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勇;寸英丽;黄云超;马春笋;张中红;陈训如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7例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31例行开腹手术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出血量:腹腔镜组为(37.3±8.1)mL,开腹组(156.1±11.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8±1.9)d,开腹组(10.6±2.1)d,差异有显著性(P<0.05);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8.1±3.4)h,开腹组(45.1±4.1)h,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6.3±0.9)h,开腹组(30.1±1.7)h;留置导尿管时间:腹腔镜组为(7.1±0.3)h,开腹组(29.7±3.5)h,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输液时间:腹腔镜组为(2.7±0.1)h,开腹组(6.4±0.7)h,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药物使用:腹腔镜组为3例,占11.1%,开腹组为25例,占81.3%.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较开腹手术可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王红娟;尹晓普;崔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榆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中段结石1例.结果 10例患者取石均成功,手术时间90~120n血,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5mL.术后有9例漏尿1~3d,全部患者术后3~5d拔除后腹膜腔引流管,术后住院3~5 d.随访4~19个月,所有患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作为ESWL或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可部分取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作者:廖芳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过妊娠12周的大子宫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及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该院460例超过妊娠12周大子宫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开腹行大子宫全切(TAH)的222例病例进行对比.其中LAVH 300例、TLH 160例,比较分析3种术式术中、术后各项参数.结果 手术时间LAVH组与TLH组均明显长于TAH组(均P<0.os),TLH组长于LAVH组(P<0.05);术中出血TAH组明显多于LAVH组与TLH组(均P<0.05),LAVH组与TLH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LAVH组和TLH组术后恢复的各项指标均优于TAH组(P<0.05).结论 2种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好适应证,根据医生的技术水平来选择手术方式.对于盆腔有严重粘连、合并阔韧带肌瘤及宫颈肌瘤的患者不推荐该2种术式.
作者:王海波;李秀娟;逯彩虹;赵金荣;周爱玲;李保红;霍江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 8例胆囊结石患者行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脐部A、B、C点3个5 mm切口,在腹腔镜直视下电凝切开胆囊底,用胆道镜取出结石,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胆囊.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第1、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及120min,短为65min,平均114min.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1例患者术后3 d右侧腹疼痛,经消炎后缓解.平均术后5 d出院.术后2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B超胆囊无结石,胆汁透声好.结论 经脐入路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虽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稍大,但切口隐蔽,愈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
作者:郁林海;刘海军;顾春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6月该院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是否具有变应性体质的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变应性体质组(32例)和非变应性体质组(60例),分析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Ⅰ-Ⅲ型治愈率分别为90.0%、82.3%和50.0%,Ⅰ型和Ⅲ型、Ⅱ型和Ⅲ型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Ⅰ型和Ⅱ型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变应性体质组和非变应性体质组治愈率分别为65.6%和95.0%,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并发症发生率7.6%,术后随诊6~24个月,鼻部并发症为术后鼻腔黏连3例.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与临床分期、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系.
作者:王琼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微创优点明显,然而对于能否达到肿瘤根治仍存在争议.文章就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术基本要求,根治效果,远期疗效,穿刺孔的种植转移,以及中转开腹等问题进行评价综述,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远期疗效.
作者:侯生槐;梁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引导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3例开胸手术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阻塞器进入一侧支气管的1次插管成功率、插入时损伤发生率、单肺通气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1次插管成功,无插管损伤、单肺通气效果满意.体住改为侧位时23例支气管阻塞器套囊位置发生改变需作调整.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入支气管阻塞器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损伤发生率低、单肺通气效果满意等优点.
作者:陈顺富;叶青山;楼静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大功率绿激光光选择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10月,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了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回顾性总结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主要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6mm,62例术后1 d拔除尿管,10例2 d拔除.70例拔除尿管后排尿明显改善,2例出现短暂的尿潴留.拔除尿管后少数病例可伴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症状.住院时间3~8d,平均4.6d.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尿,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前列腺增生症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并且更适用于高危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戴奇山;钟惟德;毕学成;韩兆冬;何朝辉;何永忠;李逊;张阳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大肌瘤假包膜套扎结合垂体后叶素在减少腹腔镜肌瘤剜出术(LM)、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及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术中出血的价值.方法 于2005年1月~2007年8月,126例惠有单发或多发大肌瘤(直径6~12锄)临床症状阳性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假包膜套扎结合垂体后叶素)、B(单用垂体后叶素)以及C(既不用假包膜套扎也不用垂体后叶素)3组,每组42例,所有的患者均分别接受LM,LSH或TLH手术治疗,并将3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因出血而需中转开腹的情况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结论 大肌瘤假包膜套扎结合垂体后叶素是一个安全、有效并富有前景的减少腹腔镜肌瘤核除术及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的方法 .并使大肌瘤的腹腔镜手术变为安全而简便易行.
