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蛔虫性支气管炎临床及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16例分析

高冰;夏峻巍;卢家泉;袁希彦;肖体全

关键词:蛔虫, 支气管炎, 纤维支气管镜
摘要:目的探索蛔虫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在2000年1月~2004年2月期间的蛔虫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症状、体征、胸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以青、壮年发病多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咯痰和胸痛,典型的X线表现和化验结果很难见到,超过半数病人同时合并支气管结核,镜下病变部位有双侧支气管同时受累及、多见于右中叶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的特点,镜下表现以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和溃疡为主.结论当出现临床不易解释的刺激性咳嗽、咯痰和胸痛,喜食泡菜或凉拌菜,特别是新鲜的鱼腥草叶及其根茎者,应考虑到蛔虫性支气管炎的可能,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结合刷检涂片检查是诊断蛔虫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罕见异物取出体会

    近年来,我院应用胃镜术取出胃内异物近40余例,其中罕见异物10例.包括子弹壳、钥匙链、筷子(半截)、药品包装铝片、牙刷、硬币、铝勺、口腔科专用小钻头、鸡肋骨、四颗假牙.物体均较大、较长,取出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都顺利取出,故体会较深.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明;毛树山;王志风;王敏;夏拥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肺支气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儿童肺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2年1月~2004年6月21例儿童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日本产Olympus BF-40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确诊支气管异物15例,其中13例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韦格氏肉芽肿1例,慢性支气管炎和非特异性炎症3例.有2例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失败后转外科行硬质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用于儿童肺支气管疾病的诊治,纤维支气管镜取支气管异物损伤较小,方法简单,患儿痛苦小,成功率高,应作为取支气管异物的常规方法.

    作者:解好群;李晓云;成仲;冯清仪;阎宛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中的应用

    目的明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105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对检查结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改善(P<0.05),各项指标好转(P<0.05),对导管堵塞、肺不张、咯血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作用.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常文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麻下后腹腔镜手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手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经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病人1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后经Swan-Ganz导管和桡动脉监测CO2气腹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潮气末CO2分压(PetCO2)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肺泡动脉血氧含量差(A-aDO2)、动脉血-潮气末CO2梯度(Pa-etCO2).结果CVP、MPAP及PCWP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较气腹前显著增高,其几何均数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均为P<0.05.气腹后CI的变化不一,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各时间点Ppeak均较气腹前显著增高(P<0.05).PaCO2、PetCO2于气腹后10min开始增高(P<0.05),并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继续缓慢增高,pH随PaCO2的增高而有所下降.VCO2于气腹后20 min开始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5)并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增高,高增幅达(69±6)mL/min,较气腹前增高53%.气腹后20min后各时间点Pa-etCO2均较气腹前显著增高(P<0.05),Pa-etCO2的变化与手术时间、Ppeak、MPAP、PCW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全麻下后腹腔镜手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为:CVP、MPAP、PCWP增高,VCO2、Pa-etCO2增加.

    作者:王永光;张利东;徐建国;高建平;张征宇;周水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 9 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 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作者:杨尽晖;周海兰;蒋波;易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12例不同年龄组肺不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组肺不张病因的特点.方法X线、CT诊断肺不张112例,经纤支镜观察、活检、刷检及细菌学、抗炎治疗等明确诊断.结果112例确定病因的肺不张中,肺癌70例(62.5%),炎症27例(24.1%),结核12例(10.7%),异物3例(2.7%).老年组肺癌(84.5%)占首位,炎症(13.8%)次之,结核(1.7%)少见;中年组以肺癌(54.3%)和炎症(37.1%)为主,结核(8.6%)较少见;青年组结核(42.1%)和炎症(31.6%)多见,异物(15.7%)和肺癌(10.5%)较少.结论中老年肺不张多数为肺癌所致,青年人肺不张以结核和炎症多见.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仲伟;李晓惠;解正良;刘跃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同时治疗胆结石及肾囊肿(附11例报告)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同时治疗伴胆石症的肾囊肿11例.结果11例全部手术成功.随访6~18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途径同时处理肾囊肿及胆囊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徐缓;景福林;郭献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气道内良性肿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消融治疗在气道内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气道内良性肿瘤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Nd:YAG激光进行消融治疗,观察患者咳嗽、气促、血气分析及气道内新生物改善情况并进行密切随访.结果经激光治疗后所有患者气道内新生物均完全清除,患者气促、咳嗽等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咳嗽完全缓解者21例,气促由治疗前的(3.3±0.7)级改善为(1.5±0.5)级(p<0.001);PaO2由治疗前的(8.4±1.4)kPa上升为(11.8±1.2)kPa(P<0.001);18例患者术后3 d内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除11例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及1例少量出血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60个月,除1例乳头状瘤术后1 a左右复发外,其余患者气道一直保持通畅.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Nd:YAG激光消融治疗气道内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优先于开胸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纪全;陈正贤;涂海燕;李静;汪斌超;李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对呼吸力学的影响及其呼吸参数的调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期间的呼吸力学变化,为术中麻醉呼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病人20例,ASAⅠ-Ⅱ级.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呼吸参数设定:潮气量(VT)=体重×10mL;呼吸频率(RR)=12次/min;调整后的呼吸参数:VT=体重×6、7mL;RR=16~20次/min.维持调整前、后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mmHg之间.用Datex气体监测仪测定麻醉诱导后5 min、气腹前5 min、气腹后5 min、调整呼吸参数后5 min及放气后5 min的Paw、肺顺应性(CL)和PETCO2.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分时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气腹5min后Paw明显增加,CL下降;调整呼吸参数后,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放气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气腹影响肺通气,致使Paw增高,CL下降.通过调整呼吸参数,使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因此,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应注意术中呼吸管理.

