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

井元恒;陈光耀;陈跃英;翁旭东;许新民;周守军;张逸

关键词:输尿管镜, 尿道会师术, 尿道球部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治疗效果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全部1次手术治疗成功,6~12个月后尿流动力学检查,大尿流率皆大于15mL/s.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肾囊肿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6例采用全身麻醉,开放小切口手指分离法或IUPU法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根据腰大肌、腹膜外脂肪、腹膜、肾周筋膜等标志,寻找肾囊肿,距肾实质0.5 cm切除囊壁去顶.结果 26例肾囊肿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48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3~5 d.26例病理报告为良性病变.18例术后3~18个月B超复查,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勇;干尧鳘;严景元;刘睿;刘利权;金川;刘汉云;李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8~2004年36例小儿泌尿外科疾病应用输尿管镜的诊治资料.结果 6例尿道狭窄、2例尿道结石、1例尿道瓣膜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0个月~6年,无排尿异常.2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外支架管脱落经肾造瘘口放置内支架;8例输尿管结石(1例石街长约4 cm)、12例输尿管成形术后内支架置入和/或拔出均一次完成.5例内支架上移中4例顺利拔出,1例失败.结论 输尿管镜对小儿尿路系统大部分疾病的处理有满意效果.

    作者:景德善;常德辉;王养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手术特点及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997年11月~2005年11月该院11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组(54例)与一期缝合组(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比两组胆总管内径、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及胆管狭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选择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取决于其适应证.一期缝合的适应证较为严格,主要为术中取石干净及胆总管通畅,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T管引流;T管引流为术后胆道造影及胆道镜处理残留结石提供了有效途径.只有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并熟练掌握手术要点,才能有效防止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卓明;甄作均;苏树英;彭翔;陈焕伟;计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0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进展期食管癌及胃癌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0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进展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200例患者给予微创治疗联合全身化疗;200例患者给予微创治疗;200例患者给予全身化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生存期、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微创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7.0%;微创联合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9.5%;全身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21.5%.微创治疗组较化疗组治疗效果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联合化疗能提高微创治疗的效果.微创治疗组生存期30个月.微创联合化疗组生存期35个月,化疗组生存期16个月.原发灶转移率组相差不大.结论 微创治疗在上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联合全身化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凌安生;朱芳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狭窄(附18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82例输尿管壁内段狭窄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硬性扩张、输尿管镜气囊扩张及输尿管镜冷刀内切开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76例手术成功,随访6~24个月,治愈15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结论 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榆尿管壁内段狭窄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张文涛;何朝宏;王梅叶;何文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镜在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内镜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涎腺镜对106例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进行诊断,其中腮腺57例,下颌下腺49例,探查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和发病原因.同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涎腺镜辅助下的套石篮取石术、钳夹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术.结果 内镜下表现可见下颌下腺导管阻塞原因以结石多见,占41例(83.7%),异物3例;而腮腺导管内以内壁增生为主,占37例(64.9%),分支导管部分阻塞.对于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取石成功率为84.1%;对于腮腺导管内增生及黏液栓子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导管扩张和灌洗的有效率为87.5%.结论 涎腺镜能直接了解唾液腺导管的内在表现,明确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的发病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俞创奇;杨驰;郑凌艳;吴大铭;陈潇卿;张军;恽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气囊小肠镜在回肠末端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回肠末端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5年4~9月该院27例有消化道症状,且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病变阳性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与病理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27例病人中发现小肠除滤泡增生外疾病23例,检出率为85.2%,其中回肠滤泡增生4例,空回肠克罗恩病6例,回肠结核5例,小肠息肉病3例,回肠毛细血管瘤3例,回肠血管扩张症3例,空肠肿瘤2例,回肠肌瘤1例.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迅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能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有望成为小肠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末段,有助于发现阳性病变,提高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唐少波;袁海锋;奚锦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细型纤维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对尘肺患者进行489例次WLL,经临床判定两肺分隔满意后,再经纤维支气管镜检证实双腔管对位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临床判定分隔满意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检证实仍有46.6%对位不满意,偏深19.2%,偏浅27.2%.结论 WLL术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高了双腔管对位的准确性及两肺分隔的满意程度,提高了WLL的安全性,对肺灌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国宣;袁扬;黄京慧;陈刚;韩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神经内镜治疗脑室系统囊肿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囊肿12例,其中侧脑室囊肿7例,三脑室囊肿5例.结果 3例行囊肿全切,9例囊肿造瘘,术后头痛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脑室系统囊肿可采用神经内镜治疗,且具有微创性、直视性、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鉴文;黄新;黄勤;刘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随诊并分析1997~2005年247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复发病例的不同特点、原因以及处理方式,总结预防的措施.结果 随诊6个月~8年,247例手术中共出现术后复发6例,占2.4%.其中复发时为恶性肿瘤3例,皮质腺增生1例,醛固酮增多症1例,其他1例.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后有一定的复发比例,复发的原因大部分与操作无关,通过积累经验,复发率可以控制在低水平.

