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刘少峰;沈昌德;余良虎;胡春璋;范畴
输尿管结石,同时并发有肾内结石,不适合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可在术中取出输尿管结石后,用欧林巴斯4.9mm胆道镜取出肾盂或肾盏内的结石.对较大结石或铸型结石采用钬激光碎石后,用套石篮或三爪钳取出,从而避免行肾切开取石术的风险.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非灌洗组,灌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非灌洗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8 h和72h后灌洗组的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非灌洗组(P<0.01),PaC02明显低于非灌洗组(P<0.01);灌洗组总有效率为88.8%,非灌洗组为4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可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疗效确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艺坛;陈志斌;潘云虎;丁珠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乳管镜下收集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21、P53蛋白表达对乳腺导管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 在乳管镜直视下对46例乳腺导管癌和5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乳腺导管病变进行搔刮,收集冲洗液打点涂片.用巴氏法行细胞学检查,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检测.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头溢液涂片上皮细胞量少,细胞往往有变性改变,核浓缩,结构均质化;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细胞量丰富,核染色深,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乳头溢液涂片中有效细胞团明显少于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中的有效细胞团(P<0.01).5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为良性57例,可疑恶性1例;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细胞学诊断为良性56例,可疑恶性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低于46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0.05).46例乳腺导管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P<0.05).结论 在乳管镜下收集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涂片的有效细胞团明显多于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可作为鉴别乳腺导管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作者:曾健;陆云飞;张浩;陈玲;胡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愈合情况评价腹腔镜下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腹腔镜下应用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外突型36例,术后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疤痕愈合恢复情况.结果 线圈套扎法切除浆膜下子宫肌瘤18例创面恢复佳;子宫壁间肌瘤外突>50%者11例,创面4、5周后消失;子宫壁间肌瘤外凸<50%者7例创面恢复慢,并发症多.结论 据超声监测腹腔镜下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但需结合临床分型适当采用.
作者:杨晓红;夏恩兰;邓美玲;耿建英;姜雯;苏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23例249侧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3组,并对151侧下段输尿管结石,56侧中段结石,42侧上段结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下段结石清除率98.0%(148/151),中段结石清除率达94.6%(53/56),上段结石清除率达88.1%(37/42).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19/223),包括结石移位、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发热等.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尤其对中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处理失败的结石及伴肾绞痛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王小勇;李云;李挺山;赖炳旺;叶正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对有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史的67例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后,进行宫腔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行病理组织检查,后将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67例患者中29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为正常,其中16例(55.17%)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3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病变的患者中有35例(92.11%)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2.92%、84.21%、92.11%和55.17%.67例患者中18例宫腔镜检查为正常,其中1例(5.56%)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有宫腔病变.49例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病变的患者中,46例(93.88%)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87%、85.00%、93.88%和94.44%,其敏感性及阴性预测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mm,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佳诊断手段.
作者:徐永前;董建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神经内镜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控制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06年1~6月神经内镜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手术环境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25例患者,其中1~4个月(采取控制措施前)17例,发生颅内感染6例,感染率为35.3%;5~6个月(采取控制措施后)8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感染率为12.5%.对手术医师及手术环境进行采样,其中空调柜机及仪器表面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室空气细菌数平均为218 CFU/m3;手术中无菌头皮夹培养出微球菌.手术操作现场观察发现神经内镜清洗不符合要求;外科洗手未按照手消毒产品的要求使用无菌毛巾擦手;无菌手术器械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结论 手术环境、外科手消毒及神经内镜清洗等缺陷是造成神经内镜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综合原因.
作者:冯丽;吴安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阴式超声及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 对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常规行诊刮或定位活检.结果 阴式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阴式超声.
作者:李长民;刘巍;谭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胸骨后疼痛伴咽下困难半年于2005年6月28日就诊.胃镜(Fujinon EG270N5)检查见食管距门齿32~33 cm处一隆起,约3.5 cm ×4.5 cm,占据近2/3管腔,局部狭窄,质脆,见附图A.活检示鳞形细胞癌,中度分化.胃和十二指肠未见异常.患者拒绝手术,予胃镜下分点注射5-氟尿嘧啶0.25g、表柔比星10mg和顺铂20mg,见附图B.间隔1个月重复上述治疗,共2次.第2次注射时胃镜下见癌灶轻度缩小,见附图C;末次注射时明显缩小,约2.3 cm×2.5 cm,呈平坦状稍隆起,管腔通畅,见附图D,症状缓解,失访.
作者:王盛根;王寿九;谷丽娟;曾庆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近10年湖南省可曲性支气管镜的应用情况,并与上海市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通过信函方式,对全省三级、二级医院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医院平均拥有支气管镜数和平均熟练操作支气管镜医生数明显高于湖南省;两地区在支气管镜消毒液应用、表面麻醉和气管内麻醉以及检查的死亡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地区在支气管镜消毒方法、静脉麻醉和环甲膜注射麻醉、诊治新技术开展方面以及大出血、室速等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上海市在可曲性支气管镜应用方面优于湖南省,这与两地区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关,值得借鉴.