作者:赵福杰;倪伟;徐慧薇;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通道经皮肾造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 及其优点.方法 选择102例肾铸形结石或巨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经皮大通道肾造瘘取石术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MPCNL).结果 经皮大通道肾造瘘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72 min,术中出血约110 mL,结石取净率90%,二期结石取净率为98%,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大出血或行超选择性肾栓塞治疗.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术中出血约105mL,结石取净率80%,二期结石取净率为90%,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大出血或行超选择性肾栓塞治疗.结论 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结石取净率,未增加损伤及出血风险.
作者:唐雨林;张伟;孙洁;杨小明;刘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准确了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胆囊、胆囊壁的病理变化,探讨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11月,自主研发CHiAO(桥牌)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专利号:ZL200920005583.1).实施保胆取石(息肉)手术39例.术中依据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的检查结果 ,用取石网、小结石吸取箱清除胆囊腔内结石、泥沙洋结石、胆泥;用推、挤、压、撕、撑、冲、吸7种手法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对于息肉.根据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检查所显示胆囊黏膜的完整性、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息肉的形态等信息,判定息肉的性质并决定治疗方案,良性者保留胆囊,切除息肉.取4mm×5mm胆囊组织、胆汁、结石、息肉送去做相关检查.结果 39倒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d.单发结石6例,多发33例,数目1~80颗,直径2~34mm.合并胆囊息肉12例,直径1~1.5mm,数目1~20粒;黏膜下结石13例438窝,占33.33%,每例3~108窝.术中超声检查结石取净率100%.随访1~6个月,无特殊不适.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体表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号率100%.结论 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是一种新设备,为保胆取石技术及胆囊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平台.时手术中准确了解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胆囊壁各层次的变化有重要意义.用硬质超声胆囊内镜系统进行保胆取石(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
作者:乔铁;张阳德;张宝善;冯禹阳;王兴强;王小锋;黄万潮;黄海仪;马瑞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40例成人尸体,应用解剖学方法 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的行程、分支特点以及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相互关系,并观察和测量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极、气管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 勾绕动脉后上行的喉返神经多数(67.5%)位于气管外侧缘中下1/3的深方:左侧喉返神经与气管侧壁距离为(0.452±0.069)cm右侧喉返神经距离为(0.478±0.098)cm.走行于甲状腺背侧叶的喉返神经大部分(67.5%)位于左右侧叶中内2/5.喉返神经分叉大部分(67.5%)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外下方与甲状腺下极水平距为(0.624±0.090)cm.结论 了解不同角度喉返神经的解割,是保护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重要基础.
作者:朱江;钟惟德;张阳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麻醉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时,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联合相同血浆靶浓度的丙泊酚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两者双通道靶控输注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合理配方.方法 40例次需小肠镜(经口)检查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4组分别输注瑞芬太尼0.2、0.4、0.6和0.8ng/mL,待瑞芬太尼达稳定血药浓度后,靶控输注丙泊酚3.0μg/mL.观察麻醉前(T0)、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T1)、入镜即刻(T2)、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T3)、检查结束出镜后(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BIS值以及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呼吸抑制、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4组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BIS均显著降低,Ⅰ组入镜及进镜经过曲氏韧带时MAP、HK、BIS均增高,Ⅲ组则与Ⅰ组相反:Ⅱ组睫毛反射消失时、进入曲氏韧带时MAP、HR、BIS和麻醉前比降低,入镜时MAP、HK、BIS较T1时升高;Ⅳ组各时间点MAP、HP.、BIS较检查前均显著降低,Ⅰ、Ⅱ和Ⅲ组检查结束时MAP、HR和检查前比无显著性差异.Ⅰ组检查中的体动发生率显著增加;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组诱导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Ⅱ、Ⅲ和Ⅳ较Ⅰ组间缩短,Ⅱ、Ⅲ和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组苏醒时BIS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0μg/mL丙泊酚复合0.6 ng/mL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检查中体动发生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好.为小肠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配方.
