d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或)EST 5例;同时行LC和LCDE 38例.结果 128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3~7d拔管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漏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3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黄玉斌;卢榜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用于装标本采集器和活检钳的一次性包装袋(已申请专利,专利号:201120168247.6以下简称一次性包装袋)在支气管镜活检后对患者术后发热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和分析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术后使用与不使用一次性包装袋发热的几率.结果 共统计233例住院患者,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患者112例,活检术后出现发热32例(28%),发热超过24 h者8例(7.1%);使用一次性包装袋患者121例,术后出现发热患者27例(22%),发热超过24 h者2例(1.6%),使用一次性包装袋患者术后长时间发热率低于不使用者(P<0.05).结论 一次性包装袋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术后长时间发热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减少交叉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刘卫庭;李再清;杨润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围手术期相关处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保肛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1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术后积极处理,保守治疗愈合.结论 腹腔镜低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有其围术期处理特点,周到细致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旷芙蓉;马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5年开展的鼻泪管阻塞患者经鼻内镜下行泪骨、上颌骨额突造口,鼻腔泪囊开窗法或吻合扩张法手术治疗45例(4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 12个月,治愈41眼,占87.23%;好转1眼,占2.13%;无效5眼,占10.64%.结论 该手术适应广泛:慢性或复发性泪囊炎、泪囊黏液囊肿、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等,只要有可探及并可实施造口操作的泪囊结构均适合此手术.以鼻腔泪囊开窗法为佳.对于小泪囊、泪囊粘连或分隔形成等,可行引入扩张管或扩张纱条即吻合扩张法手术.该手术方法明显好于于鼻外内眦切开法.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除了有电凝、氩气刀、套扎、硬化剂等止血外,内镜下金属夹止血也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止血手段之一[1].我院对44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金属夹止血治疗,止血迅速,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斌;姚育红;胡光胜;戴勇;廖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舌根部位病变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舌根部肿物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舌根囊肿5例,血管瘤2例,神经鞘膜瘤1例,乳头状瘤3例,脂肪瘤1例,鳞状细胞癌4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完成切除手术,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舌根部位病变切除具有入路直接、操作可视及副损伤小等优点,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秦晓威;刘江涛;姜琳琳;李慧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大鼠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探讨其对直肠癌Colo-320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 64只裸鼠分为4组,即开腹组、二氧化碳(CO2)气腹组、N2气腹组、无气腹组,每组16只,术前30 min于每只裸鼠腹腔内注入1×107直肠癌Colo-320细胞,建立大鼠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3周后每组取10只处死,观察腹腔及各脏器的成瘤情况,剩余6只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建立稳定,无大鼠死亡;各组裸鼠致瘤率:开腹组10/10、CO2气腹组10/10、N2气腹组9/10、无气腹组9/10,差异无显著性(p>0.05);裸鼠腹腔内瘤结节数、不同脏器成瘤率无气腹组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裸鼠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技术改进能够建立稳定的大鼠气腹模型;与开腹手术相比,CO2气腹和N2气腹并不增加直肠癌细胞在腹腔内以及对各脏器的侵袭转移能力,对致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无影响,而无气腹腹腔镜在减少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陶国全;王绍闯;刘东宁;葛恒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和开腹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年9月~ 2010年12月在余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以腹腔镜术者710例和开腹术者653例.测定术前24h、术后24、72 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G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IL)-4和白细胞介素(IL)-6,并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病率.结果 开腹组术后24、72 h WBC计数、NGR、CRP、IL-4、IL-6均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组术后WBC、IL-4升高不明显(P>0.05),NGR、CRP在术后24 h有增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IL-6在术后24、72 h均升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 <0.05);IL-2在开腹组术后24、72h均下降,腹腔镜组在术后24h有下降,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镇痛用药少,术后病率低.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开腹手术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更适合患者.
作者:徐丽萍;马建婷;邵华江;杨秀儿;苏晓敏;沈荣乐;何刚;刘秋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23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中慢性蝶窦炎4例,蝶窦囊肿9例,霉菌性蝶窦炎6例,颅咽管瘤1例,脑膜瘤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均行CT、MRI及鼻内镜检查,根据不同病变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结果 20例行鼻内镜手术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光滑,引流通畅.2例蝶窦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痊愈.结论 CT及MRI检查在蝶窦病变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鼻内镜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对蝶窦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则需行介入治疗.