作者:周东波;胡成平;杨华平;李瑛;梁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经腹腔镜或开腹剔除肌瘤、大肌瘤直径小于8cm的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78例,比较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总重量、剔除肌瘤个数差异无显著性;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大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腹腔镜组13.41%(11例)vs开腹组23.08%(18例)]、术后发热[腹腔镜组21.95%(18例)vs开腹组48.72%(38例)]、术后使用止痛剂[腹腔镜组41.46%(34例)vs开腹组67.95%(53例)]、住院时间[腹腔镜组(7.14±1.67)d vs开腹组(10.25±2.76)d]、生活恢复自理时间[腹腔镜组(5.45±2.82)d vs开腹组(10.61±5.27)d]和重返工作岗位时间[腹腔镜组(28.25±11.18)d vs开腹组(39.12±13.25)d],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中转开腹比例为2.44%(2例).2年(0.5~5.0年)的随访提示两组间复发率和妊娠率相似,复发率腹腔镜组2.44%(2例)、开腹组3.85%(3例),妊娠率腹腔镜组6.10%(5例)、开腹组5.13%(4例),无瘢痕破裂病例.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大直径小于8 cm的病例,经腹腔镜剔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白文佩;穆兰芳;周应芳;李克敏;林怀宪;秦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1例.采用鼻内镜鼻内手术16例,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10例(其中包括复发再手术5例).结果 术后随访6~69个月,有5例复发(23.8%),再次手术采用鼻内镜联合进路切除,均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但需按分期选择术式.对于肿瘤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Ⅲ、Ⅳ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文;刘少峰;沈昌德;余良虎;胡春璋;范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 ①入院后均给静脉补液、扩容、输血制酸及止血,纠正休克.②胃镜下治疗:发现吻合口出血病灶后,采取序贯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用注射针在出血点进针,在不同组分点注射1/20 000去甲肾上腺素,继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病灶及四周,硬化剂总量6~30mL上述镜下治疗仍有渗血者,必要时喷撒凝血酶.术后处理:保留胃管48 h内间断用空针抽吸,观察止血效果,一旦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再行第2次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术后均给予制酸、保护胃黏膜及营养支持等治疗.③内镜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即刻止血:内镜治疗出血停止24 h内未再出血;止血成功:治疗后严密追踪1个月未发生再出血.结果 内镜下止血即刻止血成功,立即止血成功率100%,2例分别在治疗第2、3天再出血,表现渗血,经再次内镜治疗止血成功,近期再出血率占8%(2/25),总有效率100%.结论 胃镜序贯注射止血对机械吻合口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冯凯祥;罗玉君;刘涛;邓丽;黄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卢戈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染色前后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方法 对306例35~72岁疑似食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卢戈液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进行组织活检.结果 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发现早期食管癌11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54例.碘染色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为2例和9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2例和4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检查中卢戈液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作者:杨小民;马红京;牛冬梅;张凤平;汤军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类型为末端回肠炎25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9例,溃疡10例,息肉2例,结核8例,小肠出血6例.结论 结肠镜不仅可以直视末端回肠病变,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可明显提高疾病的确诊率.因此在对末端回肠病变的诊断中,结肠镜检查应为首选方法
作者:颜丽萍;唐建光;苏艺群;刘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二氧化碳对机体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比23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手术时二氧化碳充气前、充气后动脉血气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二氧化碳充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增高,pH值充气后出现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迅速升高(P<0.05),充气后60 min趋于稳定.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时二氧化碳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碳酸血症,但可通过改变呼吸参数及自身调节机制改善.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术中监测血气等循环呼吸参数.
作者:胡友主;王存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01例肾移植前尿毒症患者胃镜下黏膜病变、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血尿素氮、肌酐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临床确诊为尿毒症的合格病例肾移植前分别进行胃镜检查、Hp检测、血清胃泌素和其他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1例尿毒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膜病变,胃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尿素氮、肌酐成正比.在合并有糜烂、溃疡、息肉等病变时血清胃泌素均有明显升高,与未合并上述病变的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p感染可以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但Hp感染不是尿毒症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胃黏膜糜烂、溃疡、息肉/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尿毒症胃黏膜病变的主要病因.
作者:于丰彦;陈向阳;祁力平;曾霞飞;杨彩玲;周福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孤立肾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微创处理方法.方法 对56例孤立肾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10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成功12例,失败2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成功31例,失败1例.结果 发生梗阻72 h内解除梗阻的49例患者在3~12 d内血Cr由235~869 μmol/L降至62~125 μmol/L;血BUN由9.9~40.6 mmol/L降至2.8~6.8 mmol/L;尿量增加,肾功能恢复,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KUB和B超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尽早解除梗阻,有效防治并发症,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微创技术是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梗阻的主要处理手段.输尿管逆行插管是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输尿管镜下碎石是孤立肾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有条件的医院.
作者:叶锦;靳风烁;陈锦;李黔生;张克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的比较,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患者各102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体温、胃肠道反应、伤口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性内出血具有探查彻底、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短、术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具有微创、美观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莉;谭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纤维喉镜在隐蔽性下咽部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1年3月~2006年8月对112例有明确下咽部异物史,但常规间接喉镜检查未发现异物的患者,采用电视纤维喉镜检查.结果 发现111例有异物,并全部用纤维喉镜活检钳成功取出异物,1例发现梨状窝有肉芽组织,后经颈部CT扫描发现右侧声门旁间隙异物,行颈前径路切开取出鱼刺.结论 纤维喉镜具有检查全面、观察清晰、定位准确、钳取方便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少隐蔽性下咽部异物的漏诊.
作者:周明光;徐红新;肖芒;李旋;张雷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