    作者:张锦;李莉;邵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173例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支气管结核(EBTB)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3例经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97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每周经纤支镜对病变部位介入治疗1、2次.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比较,治疗后1年内定期复查.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肺不张由术前45例降至9例,张力空洞从15例降至1例,痰阴转为84.4%;对照组肺不张由47例降至33例,张力空洞由17例降至12例,痰阴转62.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纤支镜是目前治疗EBTB的较好途径

    作者:刘建明;孙圣华;詹娟;左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1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62±12)岁.所有患者连续3次行胸水细胞学及经皮胸膜活检后实施内科胸腔镜.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镜术后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对比3种方法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并发症及利用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术的疗效.结果胸水细胞学、胸膜活检及胸腔镜3种检查方法在胸膜间皮瘤中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4.3%(3/21)、57.4%(12/21)和100.0%(21/21),两两对比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胸膜活检和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4/21)和28.6%(6/21),胸腔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行胸膜粘连术,12例注入顺铂,7例使用博莱霉素,总有效率达84.2%(16/19);半年的复发率为31.3%.结论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安全,在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阳性率高,具有诊断治疗一次进行的优点,是胸膜间皮瘤诊治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兴林;陈正贤;郭纪全;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腕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选择Ⅰ~Ⅲ期病例共37例(61 个腕关节)施行手术.在腕关节牵引下,应用直径2.3mm30°与0°关节镜、小型刨削器、直径2.5mm刨削头、射频汽化仪,取背侧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入路,镜下探查腕部疾病,证实为类风湿性滑膜病变后,应用刨削器与射频汽化仪彻底切除腕关节滑膜.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病理诊断符合类风湿性滑膜炎.经6~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6个月,优良率达73.8%,其中Ⅰ、Ⅱ期患者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70.6%、86.1%)明显高于Ⅲ期患者的术后优良率(25.0%),P<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Ⅰ、Ⅱ期类风湿性腕关节炎.

    作者:赵自平;蔡道章;卢华定;金文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囊肿腔内手术的诊治经验.方法16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IVU或膀胱镜确诊.均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切开或开窗术,对伴有囊内结石的5例同时行机械碎石术.结果16例手术一次成功,临床症状改善,肾积水减轻,感染得到控制,结石已排出.9例术后随访1~4年,平均2年,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无管口狭窄及反流.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的腔内手术疗效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尤其是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囊肿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齐桓;郑少斌;付晓幼;谭万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麻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取较大异物胶钉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来我院就诊的12 d前不慎误将101胶水钉呛入气管,2 d前在当地较大医院全麻下经气管镜取异物未成功,来我院就诊的当天早8时又在当地部队医院全麻下经气管镜下取异物,又未成功,手术报告描写是因为异物拉到声门即滑落,无法通过声门,故立即打车来到我市一较大医院,因该患儿2次全麻下经气管镜取异物均未成功,所以该院建议行开胸手术,患者家属不同意,于当日晚10时来我院.来我院时患儿平卧,呼吸困难,咳嗽,血氧饱和度90%,我室医护人员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勇于承担风险,排除诸多困难,成功地取出异物.

    作者:吴华星;王国年;武春龙;李淑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的经验.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2月施行VATS诊治胸部疾病65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风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得以明确诊断或完成治疗,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好,优于传统开胸.结论VATS选择性诊治胸部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风险,只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风险防范及并发症的处理,VATS将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作者:贺榜福;梁胜景;周一凡;龙小毛;王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2003年6月收治的胸腹腔镜术后8例,胸腔镜术后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中2例肺动脉栓塞的病人资料.结果12例病人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肝素、尿激酶抗凝、溶栓.2例肺栓塞行2 h溶栓,1例发生肺栓塞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心肺复苏、溶栓抢救成功.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发病率,要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发生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要及时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高危病人术前可植入腔静脉滤器防治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作者:卢永明;邱振明;林祖朝;叶加洪;陈宝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难治性或复发性气胸病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气胸的病因及持续不愈的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2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直视下选择合理的治疗.结果该组26例有24例中查明气胸持续不愈的原因,包括胸膜下肺大疱、肺大疱、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和胸膜结核.结论该方法在探明气胸原因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娟;吴桂欣;吕志平;乔元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鼻腔操作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定位准确的气管内支架置入方法.方法采用双鼻腔操作法,以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跟踪经另一侧鼻腔送入气管的置入器与支架,引导调整,将支架准确地施放于气管狭窄部位,为11例气管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1例病人均一次性成功地放置了支架,呼吸困难即刻得到缓解,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双鼻腔操作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直视下操作,定位准确,安全简易,避免了支架释放后再调整引发的并发症,亦无需X线定位,是治疗气管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慧生;朱君祥;董爱红;徐长生;吕坤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鼻内窥镜射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8例采用经鼻内窥镜切除纤维瘢痕后射频处理创面,并置入橡皮管扩张.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 a,无1例再次出现鼻后孔闭锁,双侧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具有术式简单,术野清晰,创伤小,疗效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吴跃军;殷泽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该文总结两家医院自1998年9月~2002年10月成功实施的各式VATS共173例.方法173例手术中包括自发性气胸103例,肺活检3例,肺楔形切除术30例,肺叶切除4例,胸腔积液9例,胸膜病变2例,纵隔占位17例,纵隔淋巴结活检3例,外伤肺修补术1例,膈肌修补1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1.7%),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亦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VATS极大地丰富了胸外科手术的内容,为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但VATS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应注意其手术适应证.

    作者:仲崇文;彭笑怒;于晓锋;崔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