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在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俞创奇;杨驰;郑凌艳;吴大铭;陈潇卿;张军;恽白

关键词:涎腺镜, 唾液腺疾病, 唾液腺, 结石, 导管炎
摘要:目的 评价内镜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涎腺镜对106例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进行诊断,其中腮腺57例,下颌下腺49例,探查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和发病原因.同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涎腺镜辅助下的套石篮取石术、钳夹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术.结果 内镜下表现可见下颌下腺导管阻塞原因以结石多见,占41例(83.7%),异物3例;而腮腺导管内以内壁增生为主,占37例(64.9%),分支导管部分阻塞.对于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取石成功率为84.1%;对于腮腺导管内增生及黏液栓子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导管扩张和灌洗的有效率为87.5%.结论 涎腺镜能直接了解唾液腺导管的内在表现,明确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的发病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镜治疗脑室系统囊肿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内囊肿12例,其中侧脑室囊肿7例,三脑室囊肿5例.结果 3例行囊肿全切,9例囊肿造瘘,术后头痛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脑室系统囊肿可采用神经内镜治疗,且具有微创性、直视性、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鉴文;黄新;黄勤;刘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预防与诊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定位为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手术[1],但也存在不足,胆道损伤是其严重的并发症[2].

    作者:龚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 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腹腔内多脏器联合手术.方法 分析10余年来由肝胆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联合完成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其中行LC+肠粘连松解术23例,LC+ 阑尾切除术10例,LC+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2例,LC+ 肝活检术13例,LC+ 子宫附件手术6例,LC+ 右肾囊肿去顶术2例,肝囊肿开窗引流+肠粘连松解术3例.结果 6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不可控制的出血,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00 min,单病灶LC 为4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2 d,LC 3.8 d.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6 h内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恢复饮食.结论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不增加患者痛苦,一次手术同时完成两个病灶,缩短了麻醉、手术和住院时间,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兼有微创美容的效果.

    作者:李春芳;周杰;李晓平;张国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诱发胃癌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定为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作者:陈诗华;罗刚;刘英;邱启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腺样体肥大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AH)患儿的心理状况及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对63例AH患儿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H患者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因子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各项目评分趋于好转.结论 AH患儿存在显著的心理卫生障碍,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患儿的身心康复.

    作者:王振霖;李源;刘贤;安刚辉;李鹏;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频电切及热活检灼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

    目的 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及热活检灼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效果.方法 胃镜确诊的398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切组(161例)、热活检灼除组(185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每人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mg,连续3周.1个月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 高频电切组、热活检灼除组和对照组症状随访率分别为96.89%、92.97%和88.46%;随访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5.26%、86.05%和36.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频电切组、热活检灼除组和对照组胃镜复查率分别为74.53%、73.51%和82.69%;胃镜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8.53%和13.9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热活检灼除组(92.65%)的显效比例高于高频电切除组(87.5%)(P<0.01).结论 内镜下热活检灼除法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乔传虎;于皆平;刘波;赵丽萍;周天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0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进展期食管癌及胃癌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0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进展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200例患者给予微创治疗联合全身化疗;200例患者给予微创治疗;200例患者给予全身化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生存期、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微创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7.0%;微创联合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9.5%;全身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21.5%.微创治疗组较化疗组治疗效果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联合化疗能提高微创治疗的效果.微创治疗组生存期30个月.微创联合化疗组生存期35个月,化疗组生存期16个月.原发灶转移率组相差不大.结论 微创治疗在上消化道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联合全身化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凌安生;朱芳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气囊小肠镜在回肠末端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回肠末端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5年4~9月该院27例有消化道症状,且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病变阳性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与病理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27例病人中发现小肠除滤泡增生外疾病23例,检出率为85.2%,其中回肠滤泡增生4例,空回肠克罗恩病6例,回肠结核5例,小肠息肉病3例,回肠毛细血管瘤3例,回肠血管扩张症3例,空肠肿瘤2例,回肠肌瘤1例.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迅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能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有望成为小肠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末段,有助于发现阳性病变,提高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唐少波;袁海锋;奚锦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8~2004年36例小儿泌尿外科疾病应用输尿管镜的诊治资料.结果 6例尿道狭窄、2例尿道结石、1例尿道瓣膜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0个月~6年,无排尿异常.2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外支架管脱落经肾造瘘口放置内支架;8例输尿管结石(1例石街长约4 cm)、12例输尿管成形术后内支架置入和/或拔出均一次完成.5例内支架上移中4例顺利拔出,1例失败.结论 输尿管镜对小儿尿路系统大部分疾病的处理有满意效果.

