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洁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外,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厄贝沙坦片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BP、SBP、降压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BP和DBP均降低,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DBP (76.44±4.09)mmHg和SBP(118.49±12.36) 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73.68%、(86.33±3.75)mmHg和(142.28±17.81)mmHg(P<0.05);观察组发生一般不良反应率为7.89%,基本与对照组5.26%一致(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效果更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五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的作用,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病人的新管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 制定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流程及诊疗方案,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科所发生的330例采用绿色通道救治的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与历史同期按医疗常规完成治疗的300例传统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抢救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病人的满意度指标变化.结果 绿色通道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急重患者绿色通道能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志新;凌春燕;谢常林;何正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检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我院112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PCT、hs-CRP及TNF-a水平,并将其与治疗后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PCT、hs-CRP及TNF-a水平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CT、hs-CRP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NF-a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检测PCT、hs-CRP及TNF-a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
作者:刘领;熊鑫;李秀业;杨霁;吴文杰;何彦侠;薛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结合经椎管伤椎体内植骨成形术后伤椎体内空洞的发生率、位置、大小及其愈合情况,探讨植骨吸收空洞发生的形成原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6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合经椎管椎体内植骨成形术后14~26个月返院取出内固定患者伤椎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其中T11椎6例、T12椎21例、L1椎29例、L2椎5例.统计伤椎植骨空洞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空洞的位置、大小及其愈合情况.结果 61例植骨吸收空洞发生率93.44%,空洞主要位于伤椎椎体前上部.结论 其形成可能与椎体伤后局部血运、损伤程度、植骨密度及植骨材料、自身松质骨特性、椎体区域性骨密度分布差异、椎体所受压应力分布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伤椎植骨空洞形成的发生率高,但近期对内固定和伤椎畸形矫正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覃建朴;王翀;曹广如;敖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A辅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5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超早期共治疗12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先行64排双源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证实有颅内动脉瘤后即在24 h内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出院时预后良好92例(71.88%),预后差32例(25.00%),死亡4例(3.12%).结论 CTA辅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希颖;陶维华;金立德;赵建华;洪孙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分析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7.1±1.8)%和(37.0±1.6)%、心输出量(5.4±1.8)L/min和(5.5±1.9)L/min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3.1±3.6)%、心输出量(7.6±1.8)L/min均高于常规治疗组(39.8±2.9)%、(6.1±2.0)L/min,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常规治疗组(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峰松;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贫血及缺铁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广泛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虽可改善贫血,但缺铁可使EPO疗效降低.为了达到及维持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10 g/L~120 g/L,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常规应用静脉铁剂,但接受静脉补铁容易出现铁中毒,且静脉铁剂价格昂贵,患者尚需忍受穿刺痛苦.传统的口服铁剂包括无机铁剂及有机铁剂,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且吸收利用率低.近年来,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利用现代化技术从蚕砂中提取和制备了铁叶绿酸钠,制成生物铁剂生血宁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其在治疗肾性贫血、改善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新;于国俊;胡江平;荆婷婷;常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无痛胃肠镜治疗40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胃镜治疗,作为对照组;对另外一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作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肠胃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可准确诊断病灶、减轻检查痛苦,治疗效果优越、不良反应轻微,效果安全可靠,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阎朝光;张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增殖抑制的机制及与甘露糖受体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实验于2014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研究室进行,利用荧光免疫法检查甘露糖受体在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上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甘露糖受体在人肝癌细胞HpeG2上表达分布较少,而在人肝癌细胞BEL-7402上表达分布较多;CCK8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同时证明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HpeG2增殖抑制作用(P<0.05).结论 人参多糖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peG2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高于对HpeG2的抑制作用,增殖抑制作用的高低与甘露糖受体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郭林娜;高恒宇;何苗;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定位在经皮肾镜穿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9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应用B超定位行经皮肾镜穿刺技术的肾或(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80例,对其通道的建立时间、多通道建立、结石处理时间及清除率、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成功建立标准通道并Ⅰ期碎石,6例患者Ⅱ期碎石,2例患者因出血改开放手术.