作者:唐朝辉;胡小风;郭曲练;陈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该院1995~2008年收治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36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消化道造影、内镜及病理表现和治疗随访等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病程,多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或饮食的诱发因素.②症状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无肠外症状.③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升高.④内镜下主要为炎性改变,活检部位以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检出率较高,病理示胃肠道组织以大量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统计小肠嗜酸细胞≥38/HP.⑤治疗首选皮质激素,抗过敏、饮食调整有效.结论 临床怀疑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时应在内镜或造影检查时行多部位活检,即使内镜和造影观察正常,也应进行黏膜活检,十二指肠是活检的关键部位,空肠活检亦能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蔡召强;王爱英;吕愈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误诊病例确诊效果.方法 纤支镜对1 008例误诊患者行肺活检.结果 经纤支镜肺活检诊断肺癌440例,肺结核364例,炎症240例,肺泡蛋白沉积瘟40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配合肺活检能明确诊断误诊病例.
作者:汤育瑛;熊旭凤;肖永久;薛庆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超声及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日趋完善,融合2项技术的超声内镜功能不断拓展.超声内镜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EUS R.TEI)就是在超声内镜检查中对组织弹性的量化和可视化的一种近发展起来的影像技术,在明确病变性质和鉴别病变良恶性方面为超声内镜提供了有效补充,袁现出优越的性能,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该文就超声内镜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徐萍;任大宾;金霞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8月~2008年8月该院神经外科进行156例腹腔镜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引流管通过腹腔镜手术置于右膈下,并结扎、固定于肝圆韧带.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133例随访14~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脑室分流管远端梗阻、消化道症状、腹内脏器损伤以及感染等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仅有7例脑室端堵塞.结论 腹腔镜辅助VPS技术具有腹部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佳辰;司亚卿;王树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肾、肾上腺肿瘤患者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5例.Ⅰ组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分别肌注1mg,静注2 mg盐酸戊乙奎醚.观察气腹前、气腹后10、30和60 min和结束气腹后30 min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PaC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和动、静脉血糖(GluA、GluV)、乳酸(LacA、Lacv)及差值(GluA-v,LacA-v)的变化.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PaCO2、SjvO2、LacA、Lacy、GluA、Giuv明显增加(P<0.05);Ca-JvO2、GluA-v减少(P<0.05);LacA-v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二氧化碳气腹后sjvO2、CjvO2 Ⅰ组低于Ⅱ组(P<0.05),CajvDO2、LacA-V,CaluA-VI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后脑过度灌注,存在脑组织氧供需、能量代谢失衡.盐酸戊乙奎醚可明显改善脑组织氧供需、能量代谢失衡.
作者:刘流;肖树;周海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药物结晶导致的双侧输尿管梗阻性无尿的诊断和微创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药物结晶导致的急性双侧榆尿管梗阻性无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于点滴抗生素后出现无尿、腰部疼痛、血肌酐水平升高,B超和KUB平片均不能明确诊断;64排CT平扫双侧输尿管下段可见稍高密度阴影,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输尿管下段高密度阴影,CT值为30~128Hu;1例行输尿管镜检查;1例行膀胱镜检查,2例术中放置双I管后即解除梗阻.B超随访2个月无肾积水,肾功能良好.结论 药物结晶导致的双侧输尿管梗阻,传统的B超和KUB检查不能明确诊断,64排CT平扫双侧榆尿管以及扫描后的MIP成像可以帮助明确诊断;行榆尿管镜下或膀胱镜下放置双J管,可以达到积极治疗目的 .
作者:鲁雄兵;项明峰;邹高德;熊建华;潘正跃;习小庆;史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作用.方法 2001年5月~2007年9月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活检或刷检确诊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患者46例应用纤支镜治疗.结果 46例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2%.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是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洪建;刘玉峰;郭榕;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