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超声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及比较

李长民;刘巍;谭文华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 宫腔镜检查, 异常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 讨论阴式超声及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 对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常规行诊刮或定位活检.结果 阴式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阴式超声.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该科2005年8月~2006年3月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镜下胆囊动脉各型特点、走行变异及其胆囊壁入点分布规律等.结果 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主干型胆囊动脉58例(74.4%),分支型胆囊动脉20例(25.6%);胆囊动脉在靠近胆囊壶腹部有入点者68支(66.7%),在靠近胆囊体部有胆囊动脉入点者32支(31.4%);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者67例(85.9%).结论 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解剖变异,尤其是胆囊动脉走行和在胆囊壁常见入点的分布比例,对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胆管、血管误损伤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占龙;王秋生;刘隆;董雷;周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电子宫腔镜检查子宫不正出血患者1 478例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子宫不正出血患者的资料,以探讨子宫不正出血与子宫腔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2002年10月~2006年3月1 478例因子宫不正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宫腔未见异常194例,各种疾病共1 284例,阳性检出率86.9%.其中,宫腔镜下怀疑子宫内膜癌者62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者44例,确诊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12例.1 478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分析1 478例子宫不正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可了解宫腔内疾病与子宫不正出血的关系以及各病种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进而指导临床诊断.

    作者:王光伟;杨清;王玉;孙蓓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5例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5例的疗效.方法 采用MPCNL治疗65例经保守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全部病例一期或二期手术成功,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肯定.

    作者:余良;李鸣;顾磊奇;高雪辉;赵菊红;冯文强;周春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细胃镜下注射治疗食管癌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胸骨后疼痛伴咽下困难半年于2005年6月28日就诊.胃镜(Fujinon EG270N5)检查见食管距门齿32~33 cm处一隆起,约3.5 cm ×4.5 cm,占据近2/3管腔,局部狭窄,质脆,见附图A.活检示鳞形细胞癌,中度分化.胃和十二指肠未见异常.患者拒绝手术,予胃镜下分点注射5-氟尿嘧啶0.25g、表柔比星10mg和顺铂20mg,见附图B.间隔1个月重复上述治疗,共2次.第2次注射时胃镜下见癌灶轻度缩小,见附图C;末次注射时明显缩小,约2.3 cm×2.5 cm,呈平坦状稍隆起,管腔通畅,见附图D,症状缓解,失访.

    作者:王盛根;王寿九;谷丽娟;曾庆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二氧化碳对血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二氧化碳对机体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比23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手术时二氧化碳充气前、充气后动脉血气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二氧化碳充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增高,pH值充气后出现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迅速升高(P<0.05),充气后60 min趋于稳定.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时二氧化碳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碳酸血症,但可通过改变呼吸参数及自身调节机制改善.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术中监测血气等循环呼吸参数.

    作者:胡友主;王存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经腹腔镜或开腹剔除肌瘤、大肌瘤直径小于8cm的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78例,比较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总重量、剔除肌瘤个数差异无显著性;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大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腹腔镜组13.41%(11例)vs开腹组23.08%(18例)]、术后发热[腹腔镜组21.95%(18例)vs开腹组48.72%(38例)]、术后使用止痛剂[腹腔镜组41.46%(34例)vs开腹组67.95%(53例)]、住院时间[腹腔镜组(7.14±1.67)d vs开腹组(10.25±2.76)d]、生活恢复自理时间[腹腔镜组(5.45±2.82)d vs开腹组(10.61±5.27)d]和重返工作岗位时间[腹腔镜组(28.25±11.18)d vs开腹组(39.12±13.25)d],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中转开腹比例为2.44%(2例).2年(0.5~5.0年)的随访提示两组间复发率和妊娠率相似,复发率腹腔镜组2.44%(2例)、开腹组3.85%(3例),妊娠率腹腔镜组6.10%(5例)、开腹组5.13%(4例),无瘢痕破裂病例.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大直径小于8 cm的病例,经腹腔镜剔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白文佩;穆兰芳;周应芳;李克敏;林怀宪;秦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的比较,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患者各102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体温、胃肠道反应、伤口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具有探查彻底、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短、术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具有微创、美观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莉;谭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选择与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1例.采用鼻内镜鼻内手术16例,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10例(其中包括复发再手术5例).结果 术后随访6~69个月,有5例复发(23.8%),再次手术采用鼻内镜联合进路切除,均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但需按分期选择术式.对于肿瘤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Ⅲ、Ⅳ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文;刘少峰;沈昌德;余良虎;胡春璋;范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类型为末端回肠炎25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9例,溃疡10例,息肉2例,结核8例,小肠出血6例.结论 结肠镜不仅可以直视末端回肠病变,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可明显提高疾病的确诊率.因此在对末端回肠病变的诊断中,结肠镜检查应为首选方法

    作者:颜丽萍;唐建光;苏艺群;刘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23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23例249侧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3组,并对151侧下段输尿管结石,56侧中段结石,42侧上段结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下段结石清除率98.0%(148/151),中段结石清除率达94.6%(53/56),上段结石清除率达88.1%(37/42).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19/223),包括结石移位、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发热等.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尤其对中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处理失败的结石及伴肾绞痛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王小勇;李云;李挺山;赖炳旺;叶正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神经内镜手术后颅内感染的调查与控制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神经内镜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控制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06年1~6月神经内镜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手术环境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25例患者,其中1~4个月(采取控制措施前)17例,发生颅内感染6例,感染率为35.3%;5~6个月(采取控制措施后)8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感染率为12.5%.对手术医师及手术环境进行采样,其中空调柜机及仪器表面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室空气细菌数平均为218 CFU/m3;手术中无菌头皮夹培养出微球菌.手术操作现场观察发现神经内镜清洗不符合要求;外科洗手未按照手消毒产品的要求使用无菌毛巾擦手;无菌手术器械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结论 手术环境、外科手消毒及神经内镜清洗等缺陷是造成神经内镜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综合原因.