    作者:景德善;常德辉;王养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免气腹妇科腹腔镜置入第1套管针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免气腹妇科腹腔镜置入第1套管针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383例腹腔镜手术采用两种第1穿刺方法进入腹腔.研究组280例,切开脐孔皮肤、皮下脂肪及筋膜,套管针直接穿刺置入;对照组103例.气腹形成后进行套管针穿刺置入.结果 研究组从切开皮肤到气腹形成、腹腔压力达15mmHg,置入腹腔镜短时间1 min,长时间9min,平均(1.74±0.859)min;对照组短时间5 min,长时间11 min,平均(7.33±1.37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血管、器官损伤并发症.结论 免气腹套管针直接穿刺置入方法,减少了气腹针穿刺充气这一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气腹针穿刺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能够迅速进入腹腔实施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继东;夏恩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目的 探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3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先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期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32例患者中28例均成功通过ERCP置入可膨式金属支架,3例改行PTCD后再经窦道放入金属支架,成功率96.88%,1例行两种处理方法均未能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黄疸明显减退;3例患者支架再次阻塞,1例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支架平均通畅期为213 d,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35 d.结论 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创伤小,通畅性能好,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惠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平;张啸;张筱凤;郭英辉;林秀英;吕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2003年3月~2005年11月收治的45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年龄≥60)鼻内镜手术临床资料,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分期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28个月,症状改善率为100%,其中治愈35例(77.7%),好转10例(22.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现下睑肿胀、轻微眶周淤血1例(2.2%).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注意术中操作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蓓;梁建平;陈世强;朱习平;陆秋天;唐凤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与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为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实施了手术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10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5例,均无胆漏、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发生胆管等组织器官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小林;娄善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应用Olympus BF3c-40纤维支气管镜对125例病因不明或疗效不佳、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肺气肿及肺不张等疾病的患儿进行检查治疗,通过直视下、支气管刷检、活组织检查及肺泡灌洗液的分析,明确病因诊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药进行治疗,并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 小儿疑难呼吸道疾病中,病因主要为感染、异物及结核.小于1岁患儿肺不张主要以痰栓堵塞为主,1~3岁患儿肺不张主要以异物为主,3岁以上以结核、异物为主.发生部位:小于3岁患儿中因炎症痰堵所致的肺不张主要发生在上叶,而3岁以上主要发生在右中叶及左舌叶.因异物所致改为肺不张主要发生于1~3岁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左右支气管发生率相当.痰栓及炎性肿块引起肺不张治疗后复张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不张,而在异物引起的肺不张中,病程<2个月的复张率明显高于病程>2个月者.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明确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部位、性质及病因,对肺不张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部疾病的疗效,因病因、病史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对感染性疾病疗效好.而与病史的长短成反比.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将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治中.

    作者:钟礼立;李云;张爱民;杨曼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治疗效果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全部1次手术治疗成功,6~12个月后尿流动力学检查,大尿流率皆大于15mL/s.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井元恒;陈光耀;陈跃英;翁旭东;许新民;周守军;张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镜下吸出胃内水银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65岁.自服水银20 mL于26 h后被家人发现送到我院急诊科求治.入院后病人无自觉不适感,血、尿常规检查,胸部透视,心电,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王磊;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目的 总结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在十二指肠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之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成功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64例成功地在十二指肠镜下取出胆总管结石,1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淀粉酶升高,经抑酶治疗3~5 d后均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之后均成功地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8~17 d,平均12.3 d.另2例因十二指肠镜下取石失败而改开腹手术.结论 两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有效、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模式.

    作者:林建华;周杰;崔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5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电视胸腔手术(VATS)并发症的方法及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06年2月252例行VAT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包括肺大疱切除122例,纵隔肿瘤切除4例,食管肿瘤切除12例,肺叶切除或楔形切除65例,胸外伤止血和/或肺叶修补术18例,胸膜疾病活检术8例,手汗症双侧颈胸交神经节切除23例.结果 252例VATS手术顺利,3例白发性气胸术后复发,4例术后持续漏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8%(7/252).结论 VATS比传统胸外科手术具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在胸心外科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一次性耗材价格昂贵,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况成明;曹建军;樊汉利;刘伟;王宏宇;王方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毒症患者胃镜下改变及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和透析的关系.方法 对134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分析各型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透析情况,作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伤,部分患者合并十二指肠或食管黏膜损伤.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为主,约占50%,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不足20%.经统计,透析和未透析患者胃镜下各种痛变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有消化道症状和无症状患者胃镜下各种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结论 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发生率高,病变类型与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透析治疗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并无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何晓峰;王海灏;谢华平;吕永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随诊并分析1997~2005年247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复发病例的不同特点、原因以及处理方式,总结预防的措施.结果 随诊6个月~8年,247例手术中共出现术后复发6例,占2.4%.其中复发时为恶性肿瘤3例,皮质腺增生1例,醛固酮增多症1例,其他1例.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后有一定的复发比例,复发的原因大部分与操作无关,通过积累经验,复发率可以控制在低水平.

    作者:陈羽;丘少鹏;陈炜;陈凌武;陈俊星;李晓飞;梅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