作者:杨洪斌;李秋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14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急诊病例,行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经肠镜放置支架均成功,无穿孔发生.腹腔镜下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5例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2例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均行一期吻合,术后1例出现肺部感染,无吻合口漏,无伤口感染,均恢复顺利.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时联合应用肠镜及腹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开琳;燕普;王继亮;李永生;曾建挺;韩高雄;帅晓明;陶凯雄;王国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手术操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2月,该科开展两孔法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疾病患者共87例.其中包括肺部良性疾病24例(肺叶切除9例、肺楔形切除15例)、气胸32例、纵隔肿瘤20例、食管疾病11例.均为完全胸腔镜操作.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117.6±22.4)mjn,术中出血(112.5±36.2)mL,术后住院时间为(5.6±2.2)d,胸腔闭式引流管拔出时间(4.8±1.7)d,手术费用与传统胸腔镜相当.无术中输血,中转开胸2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背部疼痛与感觉异常显著减轻.结论 两孔法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疾病安全、可靠,患者痛苦更小,术后恢复快.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操作更便利,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可作为胸部大多数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雷霆;李继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可行性.方法 86例均来自该院2006年6月~2010年8月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41例用可折叠软柄撑开器行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同期对照组45例开展普通后腹腔镜手术.每例手术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了手术时气腹、全麻可能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P<0.05).结论 借助可折叠软柄撑开器开展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后腹腔镜手术相比同样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易于接受.且显著减少了原后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全麻可能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
作者:瞿兆奎;祁薇;杨岗林;吉剑波;吴大庆;许少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子宫切除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下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子宫切除55例为研究组,行传统的腹腔镜子宫切除5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d体温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d体温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 腹腔镜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黄宇春;张月香;丁易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肠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0年~2010年该院运用大肠镜检查118例HD进行观察,总结HD镜下表现、术前并发症的诊治.结果 118例患者中,经大肠镜检查考虑为HD者107例,HD术前并发症诊治:并发结肠炎97例;结肠溃疡11例;粪石10例,均内镜下碎石处理;内镜诊断并切除肠息肉7例.结论 大肠镜下HD结肠皱襞和肠腔直径有明显变化;可直观显示HD术前并发症,为充分术前准备提供依据.
作者:黄茂华;魏文琼;赵玉霞;代怡然;李春娣;罗正利;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移植肾输尿管尿瘘患者、2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及2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其中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同期行DJ管置入术,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DJ管置入术.待全身及局部情况改善后,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二期手术.结果 2例尿漏患者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充分引流后治愈;1例尿瘘患者行二期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缝合术,2例尿漏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二期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结石患者拔除DJ管后未再出现输尿管梗阻表现.手术均取得成功,9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访4~ 79个月无复发.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安全有效,可避免开放手术或为开放手术提供一个有利的手术时机.
作者:谢晋良;杨中青;周成;朱向荣;丁翔;陈志;齐范;顿金庚;张阳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3例进镜失败改后腹腔镜手术,25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手术均1次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复查B超均提示肾囊肿消失或直径缩小至术前1/2以上.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服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随访(8.4±3.6)个月.观察组肾囊肿复发有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部分肾囊肿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等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斌;王晓平;蓝志相;黎承阳;邓耀良;玉海;黄延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腹腔镜在腹部刀刺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10年8月,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腹部刀刺伤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凡存在休克征象、腰背部外伤、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者均视为腹腔镜探查手术禁忌.结果 36例(50.0%)行非治疗性腹腔镜探查,22例(30.6%)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肝、脾脏外伤出血处理,结肠、胃壁、膈肌修补以及肠系膜、网膜血管损伤止血.共58例(80.5%)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余14例(19.4%),因显露不佳、操作无法完成或缺乏手术经验而中转开腹.所有腹腔镜诊治病例无死亡,除1例因遗漏小肠损伤外,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腹部刀刺伤的有效外科手段.
作者:周程;夏辉;李福强;龚昭;胡思安;阮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通过腕关节镜对创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Ⅰ D型损伤进行缝合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有急慢性外伤史的13例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病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7~35岁,平均26.6岁.关节镜下确诊为Palmer分型ⅠD型,并在关节镜下行TFCC缝合修复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利用Green-O' Brien功能评定方法.结果 优11例,良2例.结论 ⅠD型TFCC损伤可以通过关节镜下缝合修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亮权;欧阳侃;陆伟;王大平;朱伟民;周可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