    作者:冯丽;吴安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对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例肺CT检查显示气管、支气管旁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气管镜针吸活检.结果 TBNA诊断阳性率为61.19%(123/201),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79.71%(110/138),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23.21%(13/56).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少许出血,占64.18%(129/201).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是诊断气管旁纵隔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淑红;成炜;葛玉香;杜春华;胡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肾移植前胃镜下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101例肾移植前尿毒症患者胃镜下黏膜病变、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血尿素氮、肌酐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临床确诊为尿毒症的合格病例肾移植前分别进行胃镜检查、Hp检测、血清胃泌素和其他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1例尿毒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膜病变,胃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尿素氮、肌酐成正比.在合并有糜烂、溃疡、息肉等病变时血清胃泌素均有明显升高,与未合并上述病变的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p感染可以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但Hp感染不是尿毒症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胃黏膜糜烂、溃疡、息肉/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尿毒症胃黏膜病变的主要病因.

    作者:于丰彦;陈向阳;祁力平;曾霞飞;杨彩玲;周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湖南省可曲性支气管镜应用情况调查及与上海市调查对比研究

    目的 调查近10年湖南省可曲性支气管镜的应用情况,并与上海市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通过信函方式,对全省三级、二级医院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医院平均拥有支气管镜数和平均熟练操作支气管镜医生数明显高于湖南省;两地区在支气管镜消毒液应用、表面麻醉和气管内麻醉以及检查的死亡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地区在支气管镜消毒方法、静脉麻醉和环甲膜注射麻醉、诊治新技术开展方面以及大出血、室速等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上海市在可曲性支气管镜应用方面优于湖南省,这与两地区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关,值得借鉴.

    作者:周东波;胡成平;杨华平;李瑛;梁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纤维结肠镜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附81例报告)

    目的 评价纤维结肠镜诊治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纤维结肠镜进行诊治的81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4例患者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插镜成功,操作成功率为100%,无穿孔病例,7例合并急性腹膜炎的患者系术后确诊,其中右半结肠癌19例,左半结肠癌53例(降结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39例),直肠癌9例,诊断符合率为100%,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纤维结肠镜检查应用于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治是必要、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葵;陈利生;朱袭嘉;罗吉辉;李君;赵江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卢戈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卢戈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染色前后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方法 对306例35~72岁疑似食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卢戈液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进行组织活检.结果 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发现早期食管癌11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54例.碘染色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为2例和9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2例和4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检查中卢戈液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作者:杨小民;马红京;牛冬梅;张凤平;汤军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应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用三孔法完成胆囊切除术,7例改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术野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王乃金;凌宝存;应浩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监测下麻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目的 探讨监测下麻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可行性.方法 监测下麻醉组选取25例患者,应用力月西、利多卡因、吲哚美辛进行监测下麻醉;对照组选取22例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手术时间、费用及术中反应进行分析.术中反应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结果 监测下麻醉组手术时间为(20.50±9.80)min、费用为(615.26±215.65)元,术中反应4分以上5例,3分以下2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0.85±15.60)min、费用为(926.65±125.95)元,术中反应4分以上8例,3分以下22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监测下麻醉对适宜的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节时、经济的麻醉方式.

    作者:杜江平;李艳;史计月;张丽萍;李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高危病人超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探讨低压气腹在老年、合并心肺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中气腹机的压力值预设为8 mmHg,根据术中情况再适当调高或调低气腹压力值.结果 75例老年、高危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压力值控制在6~10 mmHg,3例因暴露欠佳气腹压调至12mmHg.除2例中转开腹外,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降低了老年、高危患者因气腹而引起的并发症风险,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著;孙坚;邓清江;阳平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6年12月该院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的41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412例患者,共行458例次手术,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61例次(13.3%),其中胸膜损伤、气胸4例次(0.87%);术中大出血3例次(0.66%),立即终止手术,留置肾盂造漏夹闭后观察无明显出血,1周后二期碎石;碎石后因视野模糊未能成功留置双J管8例次(1.75%);术后高热、感染16例次(3.49%);术后肾盂造漏管脱落9例次(1.97%);术后KUB见双J管位置异常5例次(1.09%);术后经皮肾通道疼痛14例次(3.06%);术后迟发大出血2例次(0.44%),经输血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无肾脏严重出血不止行肾切除;无腹腔脏器损伤.结论 术中大出血、术后迟发大出血、术后感染是MPCNL较严重并发症,须予以重视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

    作者:王大伟;鲁军;夏术阶;文伟;张琦;张捷;韩帮旻;孙晓文;唐孝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