结论 B超定位行经皮肾镜穿刺技术有定位准确、操作方便、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当归黄芪汤联合替诺福韦对乙肝相关性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64名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32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替诺福韦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当归黄芪汤,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依据主要有:血清HVB标志物、尿蛋白、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浆蛋白、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血浆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血肌酐降低等治疗前后的数值分别为:(4.85±2.4)g/L、(20.42±8.85)g/L、(64.25 ±36.73) U/L、(169.48 ±26.2)μmol/L和(1.66±1.23)g/L、(34.84±7.43)g/L、(26.50±12.33)U/L、(97.62±25.46)μmol/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黄芪汤联合替诺福韦对乙肝相关性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继华;赵淑晴;王勇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间苯酚在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对产程以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采取临床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诊观察的阴道妊娠足产产妇160例进行对比实验,经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个80例,对照组80例不采取任何药物干预,以常规产生护理方法进行全程护理,实验组80例在第一产程潜伏期以及活跃期分别使用苯三酚进行注射,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产程情况,并分析药物对母婴的安全影响.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分娩产程(5.1±0.6)h扩宫速度(2.7±1.4)cm/h,对照组产程(7.6±0.7)h,扩宫速度(1.8±1.3)cm/h,经比对,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自然分娩率95%以及安全分娩率91.25%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5%以及安全分娩率73.75%,P均<0.05,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在对足产产妇进行阴道顺产加速的生产中,使用间苯三酚来进行辅助治疗,副作用小,能更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且能有效减少产程时间,在临床中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苏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种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但效果不一.为了研究“贺氏三通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现总结2005年-2015年中国知网中关于“贺氏三通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报道,并按温通、强通、微通及综合治疗、分期治疗进行论述.通过总结说明采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较单一治疗方案疗效好.急性期尽早联合采用贺氏强通法、微通法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林沿岑;江保中;庞秀花;孟凡颖;温进;刘慧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切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98例接受面部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与观察组(49),对照组未使用A型肉毒毒素,观察组术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比两组术后瘢痕颜色、平整度、弹性、宽度.结果 本组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者是血肿.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瘢痕宽度(0.4±0.2)mm、弹性0.2±0.1、平整度0.3±0.1、颜色0.4±0.1,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能减少术后面部切口瘢痕增生变宽,改善远期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正斌;梁俊刚;路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对策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常规组45例.研究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22%,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并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抗病毒治疗对合并乙肝肝硬化的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安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合并乙肝肝硬化的肝细胞癌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术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是否大于500 copies/ml分为两组,分别评估术前两组病人的肝功能状况,HBV DNA载荷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抗病毒治疗对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术前HBV DNA载荷与血清ALT、AST水平正相关.术后血清转氨酶短暂升高,HBV DNA>500 copies/mL的患者术后第1天ALT、AST水平升高明显,显著高于HBV DNA≤500 copies/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后两组血清转氨酶水平逐渐下降,抗病毒治疗至术后第3天,两组ALT、AST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能够提高合并乙肝肝硬化的HCC患者射频消融的安全性,保障术后肝功能恢复.
作者:何丽平;吴世群;高树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雷米普利片治疗高血压性心衰的疗效,旨在为今后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心衰提供良好借鉴.方法 前瞻性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 1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86例被确诊高血压性心衰病患者,按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雷米普利片,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42%(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30%和0.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23%和4.6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雷米普利片治疗高血压性心衰的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畅流方对冠心病患者IMT以及心脑血管事件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中药方剂畅流方治疗本组89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了治疗前后颈动脉中的斑块指数.结果 治疗前IMT为(1.26±0.04)mm,治疗后为(0.81 ±0.03)mm,治疗后IM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前斑块指数为(2.97 ±0.05)级,治疗后为(1.72±0.06)级,治疗后斑块指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0.34%,治疗后为15.37%,治疗后脑血管、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畅流方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IMT增加以及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T和MRI在诊断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核磁室16例(30耳)在我科检查的LV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3.0TMRI和HRCT检查,对比并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 CT诊断前庭水管中点直径(1.94±0.13)mm高于MRI(1.87±0.12)mm,P<0.05;CT诊断前庭水管外口直径(2.95±0.14)mm低于MRI(3.13±0.15)mm,P<0.05.结论 CT诊断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的LVAS患者,应进行MRI扫描,进一步明确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扩大程度,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影像学基础.
作者:武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7月-2015年11月就诊的偏头痛患者80名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口服天舒胶囊,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和观察组在给药前与治疗1月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血小板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偏头痛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给药的NO (108.24±23.45)、5-HT (924.17±117.96)、PCA的Vs和Vd(92.53±17.05和48.24±7.17)、ACA的Vs和Vd(104.67±16.89和74.09±5.83)、MCA的Vs和Vd(130.25±21.43和70.02±6.82),观察组于给药治疗1月后的NO(35.45±13.28)、5-HT(435.32±172.03)、PCA的Vs和Vd(45.26±6.78和21.73±6.85)、ACA的Vs和Vd(71.03±6.19和39.06±7.92)、MCA的Vs和Vd(64.38±10.15和31.3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可以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