    作者:陈羽;丘少鹏;陈炜;陈凌武;陈俊星;李晓飞;梅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胆囊结肠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胆囊结肠瘘是慢性胆囊炎的少见并发症,在临床上很少见,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存在一定难度,我们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并治疗1例胆囊结石并慢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结肠瘘病人,效果良好,在参阅一定量相关文献后,对胆囊结肠瘘的诊断和腹腔镜治疗有一定的体会.

    作者:秦诚;蔡小勇;卢榜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EC耳脑胶修补脑脊液鼻漏

    目的 探讨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EC医用耳脑胶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12例.结果 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一次手术修补成功,术后随访6~18个月,无1例脑脊液鼻漏复发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鼻内镜下采用EC医用耳脑胶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有面部无瘢痕,微创,鼻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并提高一次性手术修补成功率.

    作者:喻国东;周定刚;卓先露;龚正鹏;王贵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5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电视胸腔手术(VATS)并发症的方法及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06年2月252例行VAT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包括肺大疱切除122例,纵隔肿瘤切除4例,食管肿瘤切除12例,肺叶切除或楔形切除65例,胸外伤止血和/或肺叶修补术18例,胸膜疾病活检术8例,手汗症双侧颈胸交神经节切除23例.结果 252例VATS手术顺利,3例白发性气胸术后复发,4例术后持续漏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8%(7/252).结论 VATS比传统胸外科手术具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在胸心外科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一次性耗材价格昂贵,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况成明;曹建军;樊汉利;刘伟;王宏宇;王方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联合局部注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加局部注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14例支气管狭窄病人施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每周1次,连续4次.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扩张成功,狭窄支气管保持通畅,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峰;徐瑞兰;夏良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预防与诊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定位为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手术[1],但也存在不足,胆道损伤是其严重的并发症[2].

    作者:龚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频电切及热活检灼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

    目的 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及热活检灼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效果.方法 胃镜确诊的398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切组(161例)、热活检灼除组(185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每人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mg,连续3周.1个月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 高频电切组、热活检灼除组和对照组症状随访率分别为96.89%、92.97%和88.46%;随访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5.26%、86.05%和36.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频电切组、热活检灼除组和对照组胃镜复查率分别为74.53%、73.51%和82.69%;胃镜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8.53%和13.9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热活检灼除组(92.65%)的显效比例高于高频电切除组(87.5%)(P<0.01).结论 内镜下热活检灼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乔传虎;于皆平;刘波;赵丽萍;周天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视功能障碍疾病的探讨

    目的 探讨鼻科临床相关视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源性球后视神经炎、外伤性视神经病、异物性视神经病及眶肿瘤引起的视功能障碍115例(117眼)的病因、诊断、经鼻内镜治疗经过及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 44例球后视神经炎有效率95.5%,外伤性视神经病64例有效率41.5%,异物性视神经病2例中1例视力改善,5例眶肿瘤视力和其他眼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与鼻科临床相关的视功能障碍常见病因是头部钝性闭合性外伤,其次是鼻窦炎性疾病,鼻窦肿瘤、异物伤和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者相对少见;经鼻内镜手术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进;李源;李鹏;张革化;刘贤;杨钦泰;黄健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腺样体肥大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AH)患儿的心理状况及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对63例AH患儿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H患者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因子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各项目评分趋于好转.结论 AH患儿存在显著的心理卫生障碍,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患儿的身心康复.

    作者:王振霖;李源;刘贤;安刚辉;李鹏;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及其血清抗体测定与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血清抗体的测定与不同胃黏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Hp感染血清学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9例慢性胃炎病人进行Hp和组织学检测,用ELISA测定不同组病人的血清抗Hp IgG抗体.结果 ①合并淋巴集结组的Hp检出率为68.33%,显著高于淋巴集结阴性组的20.71%(P<0.01).②在Hp感染病人中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弥漫全胃组血清抗Hp抗体测定滴度OD值显著高于病变局限于胃窦组(0.906:0.533,P<0.05).③Hp感染者胃黏膜合并淋巴集结组血清抗Hp抗体滴度OD值显著高于组织学检测淋巴集结阴性组(0.922:0.516,P<0.05).结论 ①Hp感染与胃黏膜组织中出现淋巴集结关系密切.②血清学抗Hp抗体IgG的测定OD值较高者往往提示胃黏膜病变范围较广,组织学病变程度较重.应该筛选出来做胃镜检查或密切随访,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特异性的IgG抗体的具体滴度值,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初筛病人、分析病情及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作者:张冲;叶辉;张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毒症患者胃镜下改变及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和透析的关系.方法 对134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分析各型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透析情况,作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伤,部分患者合并十二指肠或食管黏膜损伤.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为主,约占50%,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不足20%.经统计,透析和未透析患者胃镜下各种痛变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有消化道症状和无症状患者胃镜下各种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结论 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发生率高,病变类型与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透析治疗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并无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何晓峰;王海灏;谢华平;吕永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